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692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审计品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影响(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審計品質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之影響,張文清爭,當代會計,第二卷 第二期,2001年 11 月,第 195- 214 頁,指導老師:林憶樺 老師 班級:會資碩 一甲 姓名:吳惠玲MA1A0104 吳靜微MA1A0206,目錄,摘要 緒論 假說預期 盈餘管理現象 實證代理變數 實證結果 結論 參考文獻,摘要,本文探討審計品質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盈餘管理的本質有 溝通私有資訊 自利行為,壹、緒論,緒論,溝通私有資訊假說 管理者運用應計項目裁量權 傳遞尚未反映在歷史成本會計中之未來獲利能力私有資訊 增進盈餘之價值攸關性 自利行為假說 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存在利益衝突 利用GAAP所允許之彈性,投機性操縱盈餘

2、、扭曲盈餘,緒論,Arens and Loebbecke(2000) GAAS與SAS應被視為是最低準則,並非完美準則 每家會計師事務所受限於專業能力與經濟誘因 所能發揚之審計準則精神有所不同,造成審計品質之差異性 會計師在查核受託案件,面臨二種衝突性誘因 恪守專業責任,提升盈餘精確度與公信力 維持事務所競爭性考量,需降低查核成本與保留客戶以賺取公費收入,緒論,為了解在不同盈餘管理下,審計品質之影響,本研究分析分成三步驟進行 提出盈餘管理之證據 以同一期間、相同產業之資料估計 Jones(1991)模型 得到裁量性應計數,並作為盈餘管理之代理變數 結果發現上市公司存有盈餘平穩化現象 多元迴歸模

3、式探討盈餘管理的本質:溝通私有資訊或/與自利行為 以未來獲利能力增加為溝通私有資訊之代理變數 非裁量性盈餘與目標盈餘之關係為自利行為之替代衡量 結果發現管理者會基於自利及溝通私有資訊動機進行盈餘管理,緒論,探討審計品質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以會計師事務所之聲譽作為審計品質之替代衡量 實證結果顯示高審計品質有較強的監管功能,限制了管理者的投機性應計項目管理 高審計品質可增進裁量性應計項目與未來獲利能力提昇之關聯性假說,則未獲得資料支持,貳、假說預期,假說預期,審計的價值 減低管理者與股東之資訊不對稱,資訊不對稱問題有 道德危機 逆向選擇,道德危機 管理者可能投機性操縱盈餘以掩飾其非最適支出(Chr

4、istie and Zimmerman, 1994) 為減緩此種問題股東將審計作為監督的機制 審計的有效性及其限制投機性盈餘管理的能力 因審計人員品質而異 逆向選擇 好公司的管理者為了能與壞公司區隔 將運用應計項目裁量權 傳遞尚未反映在歷史成本會計中之私有資訊 以增進盈餘之價值攸關性,假說預期,參、盈餘管理現象,樣本期間及選樣標準,研究期間 民國81-85年 樣本蒐集 台灣經濟新報社,樣本期間及選樣標準,選取財務及簽證會計師資料,根據下列標準篩選 刪除財務資料及簽證意見不全者 刪除銷貨收入淨額小於零者 基於估計非裁量性應計數之需要,刪除個別產業觀察值個數小於6者 樣本公司之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繼

5、續營業部門淨利與裁量性應計數超過其各自之平均數加減三個標準差者亦予以刪除,表 1 估計橫斷面Jones(1991)模型的各產業-年群組之公司家數,裁量性應計數(DA),總應計數分成 裁量性 非裁量性 由於二個組成要素皆無法直接觀察 需要裁量性應計數之替代衡量 本研究選擇Jones 模型估計(Guay, Kothari, and Watts,1996) 以迴歸為基礎之預期模型可產生較有效率的裁量性應計數估計值 Jones 模型 需要每一家樣本公司皆有很長的時間序列觀察值 易造成選擇性偏誤問題 本文參考(DeFond and Jiambalvo,1994)之做法 以同一期間且相同產業之公司資料估計

6、Jones 模型(橫斷面法),裁量性應計數(DA),TA=總應計數; REV=銷貨收入,而REV 則代表銷貨收入變動數; PPE=固定資產總額; i=1,I,樣本所包含的產業; j=1,Ji,第i產業所包含的公司; t=樣本期 REV 用以捕捉總應計數中來自公司經濟環境變動所造成之非裁量性成分 PPE 則控制非裁量性折舊成分 所有變數皆以上期銷貨平減 用以控制異質變異數問題,非裁量性應計數(NDA),使用適當的產業-年參數估計值,第t期第i產業樣本公司j的非裁量性應計數(NDA)即為式(1)的配適值(fitted value) 而盈餘管理之代理變數裁量性應計數(DA)乃定義為式(1)的殘差項,

7、非裁量性盈餘(NDE),在區分了總應計數的裁量性與非裁量性成分後,非裁量性盈餘(NDE)即為繼續營業部門淨利(經上期銷貨收入之平減)減除裁量性應計數後之淨利估計值,因此它代表未受到管理者會計裁量權影響之盈餘。 計算式如下,盈餘平穩化證據,Morse(1987) 盈餘平穩化乃盈餘管理的一種形式 目的在減低公司財務報表上所列報之盈餘與預期或正常盈餘之歧異性 Hand(1989) 管理者可從事投機性平穩化動作 極大化個人利益 增進市場預期之齊質性 增加盈餘的持續性,表2 敘述性統計,樣本量:1,940 ONI:代表盈餘,繼續營業部門淨利除以上期銷貨收入衡量之 CFO:代表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並以上期銷

