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125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幼儿健康教育会议(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10月20日,第八届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 f u g y z j n u .c n,幼儿说谎的几个心理学研究 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报告人:傅根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说谎成为研究的热点,皮亚杰开创对说谎研究以来,研究者陆续对说谎展开了探讨,儿童的说谎在父母和老师看来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说谎经常发生 伴随我们成长,个体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过程,问题提出,幼儿说谎的相关研究,策略性说谎的起源研究,承诺与幼儿的违规、说谎行为研究,声誉与幼儿的违规、说谎行为研究,不同奖励条件对儿童诚实和说谎行为的影响,研究一,研究二,研究三,研究四,研究五,

2、幼儿的恭维(面子谎)研究,研究一 策略性说谎的起源,达尔文根据对其儿子的自然观察声称一个2岁半的 儿童就能进行策略性的说谎。然而,这一观点一直 缺乏实验支持。 为此,我们先后设计了三个儿童说谎的实验室实验, 试图揭示儿童开始进行策略性说谎的最小年龄。,所谓策略性说谎要求说谎者的说谎 有适应性,即他们在决定说谎还是说真话时既 考虑到情景因素又考虑到听者的心理状态。,不同目击者条件下儿童的说谎行为,实验1,不同可能性信息条件下儿童说谎行为,实验2,研究一 实验研究,Title,实验3,三岁儿童中有策略性说谎者吗?,研究一 实验1: 不同目击者条件下儿童的说谎行为,被试: 3岁组儿童74人,平均年龄

3、3.54岁(0.30)岁; 4岁组78人,平均年龄4.62(0.28)岁; 5岁组76人,平均年龄5.66(0.34)岁。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听声音猜东西”游戏的形式进行 (1)无目击者条件 (2)目击者在场条件 (3)目击者缺席条件,研究一 实验1:实验结果,表1.1 儿童偷看的人数(百分比),表1.2 不同目击者条件下儿童说谎的人数(百分比),研究一 实验1:实验结果,研究一 实验2:不同可能性信息条件下儿童的说谎行为,研究一 实验2:实验结果,表2.1 儿童偷看的人数(百分比),表2.2 不同可能性信息条件下儿童说谎的人数(百分比),研究一 实验2:实验结果,研究一 实验3:三岁儿童

4、策略性说谎的再检验,被试: 3岁组儿童76人,平均年龄3.65(0.28) 。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听声音猜东西”游戏的形式进行 分别进入不同条件: (1)可能信息条件(Informant) (2)讹诈信息条件(Bluffing),1偷看人数:60(78.9%) 2偷看儿童说谎的比例:37%、67%,图3不同条件下3岁偷看儿童说谎的人数分布,研究一,研究二:承诺与幼儿的违规、说谎行为研究 心理科学,2010,33(5):1118-1121 (承诺对学前儿童违规及相关行为的影响),承诺对儿童说谎有何影响?,影响儿童说谎的因素有哪些?,儿童承诺的发展已有研究: 语言认知角度 词语运用角度 承诺判

5、断的发展特点 承诺行为的执行,学前儿童能否执行承诺?,问题提出,承诺:答应某人在未来完成某事,研究二:实验目的,目 的 1,目 的 2,目 的 3,探讨3-6岁儿童能否履行对成人的承诺,以及随年龄增长,儿童履行承诺的发展趋势。,违背承诺与儿童说谎行为的关系。,考察不同的承诺水平对儿童履行承诺行为的影响。,研究二: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实验范式: 抵制诱惑情景“听声音猜玩具”游戏 承诺水平: 高承诺:“我不会回头偷看玩具的” 低承诺:“好的”/点头认可 无承诺:无任何反应 Q1:“有没有偷看玩具?” (考察说谎与否&伴随说谎的行为反应) Q2:“你觉得这会是什么玩具?” (考察说谎有无策略),自变量

