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017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检测结果说明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心电图,心电图描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介 心脏在机械收缩前,先产生可传导到皮肤表面的生物电流,使身体各不同部位的体表出现电位差。通过心电图机将体表上这种电位差连续记录下来所得的曲线即为心电图(简称ECG)。 它是心肌电活动的反映。,心电图描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介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脏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

2、(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心电图描记,导联 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为了记录心电,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心电图描记,导联 将心电描记器的记录电极放在体表的任何两个非等电部位,都可记录出心电变化的图象,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双极导联,所测的电

3、位变化是体表被测两点的电位变化的代数和,分析波形较为复杂。如果设法使两个测量电极之一,通常是和描记器负端相连的极,其电位始终保持零电位,就成为所谓的“无关电极”,而另一个测量电极则放在体表某一测量点,作为“探查电极”,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单极导联。由于无关电极经常保持零电位不变,故所测得的电位变化就只表示探查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因而对波形的解释较为单纯。目前在临床检查心电图时,单极和双极导联都在使用。,心电图描记,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标准肢体导联 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导联:左上肢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与负极相 连,所得电位是两上肢间的电位差。当左上肢电位

4、高于右上肢时,所描记的波形向上;反之向下。 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波形向上;反之向下 。 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左上肢时波形向上;反之向下,心电图描记,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 aVR导联:探查电极与右上肢相连,无干电极与左上肢及左下肢相连 ; aVL导联:探查电极与左上肢相连,无干电极

5、与右上肢及左下肢相连; aVF导联:探查电极与左下肢相连,无干电极与左、右上肢相连 ;,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描记,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单极胸导联 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1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波形 用标准导联引出的心电图各波,由荷兰生理学家W艾因特

6、霍芬命名P,Q,R,S,T波,U波是以后发现命名的。,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波形 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过程。 PR间期:代表自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终末至复极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 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 U波:代表心肌激动后的后电位。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的总时程。,第六讲,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P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心电图描记,心电图纸: 心电图纸上有水平线和垂直线划成的大、小方格,细线小方格边

7、长为1mm。 垂直线之间的距离代表时间,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代表电压。 时间标准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有两种,25与50mm/s。其常规速度为25mm/s,故每小格为0.04s,每大格为0.2s。 一般情况下,在记录心电图之前需外加一个定标电压,把这个定标电压调节为1mV=10mm(10小格),即1mm=0.1mV。有时因为心电图电压太低,所以有目的地把定标电压调节为1mV=20mm。反之,心电图电压过高,可调节为1mV=5mm。在测量心电图时,应注意心电图上定标电压的标准,并按此折算。,心电图描记,P波: 左、右心房除极的过程。 波形态 (1)窦性心律时P波在、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

8、置 (2)正常P波可有轻微切迹,切迹的两个波峰间距0.03s。 P波测量 (1) P波振幅测量:以P波起点为参比点,从基线上缘测量至P波顶点。 (2)P波时间测量:以12导联最早出现的P波起点量至12导联最晚结束的P波终点。如果采用非12导联同步描记,可测量P波最宽的导联,测量时从P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P波结束的内缘。 P波正常值 (1)P波振幅正常值:肢体导联0.25mV;胸壁导联0.15mV ;V1导联P波负性部分0.1mV;V1导联P波终末电势(负向振幅与时间的乘积即Ptf-V1) 绝对值0.03s。 (2)P波时间正常值:成人P波正常时限为0.08-0.11s。,心电图描记,PR间期:自

9、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PR间期测量 从12导联最早出现的P波起点量至最早出现的QRS波群起点处,或选择P波和QRS波群最清楚的导联。 PR间期正常值 (1)成人P-R间期正常范围在0.12-0.21s; (2)儿童在0.11-0.18s。,心电图描记,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综合波,第一个离开基线向下的波为“Q”波;Q波后陡直向上的波为“R”波;R波后接着向下的波,称为“S”波。但并不是每一个QRS波群都必须具有Q、R、S三个波。 QRS波群测量: (1)QRS波群时限的测量:QRS波群时限的测量与P波测量相同,从12导联最早出现的Q

10、RS波群起点量至12导联最晚结束的QRS波群终点,或寻找QRS波群最宽的导联测量QRS波群起点至QRS波群终点 。 (2)QRS波振幅测量:QRS波群振幅测量的原则是负向波振幅从基线下缘量到负向波底点(最低点),正向波振幅从基线上缘量至正向波顶点(最高点)。,心电图描记,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QRS波正常值: (1)QRS波群时限正常值: 成人肢体导联为0.06-0.08s,胸导联0.06-0.11s; 儿童上限为0.09 s。,心电图描记,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QRS波群振幅正常值: 1) Q波正常值: 肢体导联:除、aVR导联外,Q波时间0.03 s;导0.05

