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3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548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脑复苏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肺脑复苏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肺脑复苏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心肺脑复苏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心肺脑复苏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脑复苏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脑复苏3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PR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

2、过5s 脑死亡: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无自主呼吸 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 脑干功能和脑干反射消失,体温调节紊乱,脑电图呈等电位 持续72小时(2448小时),排除低温、镇静或肌松药等因素影响,心脏死亡: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ECG仍呈直线。 只要心电活动存在,室颤或频死QRS波,还有机会恢复自主循环。完全恢复:神志完全恢复,无神经后遗症,能正常工作 意识恢复:但有智力障碍、共济失调和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半植物人。 大脑皮质死亡:1意识消失,但有呼吸及脑干功能。有对光和吞咽等反射 2疼痛刺激有反应,但无听觉、意识 及视觉 3皮层下生存(植物人?) ,现称为“社会死亡“。,1 心室颤动,最常见

3、(77-84%)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其心脏应激性好,复苏成功率高. 200-400次/分,2 心搏停顿,较常见(16-26%) 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3 心电机械分离,极少(5-8%) 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心脏骤停指征,突然意识丧失。 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知。 3呼吸断续或停止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触摸颈总动脉搏动 时间不超过10秒钟!,时间就是生命* - 快,:早启动;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005年指南,:早启动;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

4、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2010年指南,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力争在呼吸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 时间就是生命* - 快,基础生命支持BLS - 初期复苏,单人复苏 30:2,双人复苏 30:2,初期复苏,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2010指南)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初期复苏,手法: 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

5、叠 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 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 ;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及肱动脉 收缩压mmHg, 瞳孔、面色、神志、脉搏、呼吸 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应, 面色转红,神志渐清, 脉搏在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时仍有搏动并有自主呼吸,仰头抬颏法,托下颌法,人工通气 口对口/口对鼻 口对气管导管吸 口对防护罩/口对面罩 面罩呼吸球人工呼,吹气时间宜短:持续2秒以上 潮气量10ml/kg(约7001000ml)1200ml 吹出的气体中氧浓度可达17%Pa02 75 频率:10次/,CPR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与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

6、肺挫伤、肝脾撕裂以及脂肪栓塞等。,期心肺复苏的停止和持续,效果判断:瞳孔、面色、神志、脉搏、呼吸 1.有效: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应,面色转红,神志渐清,脉搏在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时仍有搏动并有自主呼吸 2.停止:能摸到颈动脉,桡动脉在50次/分以上。 3.停止复苏的条件: 患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认已死亡,指征:深度昏迷、无意识;无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抢救持续1小时以后,心电活动不恢复;瞳孔固定性散大30分钟以上。,与2005主要变化,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

7、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 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原因: 1、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时,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CPR的高。 2、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

8、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3、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4、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继续BLS; 借助专用设备和专门技术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和循环功能; 监测心电图,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 建立和维持静脉输液, 调整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ALS应尽早开始,最好与BLS同时进行。,ALS的内容,.氧疗、 建立人工气道、 循环支持:输液输血 药物治疗 心脏除颤(Fib

9、rillation)、电除颤、 其他特殊治疗 目的 促进心脏复跳,恢复自主循环 提高心脑灌注压 减轻酸血症 提高室颤阈值,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 后期复苏,呼吸道管理 -氧疗和人工通气 简易呼吸器法:适用于两人同时参与抢救, 机械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呼吸机 气管插管 中断按压时间不超过10s 确认气管导管位置 : 临床评价: 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 两侧腋中线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 呼吸CO2监测或者食管探测,监测: 循环监测 心电监测:心室停顿、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 有创血压 中心静脉压:指导及评估复苏 留置导尿管 监测尿量、 尿比重及镜检,评估肾的灌注和肾功能改变。 保留胃管:,五、药物治疗:

10、 目的:是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减轻酸血症,使其它血管活性药物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复苏药物治疗,复苏时用药的目 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 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心肌血液灌注量。 维持循环稳定保证脑血流量 防治心律失常(arrhythmia)。 调整急性酸碱失衡, 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复苏时的给药务必做到迅速准确。,药物治疗给药方式: 外周静脉:用药后再静脉注射20ml液体 骨内给药(IO), 中心静脉给药, 气管内给药。,气管内给药 -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和血管加压素利多卡因、 -剂量为静脉给药量的22.5倍。 -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至