8、貨收入加以平減 DA:代表裁量性應計數,以橫斷面版本的Jones 模型估計之 NDE:代表非裁量性盈餘,為盈餘(ONI)與裁量性應計數(DA)之差額,表3 相關性分析,CFO:代表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並以上期銷貨收入加以平減 DA:代表裁量性應計數,以橫斷面版本的Jones 模型估計之 NDE:代表非裁量性盈餘,為盈餘(ONI)與裁量性應計數(DA)之差額,肆、實證代理變數,盈餘管理本質,Young(1998) 管理者面臨許多會計裁量權的競爭性誘因,而最終裁量性應計數的符號及幅度乃反映了各種方案的成本與效益間之取捨。 Watts and Zimmerman(1986); Dechow(1994)

9、 Healy and Palepu(1993); Subramanyam(1996) 文獻上將這些競爭性誘因區分為兩類 投機性應計管理假說 溝通私有資訊假說,盈餘管理本質,投機性應計管理假說(OS1、OS2) Guay, Kothari and Watts(1996) 隱藏當期不良績效 遞延當期不尋常的盈餘至未來年度 管理的程度乃將盈餘平穩至既定的目標水準 可預測當非裁量性盈餘目標盈餘 調控裁量性應計項目(增加所得) 本文以損益兩平及前期盈餘為目標盈餘 當非裁量性盈餘大於零時, OS1為1,否則為0 當非裁量性盈餘大於前期盈餘時, OS2為1,否則為0,盈餘管理本質,溝通私有資訊假說( CFO

10、t+1 、 NDEt+1 ) Hothouse (1990) 若管理者在提供公司特定資訊上具有比較優勢,則投資者將根據他們提供公司未來現金流量資訊的能力而給予報償 假設管理者擁有未來現金流量的優越資訊及誘因提供資訊給消息不靈通人士 預測裁量性應計數將與未來績效有關 公司未來績效以未來一年之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變動數(CFOt+1 )及非裁量性盈餘變動數(NDEt+1)衡量,審計品質(AQ),Simony and Stein (1987)與Theo and Wong (1993) 審計服務的提供存在著認知上品質之差異 無法直接觀察 差異性的認知必與品牌有關 李文智(1995) 將審計品質分類為勤業、

11、安侯與資誠等三大與非三大較為適合,故本文以三大為較具聲譽之審計人員替代衡量 代表較高審計品質(AQ),並取值為1,非三大之會計師事務所則為其他群組,定義為0。,控制變數,公司規模(SIZE) 由於公司規模可為許多遺漏變數之替代衡量,因此以銷貨收入的對數值衡量公司規模(SIZE),控制其對裁量性應計項目選擇的影響。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CFOL 、CFOH) 為了控制因變數的潛在衡量誤差,將現金流量由大到小排序,並分成十等分。 若公司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屬於樣本分配中最低的10%,則定義CFOL =1,否則為0 若公司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屬於樣本分配中最高的10%,則定義CFOH =1,否則為0,控制變數

12、,審計意見(OPINION) 盈餘管理的程度 在GAAP 範圍內無保留意見 超過GAAP 範圍視情節重大而給予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 審計意見的型態將影響到分析,乃加入為控制變數 審計意見為無保留者,設定為0,保留意見為1 負債比率(LEV) 若公司的負債比率愈高,為避免違約,管理者調高盈餘的誘因也愈大 高負債比率財務困難契約重新協商 管理者有誘因控制高負債比率(LEV)對結果之影響,乃加入為控制變數,並以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衡量,控制變數,年份(Y92、Y93、Y94、Y95) 本文係採綜合性資料,為避免盈餘管理誘因隨時間而改變,乃加入年(Y)的虛擬變數 前期總應計數(TAt-1) 應計項目有自我迴

13、歸之現象,前期的應計項目可能在本期迴轉,而影響本期裁量性應計數的衡量 管理者並非可無限制地進行盈餘管理,當期的裁量權將受到前期會計選擇的影響 加入前期總應計數(TAt-1)以控制應計數迴轉的影響,伍、實證結果,實證結果,為了同時測試裁量性應計數二個決定因素之顯著性,乃採用多元迴歸架構。由於投機性應計假說與溝通私有資訊假說各有二個代理變數,故有四條迴歸。實證模式列示如下:,實證結果,表4 迴歸結果,語法,陸、結論,結論,溝通私有資訊及自利行為皆為裁量性應計數之顯著決定因素 顯示管理者會基於自利及溝通私有資訊動機進行盈餘管理 結果顯示 高審計品質有較強的監管功能 限制了管理者的投機性應計項目管理

14、高審計品質 增進裁量性應計數與未來獲利能力提昇之關聯性假說 未獲得資料支持,陸、參考文獻,參考文獻,Arens, A. A. and J. K. Loebbecke. 2000. Audit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8the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Jones, J.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 193-228. Christie, A

15、. A. and J. Zimmerman. 1994. Efficient and opportunistic choices of accounting procedures: 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69(4) : 539-566. DeFond, M. and J. Jiambalvo. 1994. Debt covenant violation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7 (January)

16、: 145-176. Hand, J. 1989. Did firms undertake debt-equity swaps for an accounting paper profit or true financial gain? Accounting Review 64 : 587-623. Subramanyam, K.R. 1996. The pricing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2 : 249-281. Wilson, T. E., and R. A. Grimlund. 1990.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an auditors reputation.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9 (Spring) :43-59. Young, S. 1998. The de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