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导论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853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导论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法学导论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法学导论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法学导论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法学导论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学导论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导论幻灯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法治内核的剥取法理学,灋,“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者,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说文解字,“廌,性直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 说文解字,律,“律者,均布也”。 说文解字,“凡天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 说文解字,自然法学派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 亚里士多德说:“要使事务合乎正义,须毫无偏私地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工具”。 实证法学派主权者的命令 社会法学派行动中的法律说 我国古代的法学家韩非子“编著之于图籍,设立于官府,布之于民也”,马恩阶级统治的工具。,规范性 阶级性 强制性 普遍遵守性。 物质制约性。,、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多么美妙的制

2、度!没有军队、警察和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有条有理。一切问题的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惯就把一切都调整好了。” 恩格斯,2、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一般规律。在法的发展中要处理好继承和移植的关系。 (1)继承“古为今用” (2)移植“洋为中用”,1、微观作用对个体的影响 评价作用已经作出的行为 指引作用未作出行为强制性 预测作用即将作出的行为 2、宏观作用对社会的影响 阶级统治作用。 公共管理作用。,1、立法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的专门活动。 含义:专门性的活动立法包含制定或修改法律 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常委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政府较大市的人

3、大及政府 立法程序:提案起草审议公布 立法原则: 科学民主适时,2、守法国家机关、组织、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主体广泛性。法效力范围内的所有主体都必须一体遵循。 内容上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守法不仅要表现为履行义务,同样要享受权利。二者不可偏私。,3、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职权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守法是法运行中的一种应然的要求,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既然是应然,是理想,就必然同现实,同实然存在差距,那么我们如何来保证法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执法的环节来实现。 执法原则:依法执法公平合理效率,4、司法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职

4、权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司法被称为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骑在法运行中重要性可窥一斑。 司法原则:依法司法司法平等司法独立司法责任,1、价值 当前的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个观点是“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 2、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就是“法对于人的满足”,也就是要从价值的层面理清法与人的关系。 卓泽渊教授认为:“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 (1)法的价值主体是人。 (2)法的价值客体是法。 (3)法的价值的内容是法对人的意义。表现之一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现之二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1、秩序法的基础

5、价值,秩序,一般地,它用来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 确定性。 秩序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更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 作为规则的法律与秩序内在同一。,2、正义法的基本价值,正义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理想,法则往往被认为是维护正义的工具或艺术。 正义具有相对性和流变性。 现代人类社会应当有起码的共同准则和正义标准,如维护基本人权的正义,这就是正义的绝对性。,義,3、自由法的目标价值,自由是人生而具有的属性,自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渴望 。 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对法的自由作了空前广泛而详尽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4、人的全面发展

6、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人的发展,尤其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法的产生是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法的发展也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 最理想的法应当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法的最高价值应当具有终极的价值意义。,法治强调权自法出,人治则强调法自权出。 法治强调法大于权,人治则强调权大于法。 法治强调人从法,人治则强调法从人。,最早指出法治含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有两层含义: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我们认为这个界定至今仍然是最经典的界定。,法律之治。 法权至上 良法之治。 人民主体。 有限政府。 社

7、会自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社会秩序主要依“礼”而治。 在社会控制的的制度文明上模式上,中国经历一个从原始社会早期的“巫文明”到“礼乐文明”到“礼法文明”最后才到“法治文明”。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尤其是沈家本的法律移植运动,法治成了社会思想家的价值诉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法律虚无主义盛行。 “人治”到“法治”的飞跃邓小平法制思想的贡献。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法治观念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保障 法治生长一般需要以下条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 我们目前的现状: 市场经济:萌芽状态还未发育完全 民主政治:缺乏民主的基础 理性文化:人治的思想根深蒂固,理性文化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