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728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感发热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培训稿20130224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感发热中医诊疗方案临床 实施及应用,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协作组 外感发热协作组 江苏省中医院奚肇庆,方案研究背景,2007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全国23家急诊科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成立中医外感发热协作组,在急诊协作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2008年协作组整理、梳理各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国家传染病等重点课题的基础上,完成外感发热验证方案 2009年-2010年各协作单位完成外感发热病历960例,行业专项病历640例,在南昌会议上完成临床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外感发热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和疗效,为国家外感发热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2010年-2011年

2、2月协作组撰写外感发热国家中医临床路径及路径实施方案,组织全国40余家重点专科协作组、试点单位,进行方案修订、专家认证、培训,印制实施方案、研究病例、病历登记表,填写路径实施评估表等。 2011年11月完成780例外感发热临床路径评估,完成外感发热中医药行业专项随机、双盲270例分析。 2011年12月-2012年2月综合各协作单位病历资料统计和反馈意见表,完成外感发热门诊、住院国家中医临床路径的修订工作,制定外感发热临床路径和实施方案培训材料和推广应用。,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外感发热协作组41家成员单位参与了临床验证,观察了2700例外感

3、发热门诊/住院患者,验证结果表明诊疗方案能够有效退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应用时本方案时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经验及治疗方法、患者的意愿辨证运用。,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要点 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主要症状:恶寒发热,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2西医诊断标准,症状:恶寒发热,鼻塞

4、、流涕、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或偏低。,3.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诊断要点: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如患者发病前7天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有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 确诊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以下1种或1种以上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者,可以确诊为流感,包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

5、、流感病毒分离培养、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解读,外感发热的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详细采集病史,判断是否为外感发热,确定发病时间。 进行临床症状体征检查,首诊测量体温,根据体温观测表的时点记录体温。 尽快完成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符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进入路径标准者方可进入本路径。 必要时进行胸部X片检查,排除肺部感染、肺结核、肿瘤等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患者。 病情较重或诊断流行性感冒者,可进行病毒学检测及其它病原学检查。,(二)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 TCD编码 外感热病类 BNW 感冒病 BNW0

6、10 时行感冒病 BNW011 外感高热 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编码 上呼吸道感染 J06.903 流行性感冒 J11.151,二、治疗方案,解读,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透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夹杂者,又当以清暑祛湿解表。 卫气同病证根据叶天士“温邪入气,邪未伤津,犹可透表”的原则,邪在卫分即可清气,邪在气分仍可透表,把住卫气关,可有效地阻断病情的传变。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临床经验,将诊疗方案中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本诊疗方案中提供的方剂为基本处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

7、调整药味、剂型等,并参照相关法规和临床经验确定药物剂量。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地域特点和临床经验,选择与本诊疗方案推荐药物具有相同功效的中成药。 外感发热病在卫表,邪从表解,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如并发肺炎,流感的肺炎型、中毒型)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1)麻黄汤加味:麻黄,杏仁,桂枝,生甘草,葛根 (2)葛根汤加减:葛根,桔梗,杏仁,生石膏,桂枝,赤芍,连翘,生甘草,生麻黄,柴胡 (3)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

8、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4)时行感冒风寒束表基本方:炙麻黄、炒杏仁、桂枝、葛根、炙甘草、羌活、苏叶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颗粒、散寒解热口服液。,解读,若有兼夹它邪者又可复入清热、祛湿、补益等药物,达到兼顾治疗。 麻黄汤为风寒表实基础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产后、失血等均不宜使用。运用时兼顾地域不同,西北天寒之地,麻黄用量可适当加大剂量,东南温热之地,麻黄用量亦小。 葛根汤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为主药,升津液、舒筋脉;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本证与麻黄汤证均为伤寒表实,但葛根汤证太阳经输不利症状突出,表现为项背拘急不舒。

9、荆防败毒散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感冒清热冲剂由荆芥穗、桔梗、柴胡、苦杏仁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 正柴胡颗粒适用于外感风寒轻证。 九味羌活颗粒解表除湿,适用于风寒表征,兼见头痛、肢体酸痛,退热功效较好。 散寒解热口服液功能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用于感冒风寒证。,使用解表散寒剂后,应卧床休息,加盖衣被以助汗。 在使用解表药物时候,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太长,有效成分容易挥发,一般煮沸在煎煮5-6分钟即可,温服之,病止则药停。 外感发热临床路径研究病历报告显示:纳入病例65例 平均门诊/住院日3.95天 4h内即刻退热0.553例(81.54%)

