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137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肿与脱水畜禽病理学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肿与脱水,第五章,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内蓄积过多称为水肿。由于水肿发生的部位不同,其表现的病理变化也不一样,名称也不同。细胞内液体增多时称为“细胞水肿”。 水肿发生于皮下组织时则称为浮肿。液体积聚于体腔内时,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胸水)和腹腔积水(腹水)等。,第一节 水 肿,分类,心性、肝性、肾性、炎症性、 过敏性、特发性,(1)按原因,(4)按水肿液存在状态,显性水肿 (凹陷性水肿),隐性水肿 粘液性水肿,(3)按范围,局部性 全身性,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基本因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一、原因与机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均毛细血管压 2.33kpa,组织静压 0.87kpa,血浆胶压3.

2、72kpa,组织胶压0.67kpa,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0.15kpa,平均有效流体静压 3.20kpa,有效胶体渗透压 3.05kpa,淋巴管,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异常,组织液生成回流,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摄入; 合成; 丢失,微血管壁通透性,漏出液 蛋白质含量低,比重低,细胞数少 渗出液 蛋白质含量高,比重高, 白细胞多,淋巴回流障碍,(2)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肾小球滤出钠、水 9999.5 肾小管重吸收 6570 近曲小管吸收 0.51 滤出液排出,钠水潴留,滤过面积 有效循环血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肾炎 有

3、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衰,肾小管重吸收增加,肾内血流重新分布,.常见水肿类型与特点,心性水肿 肝性水肿 肾性水肿,()心性水肿,心力衰竭,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钠水排出,醛固酮 ADH,钠水重吸收,钠水潴留,淤血、缺氧、,压力,毛细血管压,通透性,淋巴回流障碍,蛋白合成蛋白吸收,血浆胶压,组织液生成增加,水 肿,肝肠,()肝性水肿,肝硬变,肝结构破坏,肝功能减退,肝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回流受阻,白蛋白合成,肝灭活机能,肝淋巴生成,肠淋巴生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醛固酮 ADH,水钠潴留,水钠重吸收,腹水,有效循环血量,醛固酮 ADH,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肾性

4、水肿,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蛋白尿,白浆容量,肾血流量,ADH,GFR,醛固酮,.水肿的病理变化,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发生水肿时其形态学变化有所不同。 水肿组织的共性变化 水肿器官的体积增大,重量也增加,包膜被牵引而紧张发亮。此外,在组织学上水肿部的间质纤维可被分隔而稀疏。,肺水肿,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19,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0,肝水肿,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1,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2,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3,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4,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5,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

5、26,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7,.水肿的结局和影响,水肿是一种可逆的病理过程,原因消除后,器官结构和机能也可恢复正常。 长期水肿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器官功能障碍 .组织营养障碍 .再生能力降低,4/20/2019,动物病理基础,29,第二节 脱 水,机体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以致体液总量减少的现象,称为脱水。,一、高渗性脱水,以失水为主而盐类丧失较少,失水大于失钠的脱水称为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或单纯性脱水。其病理特点是: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皱缩。在临床上患病动物出现口渴、尿少和尿的比重增加、细胞脱水、皮肤皱缩等症状。,高渗性脱水,原因: 饮水不足 失水

6、过多:经皮肤和呼吸道丧失;经胃、肠道丧失;经肾丧失。,特征: 失水多于失钠。 以细胞内液丢失为主。 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高渗性脱水机体变化:,血浆渗透压增高 ,导致少尿。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脱水的部位主要在细胞内液。 出现口渴。 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婴幼儿可出现脱水热。 晚期尿钠减少。,抗利尿素,脱 水,失水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尿量,体液减少,细胞内液溢到细胞外,细胞外液减少不明显,血浆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正常,细胞内液减少,渗透压感受器 口渴中枢兴奋 细胞脱水,血压一般不降低,早期尿钠不减少,汗腺细胞分泌 散热功

7、能,重者脑细胞脱水,神经细胞氧化酶受抑制;能量产生减少,口渴,发热,昏迷,高渗性脱水防治原则: 以补水为主能口服尽量口服; 不能口服静滴5%葡萄糖液; 同时注意适当补钠。,二、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失钠大于失水,是指盐类的丢失多于水分丧失的一类脱水。,低渗性脱水,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体液丢失时只补水忽略补盐。,特征: 失钠多于失水 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 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低渗性脱水机体变化:,ADH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分泌。 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脱水的部位主要在细胞外液。 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病人表现为低血压,甚至休克。 出现明显的脱水体征(

8、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晚期尿量和尿钠均减少。 严重者出现脑细胞水肿。,抗利尿素,脱水,失盐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早期尿量一般不减少,体液减少,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液减少不明显,细胞外液减少,组织间 液减少,血浆 容量,醛固酮,尿钠减少或消失,眼窝凹陷,血液浓缩,皮肤弹性,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静脉萎陷,血压下降,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防治原则: 补钠为主 轻者补生理盐水, 重者应先输高渗性盐水(3%5%氯化钠溶液) 后补葡萄糖液。,三、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是指体内水分和盐类大致按相等比例丧失,失水与失钠的比例大体

