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631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导论(现代西方哲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西方哲学,导论,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史 1, 哲学没有固定的对象,只是一系列的提出(或者更准确地说,更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尝试,这就使得哲学只能以历史的方式存在 以康德为例:康德判断说迄今为止的哲学只是混乱的战场,并认为只有自己的批判可以引领哲学走上康庄大道,然而最终康德哲学证明自身也只是一个环节。 以棋局为喻 ,哲学史作为效果史 进一步思考哲学的黄金时期问题,2,哲学作为哲学史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哲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生存论的问题。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从某种更加宏观的甚至是宇宙论的视角来审

2、视我们生活的意义。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既然我们的生存总是以某种哲学为前提的,而人类的生存就是历史本身,因而哲学也不得不是历史性的。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历史性特别表现在它的时代感上,用黑格尔的话说,“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现代哲学也与现代人的处境息息相关:危机意识,虚无主义,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释义 1,何谓现代?modern与modernity 现代性:这是一个含糊用语,用来一般地指称由启蒙运动建立起来的现代(近代)时期所具有的特点。在哲学中一般 认为现代性始于17

3、世纪的笛卡尔的工作,与那时以来西方哲学家所关注的争论、问题和标准相关。一般讲来,现代性与纯粹理性的至上和近代自我的自我肯定相关联。 就此而言,我们所谓的现代西方哲学倒是一种“后 ”现代的哲学。,2,近代西方哲学的困境 A 现代性的起点:笛卡尔:发现主体性,返回自我内在性中 确立了内在和外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分(或者说是断裂)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的把握就是能够“提供理由”或“说明原因”。理性概念与秩序的概念密切相关。理性支配的灵魂就是有秩序的灵魂,就其本性而言,灵魂需要或倾向于一个特定类型的秩序,这就像身体需要或倾向于我们所认为的是健康的那种秩序一样。,因而实现我们的理性就是理解秩序。如logo

4、s的本义所揭示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古典视野里,我们的理性和与作为事物的秩序的理性之间并不存在着断裂,而是连续的,我们的理性就像事物的理性的一部分一样。它们是总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举个例子,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我们极少能找到关于内在的灵魂,或灵魂的封闭的内在性的表达 如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音乐教育最紧要,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和和谐更能深入灵魂,并牢固地扎根在那里”。,所以,对柏拉图而言,更重要的是灵魂和肉体、有形与无形,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内在与外在的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别。 真正地使内在的视角在哲学中变得重要起来的人物是奥古斯丁:“不要走到外部;回到你自身。内在的人存在于

5、真理之中”。 之所以奥古斯丁会采取这种反省的态度是因为,他希望表明的是不只是在世界中,更重要的是在人的根基上发现上帝,他首要关心的并不是世界的秩序,而是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之所以走向内,所涉及到的是基督教的谦卑:一个心中装满自己和世间的荣耀的人,显然不能再为上帝留下位置。,为了得到拯救,人需要走向自身内部: 拯救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自己的谦卑,然而这么做是为了,进而认识到自己对上帝的依赖:灵魂必须旋转(转向自身内部);它不得不改变其关注和欲望的方向。如此它才能变得谦卑,由此它才能装下上帝,才能去爱上帝。而灵魂的全部道德条件最终依赖于他热爱和关注的东西。 “每个人变得像他爱的对象。你热爱尘世?那你就

6、将在尘世。你热爱上帝?那么我要说,你将走向上帝。”,所以,这种内省之路,确切地说,是一条走向内,再走向上的道路。内省的活动是我的,但通过内省我们认识到,这个活动本身却基于并假定了某种高于我的东西,某种我应当尊敬和敬畏的东西。只要进入其中,我就被引导向上。 与之前传统连续的是,奥古斯丁仍然承诺了某种超出我的能力之外的客观秩序对理性的优先性,但他却开辟了第一人称的思路,影响深远:奥古斯丁转向自我是激进的反省,这使得内在性语言的形成不可避免的事情。,内在的光是照耀我们存在的光;它是与我们持有第一人称 的造物的存在密不可分的。把它外在的光区别开来的,正是使内在的形象成为如此有吸引力的东西,是它照亮了我

