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615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学校制度与管理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制度与管理,王 雪,第一课件网:,主要内容,教育制度概述,现代学校制度,第二节 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概述,学校制度与管理,第一节 教育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第一课件网:,一、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 1.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体系和教育规范体系的总称。 狭义教育制度是指学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和相关规则的总称;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根据教育制度调控的范围和层次划分:国家教育制度、学校制度、教学制度。,2.教育体制的含义,教育制度VS教育体制: 教育制度包含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制度 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没有区别

2、,可互换使用。 狭义的教育体制:指教育管理体制,即教育行政机构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体制:指各种教育机构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包括教育施教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广义上的教育体制与教育学的教育制度内涵和外延重叠)。,3.教育制度的演变,(1)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官学与私学并立。 西欧:教会学校、私立学校、城市学校 特点: 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少数人能享受学校教育,统治阶级还具有教育特权;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 不系统性和不完善性(学校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粗陋,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没有中间环节),(2)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于19世纪

3、的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国家教育制度产生的标志: 教育向全体国民开放,实施免费和强制的初等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开始) ; 国家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系统(学校教育制度化); 国家颁布教育法令,承担了部分教育经费(教育立法开始) ; 对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实施控制(学校教育的制度化),现代教育制度的特点: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普及性、丰富性和完备性 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 清末民初,废科举,引进西方学制建立 1995年教育法:学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制度为核心,辅之以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

4、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教育评估制度以及教育人事制度和教育财政制度。,(二)现代学校制度,1.学制的发展 (1)学制的含义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又叫做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2)学制的类型,双轨制:一轨是下延型教育系统,由大学到为升学作准备的文法中学,注重学术性。一轨是上延型教育系统,由下到上从小学到职业学校,注重基础文化和职业性。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单轨学:它是

5、一个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多个构成层次: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分支型学制:它综合双轨制与单轨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则实行教育分流: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支教育的毕业生都可以升入对口的高等学校,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教育仍可保留适当的贯通性。 现代学制发展趋势是:传统的双轨制在向单轨制发展,更多国家教育制度向分支型学制方向发展。,2.现代学制的结构,各级学校的划分:入学年龄、修学年限 各类学校的划分: 根据教育对象的类别:普通学校、成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根据培训目标的不同: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等 纵横结构:以美国现行学制为例P193

6、,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 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特点;该学制的颁布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产生和依附于科举制度的旧教育制度的终。 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横向看,分成三个系统: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科教育。 1922年的“壬戌学制” :参照美国学制,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六三三制),(2)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 1978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基本上维持了学校教育的633的基本格局。 我国现行学制是一个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学

7、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重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4.教育制度的剖析,(1)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包含就学义务、设置义务、保障义务、避止义务。 特点:强迫性、普及性和免费性 义务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宗教改革运动、专制国家形成、工业革命、教育权利斗争等促成了欧洲义务教育的普及。,198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 当前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城乡、区域 农村教育问题:投入不足、教育条件简陋、教育资源匮乏

8、、教师待遇问题、教育质量 等 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2)中等教育制度,中等教育的发展: 在欧洲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中等教育机构是贵族私立的、实施古典人文教育的文科中学;后出现了适应资产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型中等学校-实科中学。 传授实用性的自然科技为主实科中学出现后,发生了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文实之争”;后来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延长,“文实之争”演变为古典人文教育和现代科技教育之争,即“科学与人文之争”,中等教育结构的趋势 中等教育为了适应学生的出身阶层、能力、能力倾向、出路以及适应社会对中等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出现了多种学校类型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在分支型学制中,有

9、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分,普通学校以普通文化课程为主,旨在为升学做准备。职业学校以职业教育课程为主,旨在为就业做准备。 在单轨学制中,没有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之分,只有综合中学,实施综合化教育。,(3)高等教育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系统。 专科教育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 本科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毕业后进行的高级学位教育。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受教育对象的扩展 职能的扩展:高层次学习与培养、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5.学校发展的趋势,(1)学校教育制度的局限 过分制度化:过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

