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207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1.20高三语文《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ppt(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 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 “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 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 熟自然。,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 结合起来,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 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 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 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 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2、乐(哀)景哀(乐)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乐(哀)景哀(乐)情,写景之中包含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乐(哀)景哀(乐)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托物言志,托物喻人,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 一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传统的柳树题材诗 歌,多从柳枝披垂的特征入手,使之成为依依不 舍的离情的象征。贺诗屏弃传统的写法去咏柳, 以奇特的想象,巧妙地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 漫色彩的新颖形象,给人以生

3、机盎然的美感。,曾诗则以随风摇摆、披拂不定的柳枝比喻没 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眼前,他们只知道瞒 上欺下,猖獗一时。一旦时移世易,他们也有冰 山既倒、失势倾颓的一天。就像春去秋来,柳枝 会被凌厉的秋风剥个精光一样,他们也会落得个 输个精光,受到正义的惩罚。语调冷峻,既含辛 辣讽刺,又寓严肃警告,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宵小 之徒的鄙视和憎恶。,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 世界和梦境等。,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 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

4、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辨虚实:,虚幻世界和梦境,辨虚实:,虚幻世界和梦境,辨虚实:,虚幻世界和梦境,辨虚实:,想象和回忆,辨虚实:,辨虚实:,设想之境,辨虚实:,设想之境,辨虚实:,设想之境,眼前实景,明作用:,“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 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明作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 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明作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 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明作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5、有时能形成强烈的 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全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 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 起来,表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明作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 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何作用?,虚实结合。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 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 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 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 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 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 姑娘的思念之情。渲染烘托 ,突出中心 。,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6、又何作用?,1.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 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 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 (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 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 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 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是谁在“独 看”呢?儿女在旁,又为什么说是“独看”呢?,“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是谁在“独 看”呢?儿女在旁,又为什么说是“独看”呢?,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 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

7、,还不懂得“忆长 安”。,此诗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不从自己角度写思念对方,而从对方思念 自己的角度来反向表达思念之苦,全诗侧面虚 写(化实为虚)。,此诗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 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 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 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 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 怎样的写法?,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 怎样的写法?,后两句写现实中听到的锦城音乐只应该是

8、 天上的仙乐,是想象夸张。这种写法是虚实相 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比喻、象征、夸张等,注释: 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 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为达到此目的,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对此作简要的分析。,设喻。 以拜见公婆比喻科举考试,以公婆比主考, 以新媳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画眉深浅 入时无”是问自己的诗文能否符合主考的要求。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 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 的心态。,比喻、象征、夸张等,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 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 性的剪刀,裁出那片

9、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 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 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比喻、象征、夸张等,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 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 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 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烘托(衬托),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 廓外部,使物像鲜明。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 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丨红 花还要绿叶。,概念:,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 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10、,分别 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 凉、孤独、悲伤的心情)(以景衬情)。,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烘托(衬托),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烘托(衬托),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烘托(衬托),以桃花潭水深来衬友情深,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 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分析技巧高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

11、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析技巧高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分析技巧高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的 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 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注

12、:梅花:系乐曲梅花落。,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 意双关”的特点?,借问梅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语意双关 (手法)。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 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 “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 处(分析)。抒发了戍边者的情怀(感情)。,注:梅花:系乐曲梅花落。,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 意双关”的特点?,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 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 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注:寒蜇:寒蝉。,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 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

13、辞手法, 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对仗: 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 结合。 顶真: 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 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请就这首宋词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请就这首宋词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 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 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 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 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 春天群芳之上,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 情。,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的

14、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 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 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 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 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 同?这样的写法有什

15、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 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评价主旨类,答题时使用常见名词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 耐人寻味。,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 诗情画意:,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语言特点类,

16、刻画细致生动。,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 挑剔。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语言风格类,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结构,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 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 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分析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