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107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第2章第1节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拟增市民文学)(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1,第一节 中世纪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2,一、定义和时代特征,3,历史分期:(476-1648),5-11世纪,初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期 12-15世纪,中期,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15-17世纪中,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和资本主义逐渐产生、成长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4,中世纪文学,5世纪-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文学也叫中古文学,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兴盛时期的文学。,5,二、作为西方文化再造时代的中世纪,5-8世纪:黑暗时代、 “废墟时代” 9-13世纪:再造时代(12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6,蛮族(日尔曼)对欧洲文明的破坏,7,“黑暗时代”,涵义: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开端是以“黑

2、暗时代”为标志的。所谓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主要是指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公元8世纪加洛林文艺复兴这几百年的欧洲历史文化时期。 基督教文学:基本上是以圣经为主要题材的文学。书面文学都是在修道院中用拉丁语写成的,大致可分为拉丁文散文著作和拉丁文诗歌作品。,8,“加洛林文艺复兴”,时代背景:欧洲8世纪下半叶的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和其后的一段历史发展阶段。 思想文化成果:查理大帝在崇尚基督教一统地位的前提下,对基督教文化的规范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宗教文化范本的定型工作。 圣经文本的统一:查理大帝指派阿尔古因组织人员在797年800年对当时收集到的各种圣经文本进行了校勘,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

3、了拉丁文,从而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9,913世纪,时代背景:913世纪是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不断发展并走向鼎盛的时代。 文学成就:该阶段欧洲宗教文学的重要收获是“宗教剧”和史传作品。 “宗教剧”:分为几大不同类型。按表现内容可分为神秘剧、神迹剧和道德剧。 代表作家:早期欧洲中世纪宗教戏剧的代表人物是女作家罗丝维萨(约9351000)。,10,“12世纪西欧文化复兴”,历史背景:从11世纪开始,西欧的封建社会走向鼎盛阶段。正是在西欧封建社会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欧洲12世纪文化鼎盛时期到来了。 主要文学形式:有修道院书信体文学和宗教诗歌。此外,中世纪出现的各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都开始走向成熟。

4、 进步性:在宗教性的文学文本中,开始了宗教情感和现实人生情感的各种结合早期被认定为宗教“异端”的一些文化成分,在新的基督教教义解释下获得了保留,甚至在歌颂神恩的同时也开始注入了人间的情趣。,11,骑士时代,12,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地位,文化再造: 基督教文化以圣经为基本内容,适应当时封建制度起步,也为社会稳定及发展提供思想保证。,13,文化再造时代,就欧洲中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而言,它对后代欧洲文化与文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希腊文化。 第一,当蛮族人入侵欧洲大陆并毁坏了一切古代文明之后,是中世纪的人们重新开始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乃至文学的构建; 第二,是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促成了西方以“逻格斯中

5、心”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形成; 第三,是中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了近代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四,中世纪再造了文学和艺术的多种新的形式。,14,第二节 新旧约全书及其对人的认识,16,1.旧约的出现: 犹太教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埃及人奴役、摩西带领民众逃出埃及强大的凝聚力量:神灵启示“以色列-犹太”民族国家再次奴役先知思考民族的命运与出路民族宗教:犹太教以崇拜上帝耶和华来编纂犹太人古老文献旧约,(一)圣经概述,被屠杀的犹太人,18,大卫之星,哭墙(犹太圣殿遗迹),19,2.旧约创世纪内容,创造与统治 犯罪与拯救 拣选与立约 应许逐步实现,3.旧约基本思想: 神崇拜思想“原罪说”和“救赎”观

6、念“选民”和“立约”思想,4.基督教出现 罗马帝国迫害希腊罗马文化是多神论和自然神论,讲究家族神系犹太人则信奉“一神论”、“上帝的选民”革新:犹太教分支发展出基督教扩大了“选民”思想,5.新约的出现: 耶稣基督出现革命性的价值:有形的救世主基督教的“一神论”与罗马人的历史文化需求,6.旧约出埃及记与摩西,摩西 1515 年 罗马 圣彼得教堂 米开朗基罗,24,摩西的性格特征:谦卑,(1)战无不胜的神一样的人物,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上帝赐予他的 (2)所有的荣誉都应该归于上帝 (3)懂得受难,为别人做赎罪祭,25,(二)原罪、救赎与情欲的主题,26,原罪和逐出伊甸园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米开朗基罗

7、1510,逐出伊甸园 1425 - 1427 年 壁画 佛罗伦萨 卡敏圣母堂布兰卡奇礼拜堂 马萨乔,雅歌爱情绝妙之美及迷人之处,是神给世人最好的恩赐之一。,4:9 我 妹 子 , 我 新 妇 , 你 夺 了 我 的 心 。 你 用 眼 一 看 , 用 你 项 上 的 一 条 金 链 , 夺 了 我 的 心 。 4:10 我 妹 子 , 我 新 妇 , 你 的 爱 情 何 其 美 。 你 的 爱 情 比 酒 更 美 。 你 膏 油 的 香 气 胜 过 一 切 香 品 。 4:11 我 新 妇 , 你 的 嘴 唇 滴 蜜 。 好 像 蜂 房 滴 蜜 。 你 的 舌 下 有 蜜 , 有 奶 。 你