7、在场的空间。,笛卡尔的态度:除非依靠我的内在观念,否则我不会有任何关于我之外的存在的知识。 我思(内在)与广延(外在)变成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观念仅仅就是我的观念,内在的清晰、明确的观念。 结果,实在的表象现在必须被构造出来,观念的秩序就不再是某种我们发现的东西,而成为我们构建的东西。外部存在的意义完全依赖于我们自身的构建,而我们自身却完全不依赖于任何外在于我们的东西。,对笛卡尔而言,真理性并不在于与我们也嵌入其中的、植根于其中的世界秩序;真理首先意味着真的观念,而真的观念的标准仅仅是与观念自身形式相关的东西,也即,清楚明析。清楚明晰的观念来自物在某种光亮中对我们展示它们本身,在那里真理是如此

8、清楚,以至于不容否认。而这种光亮完全来自自身主体内部。 理性的光已经由古希腊那里的太阳,转变为内在的光。,用海德德格尔的话说,只有经过笛卡尔,人才决定地占据了存在者的中心的地位;只有经过笛卡尔,才会有康德式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主题。 现代之本质在于,“决定性的事情并非人摆脱以往的束缚而成为自己,而是在人成为主体之际人的本质发生的根本的变化。如果人成了第一性的和真正的一般主体,那就意味着人成为那种存在者,一切存在者以其存在方式和真理方式把自身建立在这种存在者之上。”(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 从词源上说,主体是对希腊语中“根据”一词的翻译。也因此才会有黑格尔的“实体就是主体”的命题。,具体

9、而言,笛卡尔的开端为现代带来了如下特质: 1, 分离的、孤立的、完全不介入(disengaged)的主体,现代的个人主义也正滥觞于此 每个主体都无法真实地越出自己第一人称的视角,理性控制只是表现为心灵支配去魅化的物质世界的问题,在这种支配过程,主体也并不真实介入到物质世界中,并不受它所支配的物质世界的影响。(古代二元论与现代二元论的对比) 相应地,伦理学也就从古典的德性伦理学转变为理性控制的伦理学,荣誉的中心地位被自尊或者自主所代替。 人格尊严是个完全现代化的主题,来自如上描述的内在化的过程。,如果理性控制是心灵支配去魅化的物质世界的问题,那么善的生活必定来自主体自己作为理性存在的尊严感。 可

10、以说,现代自我的症结在于,它是一种缺乏内容的、形式化自我肯定,比如费希特的“我是我”,而它又将自我肯定得如此之高,以至引发了种种问题,种种困局。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是不确切的,意味事实上只能得出了我思,而整个的我在都被抽象掉了。,2, 工具理性和程序理性 正像正确的知识并非来自我们向(实体性的)理念的秩序的开放,而是来自我们根据清楚明白的准则构建的(内心) )观念的秩序,理性的主导地位也就不再被理解为我们与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事物的秩序的一致,而毋宁是说我们根据理性的要求,根据我们自己的对与错、善和恶的概念来塑造我们的生活和知识的秩序。 换句话说,理性不再被实体性地、按照存在的秩序来规

11、定,而毋宁说是程序性地,按照我们在科学和生活中赖以构建秩序的标准来规定。,对柏拉图来说,理性的就是正确地对待事物的秩序。对笛卡尔来说,合理性意味着按照特定的准则思考。判断现在对准了思考活动的性质,而不是由此出现的实体性准则。现代理性就是一种形式化的理性。 与理性的程序化相应,理性作为控制工具的一面加强(世界数学化),而目的色彩则减到了最弱。,第三节 近代西方哲学的危机:虚无主义的蔓延 1,宗教的式微 宗教在现代的衰微,简单说来,指的是:宗教不再是人的生活的无可争议的中心和支配者,而教会也不再是他生存的最后的和无可争议的家或收容所。,宗教衰微是一个比意识观点改变要具体得多又复杂得多的事实,它渗透