11、 s ,Q波深度一般不超过同导R波振幅的1/4。 胸导联:多数正常人左胸导联可出现小Q波,Q波宽度0.03 s;Q波深度一般0.2m V;V2 、V3不应有Q波。,心电图描记,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QRS波群振幅正常值: 2)R波正常值: 肢体导联: R波在导联1.5mV;aVL导联1.2mv;导联2.5mV、aVF导联2.0mV。 胸导联:胸导R波振幅从右胸导联(V1、V2)到左胸导联(V4V6 )逐渐递增。V1导联可以呈QS型,但呈rS型时,R波振幅应0.6mV。V4导联R振幅最高,其次是V5、V6 导联。胸导R波振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40岁以上V5 导联R波2.5mV,

12、年青人可达3.0mV。Rv1+Sv51.2mV,Rv5+Sv1男性4. 0mV;女性3.5mV。,心电图描记,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的过程。 QRS波群振幅正常值: 3)S波振幅及正常值:常规12导联中,右胸导联S波最深,正常成人V1V3导联应2.1mV,个别健康者可达3.0mV,、aVF导联S波应0.5mV。 4)QRS波群低电压:如果所有肢体导联R+S0.5mV为肢体导联低电压,所有胸导联R+S1.0mV为胸导联低电压。 5)室壁激动时间(VAT):从QRS波群起始到R波顶点的时间。正常成人V10.03s;V50.05s,心电图描记,ST段:心室除极终末至复极开始的无电位变化时段。 S

13、T段测量 应以R波起始部为参比点,测量QRS终点后0.060.08s的水平位置。 ST段正常值 (1)成人肢体导联ST段呈等电位线; (2)右胸导联V1V3 ST抬高0.03mV,左胸导联V4V6的ST抬高0.1 mV; (3)所有导联ST压低均应0.05mV。,心电图描记,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 T波的形态 (1)正常T波方向多与同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保持一致。、V4V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V1可直立或倒置,倒置、双向或低平的T波在V2少见、V3更少见。 (2)正常T波不论直立或倒置,都是不对称的。它的前肢较平而后肢较陡。,心电图描记,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 T波正

14、常值 (1)T波振幅 1) 所有肢体导联均0.6mV,男女无明显差别。 2) 胸导联上男性明显高于女性。V2、V5导联男性平均0.6mV,最高可达1.2mV;女性平均0.30.4mV,最高0.8mV。 3) 所有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振幅均不能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且不能双向、倒置。 (2)T波时限为0.050.25s 。,心电图描记,QT间期: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的总时程。 (1)QT间期测量 应以12导联最早出现的QRS波群起点测至最晚结束的T波终点,或选择T波较大并有清楚终末部的导联,一般最好测V2、V3导联。 (2)QT间期正常范围:0.30-0.46s 。,心电图描记,常见的正常

15、心电图变异 所谓正常变异心电图是指该心电图图形不同于正常心电图,但其发生机制不是由于病理情况,而是由于一些生理情况的变化引起的,如体型、体位、呼吸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等。,心电图描记,常见心电图表现 QRS波群变化的正常变异 (1)位置性Q波:由于心脏位置及室间隔位置发生改变引起的Q波。 (2)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胸导联R波自右向左递增不良。 (3) SI、SII、SIII 综合征:电轴位于无人区。 (4)胸导联高电压:V5导联R波增高。 (5) V1呈rSr型(室上嵴图形)。,心电图描记,常见心电图表现 ST-T变化的正常变异 (1)早期复极综合征:表现为J点未回到基线的ST段抬高。 (2

16、)功能性T波倒置(两点半综合征):额面QRS-T夹角增大,表现、aVF导联QRS主波向上、T波倒置。 (3)幼稚型T波:V1V4导联T波倒置、深吸气时转为直立。 (4)T波高尖。,幼稚型T波 患者男性,21岁。国家篮球运动员,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图A为平静呼吸时描记,图B为深吸气时所记录。心电图特征:图A示:V3、V4导联T波倒置,图B当深吸气后上述导联T波由倒置转直立结合临床。支持幼稚型T波诊断。,心电图描记,常见心电图表现 其它正常变异 (1)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一过性房室传导延迟。 (2)一过性肺型P波或P波切迹,时间正常。 对怀疑正常变异的心电图,切忌单凭心电图做出诊断。只有密切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心电图描记,心率的测量 心律的确定,心电图描记,心率的测量有两种方法: 数30个大方格(每大格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