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16113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半考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1.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指出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占一定的比例,还远未达到垄断的地步,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

2、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说明门阀士族对科举制度仍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指的是世袭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D项错误。2.明朝将元朝南方三省统统一分为二,江西省回到汉豫章郡、唐后期江南两道的范围,又成了完整的地理区域;福建省回到唐后期福建观察使辖区和两宋福建路的领域。又将元朝北方的中书省一分为三,北平、山东和山西元朝犬牙相错之区只留下陕西一省。这反映明朝A. 基本放弃了犬牙交错的原则B. 试图纠正元朝行省制的遗病C. 加强了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D. 迅速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制施行的结果

3、是各省出现犬牙交错的情况,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但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这是行省制的弊端所在,故明朝试图纠正元朝行省制的弊端,B项正确。材料强调明朝试图纠正元朝行省制的弊端,而不是基本放弃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且陕西就保留了犬牙交错的原则,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加强了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而是强调明朝试图纠正元朝行省制的弊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地方的行政效率的信息,而是强调明朝试图纠正元朝行省制的弊端,排除D。3.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把晋国的三家大夫升格为诸侯,三个新国出现于历史的舞台上。公元前386年,齐大夫田氏托魏文侯请得了周王的册命,升格为诸侯。以上历史现象说明A. 诸侯势力日渐强大B. 王

4、室衰微礼崩乐坏C. 诸侯争霸战乱频繁D. 天子册命控制诸侯【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反映了战国时期周王的势力衰落,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故B项正确;A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战国时期周王已经无法控制诸侯,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A.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B.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C. 存在结构性缺陷D. 公法与私法分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儿子成为将军或高级官吏时,就有权指挥或审判其父,这属于公法的范围;但在家庭内部

5、家长又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属于私法的范围;故可知罗马法公法与私法分立,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公法与私法分立,而不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存在形式主义,而是强调罗马法公法与私法分立,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存在结构性缺陷,而是强调罗马法公法与私法分立,排除C。【点睛】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等,结合罗马法的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

6、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古代雅典的A. 直接民主容易成为暴力机器B. 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C. 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D. 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详解】“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是因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原始落后的参政方式,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即直接民主容易成为暴力机器,故选A;雅典民主政治是确保了贵族的政治权利的基础上再扩大公民权,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下层公民的信息,排除C;民主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6.1302年法国第一次召集三级会议,1614年以后法国三级会议一直

7、没开会,直到1789年,随着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大革命随之到来。而在相同的时间范围里,英国的议会一直有重要影响。这说明法国相较于英国A. 君主的专制权力更大B. 封建贵族的势力较小C. 民众的斗争精神不强D. 阶级分化和对立较弱【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法国召开议会的次数明显少于英国,体现出欧洲大陆君主的专制权力更大,专制色彩浓厚,故选A;B项说法相反,排除;材料与民众的斗争精神,阶级分化无关,排除C,D。7.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将民主制度一分为二,从而解决了最难缠的问题。”这体现当时美国A

8、. 强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B. 联邦政府解决了各种复杂的矛盾C. 推动完善了1787年宪法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这体现出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权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该项内容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体现不出对1787年宪法的完善,故C项错误。8.2017年1月,教育部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各类教材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

9、四年抗战”。这一改法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A.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B.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C. 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D. 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答案】A【解析】【详解】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中国开始局部抗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十四年可以完整的体现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故选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无论在十四年抗战中还是在八年抗战中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故排除BCD。【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

10、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这一题就是考查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史实。9.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31条批语,除4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由此可以推断A. 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B. 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 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D.

11、洪秀全希望通过新政策挽救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洪秀全并没有实施此文献,故A错误。B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错误,它出现于天京变乱之后,而D与题中的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相符。故本题选D。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0.“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A. 大革命时期B. 井冈山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出的是与俄国革命道路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2、,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故B项正确;大革命时期主要是打倒军阀,除列强任务,故A项错误;抗战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故D项错误。11.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了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A. 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B. 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C. 民意成为革命发展助推力D.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布尔什维克党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顺应了民众的要求,得到民

13、众的支持,推动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壮大,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故民意成为革命发展助推力,C项正确。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战争,直到十月革命后才退出一战,A项错误。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带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材料信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二是紧扣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后,有友题挽联曰:“汪辜两老先后去,九二共识留后世。两岸同胞

14、皆一祖,期盼同唱振兴曲”。友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九二共识”A.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B. 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 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D. 受到了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答案】A【解析】“九二共识”口头承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故选A;“九二共识”只是口头承诺“一个中国”,没有达成“一国两制”的共识,排除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时间不符,排除;势力和反华势力阻碍祖国统一,排除D。13.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

15、此次会议主旨的是A. 达成了“求同存异共识B. 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 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美国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反映了亚非会议时期中国的活动遭到美国的敌视和诽谤,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参加国的认同,故A正确;亚非会议并不是区域合作组织,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故C错误;亚非会议在1955年,港澳回归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两者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A。14.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洲大国借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起,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该学者意在强调欧洲一体化A. 增强了欧洲的凝聚力B. 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 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D. 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等信息可知欧洲一体化对于欧洲各国都有积极的影响,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一体化促进欧洲凝聚力增强,而是强调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