12、到人的整个心理生活的最深处。它实际上是人心理进化的一个主要阶段。 对于中世纪的人来说,宗教与其说是个神学体系,毋宁说是一个坚实的心理基质,这基质环绕着个体从生到死的全部生活,以圣礼和仪式把一切普通和特殊的事务都囊括起来,并使之神圣化。失去了基督教会,也就失去了从心理上维系直接经验正当性的一套象征、形象和仪式。,以神曲为例。 今天的人再有才华,也写不出一部神曲来。因为幻象和象征对我们不再具有它们对于这位中世纪诗人所具有的那种直接而有力的现实性了。 在神曲里,整个自然只不过是一块宗教用符号和形象点缀过的画布而已。从自然的身上剥去这些投影,把它变成自然科学可以控制的中性对象的王国,就是从中世纪到现代

13、的过程。,从中世纪进入现代世界的入口处有科学(后来变成了启蒙精神)、新教和资本主义。 这三者共同开始了把人剥得赤裸裸的现代工程,这一工程到20世纪臻于高潮。 随着新教的兴起,现代把人剥得“赤身裸体”的长期奋斗也就开始了。新教确实把宗教意识 提升到个人的虔诚、良心的自我反思以及紧张的内在性这样一个更高的水准。然而,为了能够直接面对他的上帝,面对他的信仰的严厉而又不可解释的要求,人被弄得一无所有了。如是,他也就被剥夺了一切宗教仪式和教义。,新教越是极力保持同上帝面对面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就越发变得淡薄,知道最后,这种同上帝本人的关系就有变成一种同虚无主义的关系之虞。克尔凯郭尔是新教运动中的一个里程

14、碑,就其看到这一运动的真实后果而言:他看到了信仰只是一场不可调和、孤掷一注的赌博。,2, 理性的空洞化,与工具理性的日益控制一切相应,是价值和意义的丧失,甚至人会空洞化到被它所创造的东西所控制,比如“人的异化”。虚无主义的蔓延。 作为现代性的标志的对世界支配走向它的反面: 人在他能够发动但控制不住的“旋风”面前萌生了一种虚弱感和被遗弃感。,帕斯卡的“思想的芦苇”的命题 “我一想到我的生命短暂绵延,前前后后都淹没在永恒中,我所充塞的,甚至我看得到的空间也极其渺小,淹没在我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我的无限浩瀚空间,这使我很恐怖,并且对在这儿而非在哪儿,为什么是现在,而非那时也惊讶无比。”,3,科学理想的

15、失败。科学的力量却强大,越显出了自身的盲目性。启蒙计划的失败。 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4,艺术作品中的现代 每个时代都把它自己的人的形象投射进它的艺术中。 现代艺术中唯一不清楚的,是它的人的形象。 困扰着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的主题,乃是他在他的世界里的异化和陌生;人的存在的矛盾、脆弱和偶然。 与外在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艺术作品中的人是一种浑身是窟窿的、无面目、收到怀疑和否定困扰的,完全有限的生物。,第四节 现代西

16、方哲学的一般状况 1,四种现代思想主题 后形而上学思想 语言学转向 语言与世界以及命题与事态之间的关系取代了主客体关系。建构世界的重任从先验主体身上转移到语法结构身上。语言学家的重建工作代替了难以检验的反思。, 理性的定位 试图把偶像化的抽象理性重新放回到其语境当中,并把理性定位在它特有的活动范围中 对理论优先于实践关系的颠倒 马克思主义 实用主义 生活世界理论,2, 分期 开辟阶段:从黑格尔去世到20世纪二十年代,新的路向的开辟,代表人物: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 第二阶段:发展壮大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新的思潮开始成为主流,代表人物:梅洛-庞蒂、勒维纳斯、奥斯丁、奎因等 第三阶段:分化和变异阶段,比如德里达,3,当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现代西方哲学最大的特点或大趋势在于对于一个惟一的现象世界的可能性或可直接理解性的关注。 现代哲学反本质主义的,但不少现代哲学否定的不只是本质,而是现象与本质之间的逻辑区分。比如笛卡尔和叔本华对梦的不同理解。 这种对于一个惟一现象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