10、 平均解热时间42.32h 临床痊愈58例(89.23%)、显效6例(9.23%)、有效1例(1.54%)、无效0例,麻黄汤加味组、葛根汤加减组4h即刻退热及临床痊愈率均在90%以上,荆防败毒散加减组、时行感冒风寒束表基本方组、正柴胡颗粒剂组即刻退热效果次之。,2. 风热犯表证,治法:解表清热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1)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银花,桔梗,桑叶,生甘草。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桔梗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大枣、生姜、桔梗、银花、生甘草。 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解读,当辨清病邪性质。若风寒之症误用辛凉,汗不易

11、出,病邪难以外达;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 银翘散为“辛凉之平剂”,若衄血,为热伤血络,可去荆芥、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栀子炭等凉血止血;胸膈满闷夹有湿邪秽浊之气者,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化浊。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用于表证未解,湿热内蕴,解表发汗以散在表之寒,清利小便以泄在里之热。 疏风解毒胶囊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症。含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等。 双黄连口服液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银黄颗粒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芩提取物,清热解毒,透表祛邪。 若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可酌配南沙参、天

12、花粉、梨皮清肺润燥。 此类药多为芳香清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入中焦。,外感发热临床路径研究报告显示:风热犯表证纳入病例317例 平均门诊/住院日4.84天, 4h内即刻退热0.5258例(81.39%) 平均解热时间33.06h 临床痊愈276例(87.07%)、显效37例(11.67%)、有效3例(0.95%)、无效1例(0.32%),3. 暑湿袭表证,治法:清暑祛湿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1)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2)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半夏,六一散。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

13、囊)、暑热感冒颗粒。,解读,藿香正气散当以恶寒发热、腹痛吐泻、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本方辛香温燥,阴虚火旺者忌用;夹有风热者宜加清热解毒之品。 新加香薷饮中有金银花、扁豆花、连翘,药性偏凉,兼能内清暑热。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者。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可加藿香、佩兰芳化宣表;里湿偏盛,胸闷脘痞,泛恶便溏,加苍术、陈皮化湿和中。 可辨证选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 暑热感冒颗粒主要成分为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等,祛暑解表,清热,生津。证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外感发热临

14、床路径研究报告示:暑湿袭表证纳入病例48例 平均门诊/住院日3.85天 4h内即刻退热0.532例(66.67%) 平均解热时间38.83h 临床痊愈38例(79.17%)、显效10例(20.83%)、有效0例、无效0例,4. 卫气同病证,治法:透表清气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江苏上感方:柴胡,黄芩,青蒿,羌活,薄荷,石膏,大青叶,鸭跖草,生甘草 清肺消炎饮:麻黄,石膏,黄芩,黄连,鱼腥草,双花,连翘,大青叶,炙甘草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解读,所谓“透”,就是透邪外出。邪在表者,开泄郁闭,使病邪有外达之路。邪入气分,津未伤者,仍可开泄上焦,清热透表,驱邪外达。“温邪入气,邪未伤津

15、,犹可透表”的原则。务求邪气外达为要,同时又需清泄里热,卫气同治。 江苏上感方透表清气,用于感冒、时行感冒,表寒证未解,又见里热的卫气同病证,证见恶寒发热、高热等症。柴胡、黄芩和解清热,合羌活、薄荷透邪外出,石膏、大青叶、鸭跖草清热解毒,泻火、清气分热盛。 清肺消炎饮由麻杏石甘汤化裁而成,适用于邪热入里,痰热壅肺,肺失宣肃之证。方中麻黄开宣肺气,开腠理,发汗解表;石膏、黄芩、黄连、鱼腥草等清泻肺热。本方清热解毒力强,为卫气同治方。 小柴胡颗粒功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外感发热临床路径研究报告示:卫气同病证纳入病例94

16、例 平均门诊/住院日3.63天 4h内即刻退热0.563例(67.02%) 平均解热时间33.71h 临床痊愈70例(74.47%)、显效17例(18.09%)、有效2例(2.13%)、无效5例(5.32%),一项大型的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课题研究显示 江苏上感方在第一阶段共收集了465例,结果: 1.即刻退热作用:服药后4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0.506;首次服药后4小时内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占49.60%。 2.起效时间:上感颗粒的起效时间为2.35小时。 3.退热时间: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所占比例为95.7%,提示其退热疗效可达到95.7%。平均退热时间为13.55小时。 4.临床痊愈率:服药后72小时的临床痊愈率各证型平均为77.75%。,第二阶段270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1.起效时间 安慰剂组6.808.10h,对照组4.526.58h,试验组4.406.23h,组间差异(P0.05)。给药后2、3、4小时与药前体温变化,安慰剂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组间差异P0.05) 3.解热时间 安慰剂组2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