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464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姓 名:高 长 伟 单 位:新郑市八千乡第二初级中学,问题解决类(综合类)教学模式特征,1.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 2.参与实践活动 3.重视个性养成,1.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特点,依据:学生成长过程所涉及的种种问题或困惑 形式:探讨和讨论 结果:提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品质。 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相统一,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使之产生真切深刻的情意倾向,从而推动自觉地探索和学习。,2.参与实践活动特点,依据:现实生活 形式: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彼此间的关系。 比如

2、:“让学生参与调查同学们的休闲活动方式、生日礼物消费、家务劳动的实践和内容”等,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社会参照、比较的机会,让他们掌握合适的行为标准。,3.重视个性养成特点,依据: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自我 教育能力的发展 形式:学生行为的及时反馈和积极评价 手段: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之对自己充满信心,为个人潜能的发挥创造外部和内部条件。,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强调了活动教学中“问、想、做、评”的四个基本环节,这几个环节的顺序可视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而有所改变。 问:提出问题,或安排问题的情境 想:鼓励学生思考现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做:操作活动,即运用种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做”中“

3、学”; 评:评价,依从暂缓批评、欣赏创意的原则,重视形成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法。,一 、“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二、即景型教学模式,暖身活动设置情景确定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总结评价,三、调研型教学模式,暖身活动布置课题开展社会调研撰写报告总结评价,四、诱导性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 形式:在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根据心理学原理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得到感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感悟(体验、感知、领悟),感悟(体验、感知、领悟),体验: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情感上获得充分心理体验。 感知: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进行自我分析、评判

4、、对比,从而领悟合理的观念和心理健康的行为。 领悟: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内化,加强自律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和训练健康的行为方式。,这类教学模式类似于团体咨询的性质,性质:共性问题而不是个别问题。 侧重: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发展性 问题。 手段:教师应用心理学规律进行疏导,而不是以政治说教的方式约束学生。同时课下教师要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以达到为学生心理健康全方位服务的目的。,特 点,1.从教室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 2.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并维护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营造信赖、理解的和谐气氛。 3.活动与教师诱导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充

5、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的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既要坚持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又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教师下结论约束学生的行为。 4.这种教学模式不时讲授和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将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融为一体,建有二者的功能,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比较好。,暖 身 活 动,挑 战 极 限,一切皆有可能 没有不可能 我能,无限可能,自 主 学 习,1、展 示,2、分 享,技 巧 点 拨,瞬时记忆永久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神经症的五个特点,1、意识的心理冲突 2、精神痛苦 3、持久性 4、神经症妨碍着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1、

6、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事件 2、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 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1、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2、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一般心理问题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 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

7、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二)严重心理问题 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的。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三)可疑神经症 1、内心冲突是变形的。 2、有神经症的典型症状(焦虑、强迫、疑病、失眠)。 3、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不足三个月。 4、社会功能受影响不严重。,具体评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