6、 年级:小班、中班、大班 承诺水平:高承诺组、低承诺组、无承诺组 33被试间设计 因变量 违规行为的发生 说谎行为的发生 伴随说谎的行为反应,研究二: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研究二:研究结果,研究二:研究结果,承诺对违规行为的影响,违背承诺后的说谎行为,研究二:研究结果,伴随说谎的行为反应,说谎策略,3.5岁组 4.5岁组 5.5岁组,研究二:讨论,讨论1,讨论2,学前儿童不能很好履行承诺: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抵制诱惑情景的能力。 3-6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的思维(Piaget,1980) 理解承诺的概念问题和道德涵义(Talwar 等,2002),违背承诺后的说谎行为: 各年龄组儿童的说

7、谎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且3.5岁组儿童的说谎率接近90%。 Talwar & Lee(2002):4-7岁儿童在违规后大多数都说了谎,而3岁儿童的说谎率低于50% 。 可能的原因:获得心理理论的早晚,讨论3,掩饰行为 高承诺组和低承诺组儿童更多地同时使用肢体和语言两种方式来否认自己的违规行为(37.0%、36.0%),而这一比例在无承诺组儿童中仅为8.3%。,说谎策略 5.5岁组儿童比3.5岁组更多使用有策略性的谎言。,讨论4,研究二:讨论,研究二:,研究二:教育启示,启示1,启示2,成人在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若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要求儿童通过承诺来听从成人的要求或命令,可能是难以奏效的。,儿

8、童不仅很难将成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履行他们的承诺,很有可能会做出更多的努力去“圆”自己的谎。,研究三:声誉与幼儿的违规、说谎行为(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8):59-63.),概念:声誉即声望、名誉,指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团体在社会公 众头脑中所留下的总体印象。 研究背景 经济学:声誉是一种可以激励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因素(标准理论)。 发展心理学:声誉调节并约束着儿童的社交行为。 国内外相关研究: 儿童对声誉的理解 声誉与同伴关系的研究 声誉与儿童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 声誉与儿童行为和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 声誉反馈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同伴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

9、影响,实验1,来自不同群体的声誉对大班幼儿违规行为的影响,实验2,研究三:实验研究,是声誉还是“被发现”的威胁影响儿童的违规行为?,实验3,声誉无风险条件下儿童违规行为的变化,实验4,研究三 实验1 :同伴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目的: 考察同伴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 为的影响及其年龄发展特点。 被试分布:,研究三 实验1: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两因素组间设计 自变量: 声誉条件(同伴声誉、无声誉)x 年龄(3岁、 4岁、5岁) 操作定义: 同伴声誉:儿童在同伴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好孩子,并被同伴描述为“好孩子”。 因变量: 儿童的违规率、抵制诱惑的时间以及违规后的行为表现。 实验范式

10、:“抵制诱惑”情境范式,研究三 实验1 : 实验程序,“听声音猜玩具”游戏任务指导语 同伴声誉组:“小朋友,你是大一班(或大二、大三班)的吧?我认识你们班的一些同学,我听他们说你是一个好孩子。” 无声誉组不给予有关声誉的描述。 主试出门前,“我要出去接一个电话,一会儿就回来。你待在这边,听玩具发出的声音,等我回来时告诉我是什么玩具。 同伴声誉组:“我刚才说过,你班上的同学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回过头来看玩具。如果被我发现的话,我会告诉你的同学。” 无声誉组:“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回过头来看玩具。”,研究三 实验1 :结果分析,1、 儿童的违规行为,图1 各年龄组儿童在不同实验条

11、件下的违规率,研究三 实验1 结果分析,2 、儿童违规时抵制诱惑的时间,在不同条件下,3岁组违规儿童在抵制诱惑的时间上没有差异(z=-1.389,p0.05)。 4岁组、5岁组儿在童抵制诱惑的时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z=-2.244,p0.05;z=-2.328,p0.05)。,研究三 实验1 结果分析,3、违规儿童说谎时的应答反应:单一反应(肢体或语言);二者兼有(肢体和语言),人数百分比,图2 各年龄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二者兼有方式说谎的比例,研究三 实验1:结论,实验2 来自不同群体的声誉对大班幼儿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来自教师的良好声誉对大班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以及来自不同人群(同

