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复习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151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硕士-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硕士-复习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讨论:对照多种管理定义,说出自己心中的管理定义。,课堂讨论,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是指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现代意义上管理的五方面理解,1.管理的载体组织 2.管理的本质活动、过程 3.管理的对象资源 4.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5.管理的目的实现既定目标,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3,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它是指管理要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即“指挥劳动”,它表现了

2、 管理科学性的一面。 管理的社会属性,又称为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它是指管理要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管理艺术性的一面。,二、管理的特征,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4,管理二重性的统一,生 产 活 动,生产力,自然属性,统 一 性,社会属性,生产关系,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5,三、管理的职能,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6,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计划(Planning):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领导(Leading):

3、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控制(Controlling):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7,三 、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信息角色 监督者 传播者 发言人,决策角色 企业家 干扰对付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管理者的角色 资料来源:Mintzberg(1974)。,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8,第三节 古典管理理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9,一、泰勒的科学管理,费雷德里克泰

4、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他在这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0,科学管理核心: 提高劳动生产率 措施和方法:,A.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 B.工作方法标

5、准化 C.合理配备工人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实行职能工长制 F.例外管理,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1,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先锋,其追随者和同行们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著名的有卡尔巴思、亨利甘特、吉尔布莱斯夫妇、哈林顿埃默森、莫里斯库克等。 亨利甘特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 。 弗兰克吉尔布莱斯(18681924年)和莉莲吉尔布莱斯(18781972年)夫妇携手工作,为科学管理运动做出了贡献也不容忽视。莉莲和弗

6、兰克从事疲劳和动作研究,主要研究提高工人个体福利的办法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2,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前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后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心理。今天,精神革命的实质就是通过合作将蛋糕做大。 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存在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功能;而且其“经济人假设”对人的看法有偏等历史局限因素。所以,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3,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欧洲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其中影响最大

7、的首属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被尊为“管理过程之父”。,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4,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马克斯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宗教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等。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

8、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组织 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 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 社会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5,第三章 现代管理理论,教材:第三章 现代管理理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任何工业组织,既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必须是有效率的,使人满意的。 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6,第一节 行为科学的产生,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7,二、梅奥与霍桑试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拉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试验分四个

9、阶段: 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1928年) 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1928-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8,三、人际关系理论,根据霍桑试验,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其观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你不知道吧? 人际关系很重要哦!,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中国矿业大

10、学管理学院,20,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现代管理理论众多学派并存,从不同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卓有成效的探讨,都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们用“管理理论丛林”来形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步入一个发展、创新、分化、综合并存的时期。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1.政治经济学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功能,即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就是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 2.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管理过程学派强调对管理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 3.行为学派

11、。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1,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经验主义学派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5.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6.系统管理学派。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

12、森茨韦克。主要贡献,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地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2,7.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学派重点研究决策理论。片面地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决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8.管理科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其局限性: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规模复杂项目。 9.权变理论学派。代

13、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德沃德和美国的菲德勒。把管理看成一个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和实施不同管理策略的过程,强调权宜应变。,23,第八章 组织设计,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第三节 组织结构基本形式,24,1、定义 对一个组织的结构进行规划、构建、创新和变革,以便从组织上确保组织愿景目标和工作计划的有效实现。 2、目标 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率。,组织设计,25,组织设计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1、战略 2、环境 3、技术 4、规模 5、所处发展阶段,26,1、战略,一个组织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的运筹谋划,它决定着本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

14、活动方向和水平,它是制定策略和计划的准绳。,27,战略选择企业成长战略比较,密集型战略 优点:易形成“专”、“精”优势;需追加的资源少;管理相对容易;经营效果易评价 缺点:市场变化时易受冲击 一体化战略 优点: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生产保障 缺点:管理复杂 多元化战略 优点:分散风险;提高能力 缺点:资源分散;不易管理,28,战略选择不同,在两个层次上影响组织结构: 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职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的设计; 战略重点的改变会引起组织的工作重点、各部门与职务在组织中重要程度的改变。,29,战略影响组织结构的观点,30,2、环境 (1)对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影响 社会分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组织

15、内部工作内容、所需完成的任务、所需设立的职务和部门不一样。 (2)对各部门关系的影响 环境不同,使组织中各项工作完成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亦不相同。,31,外部环境是否稳定,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稳定环境中的经营,要求设计出被称为“机械式管理系统”的稳固结构;多变的环境则要求组织结构灵活的“有机式管理系统”。,32,3、技术 英国著名女管理学家琼伍德沃德,她与同事们对1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 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管理层次少,控制幅度窄,专业化程度也低,命令链不明确,采用参与式管理,分权程度高; 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管理层次较多,控制幅度较宽,专业化程度高,命令链比较明确

16、,采用集权化管理,主要采用机械式的组织结构;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管理层次多,控制幅度窄,命令链较长,采用集权化管理,主要采用较灵活的组织结构。,33,琼伍德沃德有关技术、结构的发现,34,总的说来,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在组织结构方面,由非信息化组织向信息化组织转化; 2.在组织性质方面,由单一的实体组织转型为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的共存。,35,4、组织规模 美国的彼得布劳和他的同事们对110家美国的制造公司进行研究表明: 组织规模越大,工作就越专业化; 组织规模越大,标准操作化程度和制度就越健全; 组织规模越大,组织的部门、管理的跨度和组织的层次都随之增加,分权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组织设计应该考虑组织规模的大小,并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的形式。,36,5、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组织的规模往往与组织的发展阶段相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