9、相等,血浆渗透压基本未变的一类脱水。其病理特点是:血浆渗透压保持不变,水的丧失比钠盐稍多一些。,等渗性脱水,原因: 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量胃肠引流等; 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 大量胸、腹水形成;,特征: 钠和水按比例丢失; 丢失的主要是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变化不大; 血浆渗透压在280310 mmol/L之间;血钠浓度在130150mmol/L之间,3等渗性脱水机体变化:,ADH和醛固酮分泌 脱水的部位主要在细胞外液。 出现类似低渗性脱水的表现,又出现类似高渗性脱水的表现。,防治原则: 输入偏低渗的氯化钠溶液。,三种类型脱水比较表,第三节 酸碱平衡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必须具备有适宜的酸碱度,才能

10、保证动物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当体液酸碱度超过一定范围,会引起物质代谢紊乱,甚至会导致动物死亡。动物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产物和碱性产物,同时也有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伴随饲草、饲料进入体内。但通过缓冲系统的作用、肺脏和肾脏的调节以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使体液的pH始终稳定在一个狭窄的正常范围内(7.357.45)。机体维持内环境pH值恒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一、酸碱平衡的机理和意义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完全氧化产生CO2,进入血液与H2O形成碳酸,由于碳酸又在肺部变成CO2呼出体外,因此称碳酸为挥发酸。此外,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在分解代谢中,还产生一些

11、有机酸(如丙酮酸、乳酸、乙酰乙酸、羟丁酸等)和无机酸(如硫酸及磷酸等)。这些酸不能由肺呼出,过量时必须由肾脏排出体外,故称为固定酸或非挥发酸。,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酸 1)挥发性酸H2CO3,机体代谢中产生,从肺排出(酸的呼吸调节)。 2)固定酸 机体代谢产生,但不能从肺排出,可以通过肾脏进行调节(肾性调节)。 碱 1)来源 体内代谢产生,食物中获取。 2)代谢 肝脏转化(氨转化成尿素),肾脏调节(肾小管泌氨)。,体内酸的产生和排出,受以下三方面的调节。第一,血液的缓冲系统调节。第二,呼吸系统的调节。肺可通过CO2排出增多或减少以控制血浆H2CO3的浓度,从而调节血液的pH。第三,肾脏的调节。

12、血液和肺的调节作用很迅速,而肾的调节作用出现较慢,维持时间较长,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重吸收Na+并保留HCO3和分泌氨以维持血浆中碳酸氢钠含量而调节酸碱平衡。,血液中缓冲系统的调节,主要的缓冲对有五对: H2CO3 H+ HCO3 量大,且产物有出路 H2PO4 H+ HPO4 在肾排H+过程有作用 HPr H+ Pr 运输CO2 ,缓冲血浆CO2 HHb H+ Hb 缓冲红细胞内CO2 HHbO2 H+ HbO2 缓冲红细胞内CO2,可以缓冲所有固定酸,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能通过肾脏调节; 不能缓冲挥发性酸。,特点:,肺脏的调节,通过改变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幅度来调整血浆中H2

13、CO3的浓度。 pH值,呼吸中枢兴奋、呼吸慢浅,co2 排出减少,血浆中H2CO3浓度,pH值,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变深加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浆中H2CO3浓度,特点:,对挥发性酸有调节作用,受PaCO2升高的影响,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调节; 与呼吸功能有关。,肾脏的调节,两种形式: 其一:保酸排碱,表现为近曲小管重吸收HCO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尿的酸化、NH4+的排出; 其二:在碱中毒时的碱多排碱。 特点:主要调节固定酸,可排氢保碱。,1近曲小管重吸收HCO3-,血浆,肾小管腔液,肾小管上皮细胞,Na HCO3,CO2,H2O,H2CO3,H+,HCO3,Na+,HCO3 ,Na+,H2

14、CO3,CO2,H2O,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尿的酸化,血浆,肾小管腔液,肾小管上皮细胞,Na2HPO4,CO2,H2O,H2CO3,Na+,NaH2PO4,HCO3 ,Na+,CA,HCO3 ,H+,血浆,肾小管腔液,肾小管上皮细胞,NaCl,CO2,H2O,H2CO3,H+,HCO3 ,Na+,谷氨酰胺 谷 氨 酸,NH3+,NH4Cl+,HCO3 ,Na+,CA,肾小管分泌NH3和排NH4+的机理,组织细胞的调节,1.红细胞、肌细胞的调节(通过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组织,血浆,红细胞,CO2,CO2,CO2,H2O,+,CA,H+,HCO3 ,Hb,HHb,O2,O2,O2,KHbO2,K+

15、,HCO3 ,Cl-,Cl-,K+,H2CO3,二、酸中毒 (一) 代谢性酸中毒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大量丧失而引血浆中碱储发生减少时称为代谢性酸中毒。它是临床上酸碱平衡失调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 发生原因 (1)体内固定酸增多: 酸性物质生成过多:在许多疾病或病理过程中,由于缺氧、发热、血液循环障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或饥饿引起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使体内乳酸、丙酮酸、酮体、氨基酸等酸性物质产生增多并大量蓄积于体内,从而导致血浆pH下降。,酸性物质摄入过多:在临床治疗中给动物服用大量氯化铵、稀盐酸、水杨酸等药物;或当反刍动物前胃阻塞、胃内容物异常发酵生成大量短链脂肪酸时,因胃壁细胞损伤可通过胃壁血管弥散进入血液。这些因素均可引起酸性物质摄入过多。,酸性物质排出障碍:肾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