12、伴、教师、离任教师)的声誉对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之间的差异。 被试分布,研究三 实验2: 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单因素组间设计 自变量:以不同群体对儿童声誉的描述为自变量 同伴声誉、教师声誉、离任教师声誉、无声誉。 因变量: 儿童违规率、抵制诱惑的时间以及违规后行为表现。 实验范式:“抵制诱惑”情境范式,研究三 实验2 :实验程序,心理发展水平测试 言语智商(PPVT) 心理理论(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 数字广度(数字顺背和数字倒背) 执行功能(黑白任务) 实验准备阶段:在班主任的介绍下,一名成人主试以实习老师的身份进入幼儿园一个大班,扮演教师角色,时间为一周。 “听声音猜玩具”游戏任务,研

13、究三 实验2: 结果分析,1、儿童的违规行为,图3 儿童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违规率,研究三 实验2 :结果分析,2、儿童违规时抵制诱惑的时间,声誉组儿童总体上抵制诱惑的时间显著长于无声誉组儿童抵制诱惑的时间(z=-3.630,p0.001)。,研究三 实验2 结果分析,3、不同条件下违规儿童说谎时的应答方式,声誉组儿童更多地采用肢体和语言二者兼有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违规行为。,研究三 实验2 结果分析,4、影响儿童违规行为的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试,各条件下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 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能力各因素对儿童是否发生违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研究三 实验2,来自不

14、同群体的声誉对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基本一致。,研究三 实验3是声誉还是“被发现”的威胁 影响儿童的违规行为?,研究目的 通过改变实验指导语,使声誉组和无声誉组在实验设计上有更为严格的匹配,排除了实验二中无声誉组没有“被发现”字样可能带来的影响,以进一步确认声誉的作用。 被试分布,研究三 实验3 : 研究方法,研究三 实验3 : 结果分析,1、儿童的违规行为,声誉组有违规行为的比例显著低于无声誉组儿童的违规比例(2=8.237,df=1,p0.01)。,研究三 实验3 : 结果分析,2、儿童违规时抵制诱惑的时间,即使发生违规行为,在声誉的作用下,儿童抵制诱惑的时间更长,而来自不同群体的声誉在对儿童

15、抵制诱惑的时间上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差异。,研究三 实验3 : 结果分析,3 、各条件下儿童说谎时的应答方式,相比无声誉组,声誉组儿童更多地采用肢体和语言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说谎,各声誉组之间没有区别。,研究三 实验3 :结论,进一步证实声誉对儿童违规行为产生的作用,说明5岁儿童是因为在乎自己的“好孩子”声誉而减少了违规行为,而不是因为害怕被他人得知会受到惩罚而不违规。 进一步表明来自教师、同伴和离任教师的声誉对大班幼儿的影响没有区别。,研究三 实验4 : 声誉无风险条件下儿童违规行为的变化,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研究三 实验4,研究目的 通过改变指导语,探讨仅给予儿童“好孩子”声誉,而不涉及声誉被破坏的风险时儿童行为的变化。 被试分布,研究三 实验4 研究方法,自变量: 同伴声誉无风险组、教师声誉无风险组、无声誉组 因变量 实验指导语 声誉组: “我刚才说过,你们班的同学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回过头来看玩具。”即去掉“如果被我发现的话,我会告诉你的同学。” 无声誉组: “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回过头来看玩具。”,研究三 实验4 结果分析,1 、儿童的违规行为,声誉无风险组与无声誉组的违规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2=2.509,df=1,p0.05),研究三 实验4 结果分析,2、 儿童违规时抵制诱惑的时间,与声誉有风险条件一样,声誉无风险组儿童抵制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