11、510ml,然后直接注入气管。,首选外周静脉给药:用药后再静脉注射20ml液体 并抬高肢体1020s 气管内给药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和血管加压素 气管内给药量应为静脉给药量的22.5倍。 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10ml,然后直接注入气管。,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心脏复苏中最古老,最有效。兼有及受体的兴奋作用。 兴奋受体,收缩外周血管,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肌及脑的血液灌注, 恢复已停跳心脏的心电活动。促进自主心搏的恢复 心室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以利于除颤 标准剂量:1mg,必要时重复(3-5min) 主张早期、大剂量、连续给药,血管加压素,为自身合成的抗利尿激素

12、. 药理作用:加压、抗利尿,大剂量(40U)时通过兴奋血管平滑肌V1受体产生产生非肾上腺素样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冠脉灌注压、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和氧输送。 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血管加压素可能优于肾上腺素 不受酸血症影响. 尤其适合复苏时间长,或困难复苏病人中应用. 治疗剂量为40IU,单次用药。 其半衰期为10-20分钟.,胺碘酮,心肺复苏时主要用于VF或无脉性VT,电除颤后仍然存在无脉性VT室速或室颤, 负荷:300mg(或5mg/kg)IV/IQ 再次除颤 如仍无效可于1015min后追加150mg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或有反复或顽固性VF或VT患者。 如首次用药150

13、mg后再追加150 mg 维持: 1mg/min(前6h), 0.5mg/min(后18h) 第一个24h总量:2.02.2g以内 第二个24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阿托品,能降低心肌迷走神经的张力,提高窦房结的兴奋性,促进房室传导,对窦性心动过缓有较好疗效 尤其适用于有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低组织灌注或合并频发室性早搏者 用法: 心脏停搏:1mg IV,35min重复 心动过缓:首次 0. 5 mg IV ,每隔5分钟可重复注射直到HR达60次/分以上。 心率恢复达60次/分以上 总量3mg可获完全性迷走神经阻滞。,Drugs利多卡因,纠正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

14、心动过速及室颤 提高室颤和电除颤阈值 首次量:11.5mg/kg静注 追加量:0.51.5mg/kg 810min重复 维持量:24mg/min 总量3mg/kg,碳酸氢钠,复苏时混合性酸中毒:代谢性、呼吸性。 发生顽固性室颤;使心收缩力减弱;使拟交感胺类药物的作用减弱。 CPR时或自主循环恢复后,不推荐常规使用早期呼吸性为主,充分通气可纠正。 CPR纠酸手段:充分通气、尽快恢复组织灌注。首次剂量为1mmol/kg,其他,多巴胺 适用于低血压或(和)心功能不全者。 推荐剂量为520g/ (kg min) ,超过10g/ (kg min)可导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的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 适用于外周血

15、管阻力降低合并明显低血压者, 开始以0. 04 tg/(kgmin) 并根据血压高低来调节。 异丙肾上腺素 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且对阿托品治疗无反应者,也可以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2-20 tg/min,维持心率为60次/分左右。,碳酸氢钠,适应症 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 PH值仍低于 7.2 心跳骤停前即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三环抗抑郁药或苯巴比妥过量者,电复律,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办法;室颤在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搏停止。 早期电除颤是决定复苏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除颤延迟,除颤的成功率明显降低,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

16、CPR 8分钟内除颤可使其预后明显改善 。 室颤有粗颤和细颤。初期复苏的各种措施再加注射肾上腺素,使细颤转变为粗颤。 在现场救治 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具有心律自动分析和诊断功能。 先施行5个循环的CPR ,后再进行电除颤,除颤后应立即开始CPR 。 除颤器有单相和双相波形两种。 单相波形除颤器首次电击能量360 J,重复除颤仍为360, 双相波电除颤使用150-200 J即可有效终止院前发生的室颤。,液体治疗,相对或绝对的血容量不足 组织的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使血管平滑肌麻痹和血管扩张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内液外渗。 低血容量对于自主心跳的恢复和维持循环稳定都是很不利的,对血管活性药也不敏感。 初始复苏阶段应用胶体液并无明显益处,宜用盐水,避免使用葡萄糖液。,积极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是复苏工作中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