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306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骨颈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第一部分 概述,股骨头坏死的定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一种常见且难治性疾病。可由多种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股骨头的坏死。 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paedic Surgeous,AAOS)的定义是:一种由于骨细胞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引起股骨头塌陷和功能障碍的疾患。,正常股骨头的解剖特点,股骨头是一封闭的骨间隔,内含丰富的脂肪组织、静脉窦和造血细胞,正常股骨头内可见大量的无弯矩或小弯矩的拱结构及

2、与胶原纤维排列基本相同的不同层次排列的矿柱;根据力学原理,股骨头的结构特点,可以使其承载高负荷而不发生塌陷。,股骨头的血供,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关节囊由旋股内侧、外侧动脉组成的动脉环上发出的颈升动脉。按颈升动脉与股骨颈位置的关系,将其分为前、后、内侧、外侧四群,前群由旋股外侧动脉发出,其余三群由旋股内侧动脉发出。 外侧颈升动脉分出25支股骨头髓外侧动脉,紧贴股骨颈外侧于滑膜被盖下至股骨头颈交界处穿入股骨头,供应股骨头外上血运的65%80%,是营养股骨头最重要的血管。,1、关节囊的小动脉 2、圆韧带的小动脉 3、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第二部分 病因病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祖国医学典籍中无股骨头

3、缺血性坏死这一病名的直接记载 。但在素问萎论篇 中有“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箸,寒胜其势,则骨疼而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 病因病机: (一)气滞血瘀 (二)肝肾亏虚 (三)湿热痰火 (四)肝火留筋,西医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骨内压增高学说 骨内血管外压力增加, 压闭骨内薄壁小静脉、窦状隙及毛细血管,导致外周阻力增加,骨内静脉瘀滞,股骨头内血流量减少.当压力达到一定水平,即超过平均动脉压时,将引起股骨头进行性缺血坏死。,脂类代谢紊乱学说 脂类代谢异常(高脂血症、骨髓基质细胞

4、成脂分化)等因素,导致股骨头微循环血栓或脂肪栓子栓塞,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脂肪细胞增殖肥大,同时由于微循环受阻可引起股骨头内高压,两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股骨头血供,最终发生缺血性坏死。,血流变学异常,血管内凝血学说 微血管中的血流量与血液黏度成反比,当血液黏度升高时微循环灌注量将下降.骨血流量与血液黏度有密切关系。黏度增高的血液易于滞缓,引起微血栓和局部凝血、缺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骨质疏松及累积性应力学说 累积性细胞应力学说认为激素导致骨质疏松,易因轻微压力而发生细微骨折,受累骨由于细微损伤的累积,对机械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塌陷.在压缩区出现骨髓细胞和毛细血管被压缩,引

5、起血供减少,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次碰撞学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遗传易感因素和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可能是长期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作用引起机体相关基因突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时若受到一外界因素的作用后,很容易发生血管内凝血阻断股骨头血供而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第三部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诊断标准,髋关节疼痛,可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可向膝关节放射。多有髋部外伤史、激素使用史或酗酒史。 行走及登楼梯困难,呈跛行,多为进行性加重。 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旋及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患肢“4”字试验阳性。 X线片可见股骨头部分密度改变,中后期可

6、见股骨头塌陷,CT和MRI可明确病变范围和早期发现软骨下骨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 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的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臀部和大腿部位为主的关节痛,偶尔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常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以及潜水员等职业史。 2. MRI的T1WI 显示带状低信号或T2WI 显示双线征。 3. X线片改变常见硬化、囊变及新月征等表象。 4CT扫描改变硬化带包绕坏死骨、修复骨,或软骨下骨断裂。 5. 核素骨扫描初期呈灌注缺损(冷区);坏死修复期示热区中有冷

7、区即“面包圈样”改变。 6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 专家建议: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标准即可确诊。除1外,2、3、4、6 中符合一条即可诊断。,一、改良的Ficat分级法,影像学分期,影像学分期,国际骨循环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us,ARCO)分期标准: 0期 骨活检结果显示有缺血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期 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阳性。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A 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B 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C 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8、期 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疏。X线检查及CT扫描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A 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B 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C 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期 X线片上可见新月征。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A 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或股骨头塌陷小于2。 -B 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或股骨头塌陷2-4。 -C 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或股骨头塌陷大于4。 期 X线片上见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骨硬化,囊性变,边缘骨赘形成。,第四部分:治

9、疗,股骨头坏死目前尚无一种彻底有效的根治手段,因此必须重视各种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一旦发病应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或阻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治疗方案的选择,非手术治疗 一期、二期、三期A型 手术治疗 三期B型、C型、四期,非手术治疗的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因病施治、局部治疗 戒除病源、避免劳损 减少负重、适当锻炼,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共识:塌陷前期积极的“保髋”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药物髓腔内注射,根据中医理论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点,将中西药制剂缓慢注入骨髓腔内,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腔内脉管系统直接作用于坏死区域,起到改善股骨头微循环,促进新骨再生以及降低骨内压力而达

10、到修复坏死骨组织及镇痛的目的。,髓腔内注射,患者仰卧位,选取患髋大转子周围为进针点,局部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髓腔内注射,局麻满意后,用18号带针芯穿刺针于选好的进针点进针,待有落空感后,针尖到达股骨颈基底部髓腔,再进针约0.5cm,确保穿刺针进入髓腔内。,髓腔内注射,抽出针芯,回抽出髓腔血液520ml,然后经穿刺针将丹参酮A磺酸钠注射液2ml和骨肽注射液4ml注入髓腔,注射完毕拔出穿刺针,消毒进针点并纱布覆盖。,髓腔内注射,髓内注射每周一次,4周为一个疗程。休息2个月后再行下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共9个月)。,注 药 前,注 药 后,药理作用,丹参酮A磺酸钠注射液药理作用,丹参,丹参酮A,丹参酮A磺酸钠,磺化,改善血管平滑肌的功能和状态 ,抗血栓,抑制凝血过程,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使外周血流加速,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的作用。,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药理作用,骨肽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髓腔内注射的作用机制,髓腔内穿刺,回抽出髓腔血液,双重减压,髓腔内用药,局部血药浓度高,药物作用靶点更集中,不易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功能锻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