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颈椎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710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婷婷-颈椎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婷婷-颈椎病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康复科 2013-10-16,目录,解剖特点,病因病理及颈椎分型,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病了导入,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临床表现,解剖特点(基本结构),颈椎位于人体脊柱的上段,由7块颈椎骨借软组织、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是脊椎中体积最小、活动量最大、最灵活的椎节。,骨性外观,七个椎体 六个椎间盘,临近结构,椎间盘,椎动脉,脊神经,解剖特点,横突孔 颈椎的横突短宽,横的中央有一圆形的孔称横突孔,除较小的第7颈椎的横突孔外,其它颈椎的横突孔都有椎动脉、椎静脉丛和交感神经丛通过。,钩椎关节 第37颈椎体上面两侧缘向上突起称为钩突,与相邻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形成钩椎关节。,解剖特点,钩椎关节

2、比邻关系 钩椎关节构成椎间孔前壁,其外侧与椎动脉相毗 邻,故椎间盘突出伴钩椎关节骨赘时可挤压神经 根或椎动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解剖特点,第一颈椎又名衰推,其形态与其他颈椎相比虽有共同的结构,例如都有横突及横突孔,各有两个上、下关节突以及一个较大的椎孔,但最大的差别是没有推体,椎孔则由前、后两弓围成,棘突极短。,解剖特点,第二颈椎又名枢椎,其基本形态与其它颈椎相似,但其外形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一个齿突。齿突是一个指状突起,从其与椎体交界处至顶端,长度平均为15.3cm。,解剖特点,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

3、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在人身体 整个脊椎中的位置,定义,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关组织,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病因,内因: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颈椎畸形,病因,外因:受凉、疲劳、姿势 、外伤,注意!,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颈椎椎间盘组织退变性改变 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 神经根 脊髓 椎动脉 交感神经 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分型,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脊髓型 混合型,神经根型

4、50-60%,发病率最高。 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好发于颈56和颈67间隙.,臂丛神经,神经根型临床表现,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放射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皮节。 皮肤可有麻木/发冷等感觉异常。 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重者可能有肌肉萎缩。 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神经根型,临床检查:查体可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常出现阳性。 X片可出现颈椎生

5、理曲度异常、椎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椎动脉型 20-25%,颈椎横突孔增升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退变后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在颈部时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 颈交感兴奋,反射性的引起椎动脉痉挛。,椎动脉型主要表现,眩晕,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头部活动是可诱发或加重。 头痛,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枝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为枕部/顶部。 猝倒,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转动或屈曲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来即可继续正常活动。 其他,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的等。,椎动脉型,临床检查:患者头部转向健侧时头晕或耳

6、鸣加重,严重者可出现猝倒。 X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斜位片椎间孔狭小,颈椎节段性不稳。,脊髓型 10-15%,主要是脊髓受压。 病因:中央后突的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 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且活动度大,故脊髓受压易发生。,四肢乏力/踩棉花感/行走和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不同类型的脊髓瘫痪。 后期需手术治疗。,脊髓型症状表现,脊髓型,临床检查:患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早期腱反射活跃,后期减弱和消失。 X线可见椎管有效矢状径减小、椎体后缘明显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骨化等征象。,交感神经

7、型 3-5%,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痛,心脏症状(颈心综合征),头颈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发音障碍。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有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交感神经型,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有棘突位移征、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等。 X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节段性不稳。,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混合型,试验检查,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

8、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试验检查,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 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临床诊断(自我诊断),1、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

9、椎及左右两侧。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锁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因此,这是属于颈椎病的诊断措施之一。 2、检查颈椎活动度也是属于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把颈椎病患者的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临床诊断(医学诊断),(1)肌电图:适用于以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主要用途为明确病变神经的定位,与侧索硬化、神经变性等神经内科疾病相鉴别,但对颈椎病的检查条件要求较苛刻,常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2)颈椎 X 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临床诊断(医学