10、体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和自主性。 封闭性:通过其内部标准而选择教育对象、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学校之外;学生在学龄期过着与世隔绝的学校生活,学校成了“教育的孤岛”。 霸权性:学校享有独尊地位,只有接受学校教育才算受教育,学校教育演变成一种社会仪式、身份象征,正规学校的毕业证成为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一次性:学校教育是一次性完成的(有学习年限的规定),主要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青少年进入社会就终止了个体的学校教育。,(2)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1919年英国关于成人教育报告:成人教育乃是国家永远不可缺少的培养公民品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不仅人人应当受教,而且人人应当终身受教

11、。 保尔郎格朗以论终身教育报告总结了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会议成果=终身教育流行。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推动了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977年查尔斯赫梅尔撰写的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也是终身教育经典之作。,终身教育的内涵,教育理念: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的工作文件指出:“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不过是某种意念,或者说不过是显示一连串的关注和研究方向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有可能将教育现象作统一的综合考察,或者使整个教育活动重新体系化;或者在设想教育规划、谋求各种教育机构的协作中考虑各自的作用时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时

12、段:教育不是一个阶段就完成的,而是贯穿从出生到死亡所受的全部过程,终身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 学习目的:终身教育不止于满足工作需要,更重视发展个性、潜能发展,使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以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 教育形式:终身教育涵盖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种教育形式;强调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教育关系:终身教育是一种民主的教育观 一方面,终身教育将受教育对象扩展到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它不再以任何理由排斥任何人,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受教育; 另一方面,终身教育给予受教育者最大的自主性。在学习内容、手段、技术和时间方面,即有机动性,又有多样性,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技

13、术,并在他认为需要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二、学校管理,(一)教育管理概述 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对各种资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 教育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对各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2.现代教育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最初,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凭经验进行,这种管理管事与古代社会和学校的性质有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管理成为独立的领域,并借鉴工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理论,进一步发展。,3.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时期(1900-1930

14、) 科学管理:代表有弗雷德里克泰勒的企业效率研究、劳动生产效率最大化。 行政管理:代表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主要是对单个工人工作的研究,而行政管理则注重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的核心是等级关机模式,强调垂直领导和统一指挥。,(2)人际关系理论时期(1930-1950),“霍桑实验”表明:组织成员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关系比雇主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物理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更大。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员工的士气、归属感等这些人的社会性因素以及激励、诱导、参与决策和有效的沟通等人际交往技巧的合理运用有密切关系。 这项研究使人们从管理的角度去理解人类行为,特别是小团体行为的重要性

15、。 要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的力量发挥来实现组织目标。 重视人的因素、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心理满足。,(3)行为科学理论时期(1950年后),行为科学家: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都没有完整地表示出工作环境中雇员的情况,很多研究者都试图调和两种理论的冲突:由此产生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关注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行为与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组织成员的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不同流派的行为科学研究:P208,(二)现代学校管理,1.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1)组织的概念及其特征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组织

16、的特征: 由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从社会环境中接受输入信息,并对之进行加工,再输出给社会 是一个协作系统。,(2)不同的学校组织观,“学校即为工厂” 学校被设计得像工厂、被分成层级:校长、副校长、教师、学生;学校的各层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 “学校即为小社会” 把学校视作社会系统,强调学校中团体和人的互动,强调学校中员工的士气、团体的凝聚力、合作、非正式组织的动力、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中个人的特性和需要等与人有关的因素。 政府及其学校管理者就运用社会管理的思维来管理学校这个文化性结构。,“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 教师拥有相当大的课堂支配权、校长无法监控每个教师的工作,教师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往来松散结合的学校。 “作为双重系统的学校组织” 学校不仅具有松散结合特征、还有一些科层组织的特征。研究发现,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是松散结合的,非教学活动常常是紧密结合的,比如学校的教务和总务行政工作就体现了科层特点。,2.现代学校管理内容,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