8、衣 服 的 香 气 如 利 巴 嫩 的 香 气 。,28,力士参孙,29,30,禁欲主义的文化意义: 人类能够构建这样一套符码来约束自己的原欲,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自觉。当一个基督徒有了这样一个罪感后,他就有了崇高感。,31,现实世界,精神世界,二元对立思想,32,弥尔顿 失乐园,T.S.艾略特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Datta、 Dayadhvam和Damyata “舍予”、“同情”和“节制”,33,河上树木搭成的蓬帐已破坏:树叶留下的最后手指 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那风 吹过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已经走了。 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

9、 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薄纸, 绸手帕,硬的纸皮匣子,香烟头 或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 还有她们的朋友,最后几个城里老板们的后代; 走了,也没有留下地址。,34,(三)罪感的主题,罪感意味着尚未泯灭的良知。艺术家们对于罪恶的自我忏悔促使他们的笔触突破表层而到达社会与人的心灵深处。,35,托尔斯泰在耕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 IE列宾 1887,托尔斯泰 复活,37,(四)选民与应许的主题,选民和应许之地意识,对现代和当代西方国际行为和政治,以及世界局势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亚伯拉罕给儿子以撒娶妻的故事(创世纪:24章),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 乔德一家抵达通常称作中部河谷地带的时候

10、,加州似乎确实就是新迦南,是将近四百年来一直追寻的应许之地。,40,(五)旅行主题,字面意义上的为了生存的空间迁徙,逐渐升华为一种精神朝圣,但天国却是个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到达的终点即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旅行主题模式。,41,朝圣 班扬 天路历程 霍桑 通天铁路,42,放逐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43,逃离 赛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44,第三节 圣经基本问题及其影响,45,(一)圣经所关注的基本问题,第一,世界的本质:神创神不容置疑的存在基督教则是用神学理性的方式解释世界进步作用:使人从精神出发来规范自己,第二,人的本质是上帝的造物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造物人的物质性人的矛盾主要源自于精神和欲望的冲突,第三

11、,人和世界的关系旧约:上帝的绝对地位新约:耶稣基督是纯粹物质世界和纯粹精神世界的中介物教会和僧侣承担中介物的职能,人的两个向度: 无条件地遵从耶稣的拯救作用,人作为被动者接受救赎另外一些宗教学者则强调人自我心灵对上帝天国的追求康德认为沟通两个世界的中介物是人,是人的判断力,第四,公平和正义思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中世纪的平等概念丝毫不具有革命的意义”正义:爱人,不作恶,(二)基督教文化作为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一,信仰的对象是“上帝-耶稣”犹太教的上帝完全“属灵”基督教把“无形的上帝”和“有形的耶稣”结合基督教文化是把人类的最高的精神理想和具体的实际需求加以辨证考虑的一种文化现象,第二,信仰的目

12、的是“救赎”人永远无法克服的弱点无法自救犹太教中人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基督教中敬奉耶稣、敬奉十字架就成为了敬奉上帝的人间形式人的主观力量的觉醒与强调,与西方文化中强调人自身力量的人文主义思想合流,成为西方文化的主导精神。,第三,信仰的方式是强调人自身的精神力量信仰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基督教信仰的方式也随时代不断变化,(三)研究和把握基督教文化的基本原则,第一,任何宗教文化研究都必须区分清楚思想文化体系、宗教载体和宗教习俗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明确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文明的关系基督教文化,就是以基督教思想原则来考虑人和世界关系的思维过程本身基督教文明,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基督教文化上基础上形

13、成的价值结晶,第三,要明确基督教文化是个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的宗教文化体系“上帝”:“救赎”力量、“至爱”的力量、“永恒的爱”和“永恒的公正”、“高尚精神的关系结构”,(四)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的本质联系,基督教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处境的以及人的归宿的问题。 (1)基督教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学,更多地着眼于人生的矛盾、人性的复杂、人世的荒诞和人类命运的无常。,57,(2)基督教以“原罪说”和“来世说”构成的宇宙循环论,实际上为西方人提供了一种恶与善、本能与良知、现世成就与理想家园的双重选择。,58,(3)基督教精神在西方文学中的本质表现: A人性与罪: “罪”与“恶”的自然属性 B理性

14、与罪:信仰与理性 C罪与救赎:自然本性、律法与爱,59,(五)圣经对西方文学传统影响,第一,圣经在艺术观和文学观上的贡献。包含着大量的原始的神话,诗歌,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艺术在圣经编纂者中是上帝的反映。,60,希腊神话:人类生活的不自觉的反映;文艺源于生活。 基督教:文艺源于上帝,标志着人对世界、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化。,61,第二,圣经反映了新的文艺目的观。 圣经逐渐脱离了希腊罗马神话无目的性,走向了目的性。 文学追求美的精神境界,宗教追求精神天国,两者的目的也就和宗教有了一致性。,62,第三,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法:象征、寓意和梦幻。 (1)上帝:造物主,至高权力的化身,拯救和惩罚是他最主要的特

15、性 (2)人子:救赎的力量 (3)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4)地上之城和天上之城,63,比较,古希腊-罗马文学:重视个体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 希伯来-基督教文学: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体现的是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64,第四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65,(1)主流:教会文学,包括基督教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优秀篇章有伦巴德人史、农夫彼尔斯 “加洛林文艺复兴” 913世纪:“宗教剧”和史传 “12世纪西欧文化复兴”:修道院书信体文学和宗教诗歌,66,(2)史诗和谣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贝奥武甫 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冰岛人萨迦 芬兰人卡列瓦拉,67,中期英雄史诗: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 法国的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英国罗宾汉谣曲(15世纪),68,贝 奥 武 甫,地位: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欧洲最早而又最为完整的一部史诗。 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于公元5、6世纪由大陆向不列颠岛迁移时带来了这个传说,经过200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