10、诊断),(3)颈椎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这也是常见的颈椎病的检查方法。 (4)颈椎MRI:这种颈椎病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病了导入,治疗,颌枕带牵引 颈托和颈围 良好的睡眠体位 良好的工作体位 理疗和推拿等 药物,治疗,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疗法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对病期较久的脊髓型颈椎病进行颈牵引,有时可使症状加重,,牵引的作用机制,1、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11、。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3、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 4、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力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5、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 6、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牵引的方法,牵引方法: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 一般十天为一个疗程.在进行牵引治疗的同时,若能配合其它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颈围及颈托,颈围和颈托均可起到制动的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

12、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白天戴上,休息时可除去。穿戴时间不可过久,且在应用期间要经常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在症状逐渐减轻后,要及时除去围领及颈托,加强肌肉锻炼。,治疗,理疗 牵引、中频、微波,骨伤、超短波、磁振热、脑循环、蜡疗,治疗,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解热镇痛剂(戴芬)、扩张血管药物(红花、丹参)、解痉类药物、营养和调节神经类药物(如VB1、B12、谷维素)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治疗,运动疗法 颈椎周围之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也可因炎性反应,缺少活动等原因发生粘连、显得僵硬,因而应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医疗体育锻炼。,护理诊断,1、舒适的改

13、变 与头晕恶心、呕吐有关 2、疼痛 与疾病急性发作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颈椎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4、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有摔倒的危险 与头晕、视物旋转有关,护理目标,1、病人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在一天内好转 2、疼痛缓解 3、患者出院前掌握好颈椎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4、患者半天后了解疾病预后,心情转好。 5、住院期间无摔倒发生。,护理措施,1、暂时卧床休息,等头晕症状好转后方可 遵医嘱起床活动,预防跌倒 2、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护理措施,3、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

14、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 4、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护理措施,5、 避免受寒 6、尽量防止患者的外伤与落枕 7、固定姿势工作习惯的改善 8、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护理措施,9、对于颈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持正常的、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而颈椎正常生物力学结构的基础就是生理曲度,颈椎病患者不宜经常牵引。,颈椎病的健康教育,1.抬头做人,抬头做人,改正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低头0.5-1小时,需做颈部活动,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看书、打牌。

15、,2.保持良好的睡姿,保持良好的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符合颈椎生理曲线要求,质地柔软。,3.姿势,不要斜躺在床上/沙发上看书/报/电视,不要卧位侧着看电视,不要再行驶的车上看书/报。,4.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提、扛、抬重物,不要急刹车等。,5.避免受凉,注意局部保暖,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吹空调、电扇。,6.用电脑,长时间用电脑者,要保持眼睛与屏幕在一水平线上,避免过低或过高。,7.锻炼,加强功能锻炼 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或体操锻炼,以使颈部及肩部肌放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8 .按摩,自我颈肩部肌肉的自我按摩。,9 . 心理调节,颈椎病是一个良性的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克服

16、急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功能锻炼,1、肩部锻炼 进行双侧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动作锻炼。 2、回头望月 双手叉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功能锻炼,3、左右侧屈 头部侧屈一侧,同侧手掌部抵住头一侧,与之对抗,坚持3秒;对侧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分别作颈椎左右交替的颈椎侧弯活动 4、左右旋转 双手叉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头颈部缓慢向左右旋转,至最大幅度,停留约5秒钟,回转。活动范围自小而大,但不要强求过大地增加幅度。,出院指导,1、颈部保暖避风寒; 2、出院后卧硬板床,使用荞麦皮枕头,高度约本人竖拳为准颈部保持正常曲度; 3、避免长时间低头、电脑前工作;避免突然转头、甩头等剧烈运动; 4、避免长期佩戴颈围; 5、出院后不宜急于做游泳、跑步、篮球、羽毛球之类的易损伤颈部的活动;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定期复查,不适随诊。,谢谢观赏!,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