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492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概述 第二节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产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产 第五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产,第二节 -内酰胺抗生素的生产,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特性和分类 二、-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性质 三、青霉素的特性 四、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特性和分类,1、结构特性 含有一个-内酰胺四元环,并通过氮原子和相邻的碳原子与另一个杂环相稠合,这个杂环可以是五元环也可以是六元环。,2、常用-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菌素、头霉素、硫霉素、克拉维酸等。,青霉素钠,头孢菌素,头霉素,3、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壁合成。 通过

2、抑制肽聚糖转肽酶及丙氨酸羧肽酶的活性而抑制肽聚糖合成,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人及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等虽有细胞壁,但没有肽聚糖,所以没有任何影响。,4、分类(母体化学结构的差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天然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类,天然头孢菌素类,半合成头孢菌素类,青霉素G、X、F、K、V,双氢青霉素F,苯氧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美西林,头孢菌素C,头孢力行、头孢克洛、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5、命名 青霉烷类(西林):盘尼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 头孢烯类(头孢):头孢菌素C、头孢克洛、头孢西丁 青霉烯类(配能) 氧头孢烯类(氧头孢)

3、碳头孢烯类(碳头孢) 单环内酰胺类(喃) -内酰胺酶抑制剂类 复合-内酰胺抗生素,二、-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性质,1、物理性质 白色或黄色无定形或结晶性固体。 熔点不明显,温度升高时分解。 具有旋光性,含有三个不对称碳原子。 羧基有相当强的酸性,成盐易溶于水,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溶剂法提取此类抗生素。 -内酰胺环内羰基(C7=O)的红外光谱有较高的伸缩振动频率17701815cm1可用于此类抗生素的鉴别。,2、化学性质 活泼,与-内酰胺环有关。头孢菌素比青霉素稳定。,三、青霉素特性,1、青霉素的性质 (1)稳定性 干燥纯净的青霉素盐很稳定,一般有效期都在三年以上。 青霉素的水溶液则不稳定,受p

4、H值和温度的影响很大。 -内酰胺环易水解失效。 应用:通常制成粉针,注射前用灭菌注射用水现配现用。 最稳定的pH值为66.5。,(2)溶解度 青霉素游离酸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青霉素成盐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 (3)降解反应 很不稳定,遇酸、碱或加热都易分解而失活。 青霉素碱性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能和4分子碘作用碘量法(用于测定青霉素含量)。,(4)紫外吸收光谱 青霉素G钠盐: 在252nm、257nm、262nm有弱的吸收峰(苯乙酰基)。 在320nm有吸收峰(分解的青霉稀酸)。 在280nm有吸收峰(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的同分异构体青霉胺缩醛酸)。,(5)毒副反应 青霉素的毒

5、性很低,其钾盐大量静注易引起高血钾症。肌内注射局部疼痛。 赫氏反应,治疗螺旋体病出现症状加重,与内毒素释放有关。 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可在短时间内死亡。,为防止各种过敏反应,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实验。对无青霉素过敏史者,成人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3日内未用过者应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或皮试强阳性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

6、十年后也应谨慎。 即使是皮试阴性病人,在用药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的抢救肾上腺素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 mL(小儿酌减),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或静脉注射,并根据需要进行输液、给氧、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注射给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2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去,如遇任何类型的过敏反应或病人主诉不适,应停药进行适当处理。,肽聚糖,肾上腺素,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2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如组胺等。此外本品还可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肾上腺素的

7、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缩小。,青霉素过敏反应,四、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孢子制备,种子培养,发酵生产,发酵液,预处理,发酵滤液,提取纯化,青霉素,(一)孢子制备,1、青霉素生产菌种 点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产量低,表面培养只有几十单位,液体培养2U/ml。 产黄青霉菌(P. chrysogenum):生产能力高,120U/ml。 诱变产生的WisQ176:生产能力更强,可达10001500U/ml。但它分泌黄色素,影响产品质量。后经继续诱变,得到不产生色素的变种51-20,成为生产菌种。 基因工程菌改良加之发酵工艺改进,当今产量

8、可达85000U/ml。,2、菌种保存 分生孢子,真空冷冻干燥。 3、孢子制备 25,7d。孢子成熟。采集,干燥,保存。,(二)种子培养,1、一级发酵 目的:让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制备大量种子。 2、二级发酵 目的:使青霉菌丝体继续大量繁殖,供发酵生产用。,(三)发酵生产,方式: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半连续发酵、连续发酵 目的:继续大量繁殖菌丝体,主要使生产青霉素。 过程控制 1、产黄青霉菌的生长代谢时期 2、培养基的影响及控制 3、培养条件的影响及控制 4、发酵时间,1、产黄青霉菌的生长代谢时期,(1)菌丝生长繁殖期 菌丝生长旺盛,几乎不分泌青霉素。 (2)青霉素分泌期产物合成 降低菌丝生

9、长速度,限制糖的供给。 (3)菌丝自溶期 细胞破裂溶解,内容物(包括青霉素)释放到发酵液中。,2、培养基的影响及控制,(1)C源 葡萄糖(葡萄糖母液、工业葡萄糖)、乳糖、蔗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淀粉和天然油脂等。 乳糖较葡萄糖氧化缓慢,对青霉素的合成有利,但价格较高,普遍使用有困难。 (2)N源 花生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这是青霉素发酵最好的氮源,含有多种氨基酸。但不稳定),2、培养基的影响及控制,(3)无机盐(硫、磷、钙、镁、铁) 影响:铁离子对青霉素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 控制:铁离子浓度控制在3040g/ml 有时还要添加前体物质,如苯乙酸和苯乙酰胺等。因有毒,加入量不能大于0.1%。,3

10、、培养条件的影响及控制,(1)接种量 1015% (2)温度 菌丝生长:30 青霉素合成:20 变温控制法:26(前期) 24(后期),3、培养条件的影响及控制,(3)pH pH 6.77.2(前60h) pH 6.7(后期) 控制:pH值过高,加糖、天然油脂 pH值较低,加CaCO3、氨水或提高通气量 (4)溶解氧: 产青霉菌是好氧菌,溶解氧不低于30%。 通气量:1:(0.81.2)m3/(m3min)(发酵液与空气体积比) 转速:150200r/min,3、培养条件的影响及控制,(5)补料: 葡萄糖、胺、前体(苯乙酸、苯乙酰胺等) 易产生抑制和毒性作用的基质。 控制:前体加入量不能大于0

11、.1%,加入硫代硫酸钠能减少它们的毒性。 (6)消泡剂 天然油脂(如豆油、玉米油等)、化学合成消泡剂(泡敌:聚醚树脂类消泡剂),4、发酵时间,根据:a、产率最高 b、成本最低 c、发酵液质量最好,(四)发酵液的预处理,1、条件 低温(10以下)、快速、严格控制pH,对设备消毒 2、冷却 3、去蛋白质 酸性溶液:蛋白质能与一些阴离子形成沉淀,如:三氯乙酸盐、水杨酸盐、苦味酸盐、鞣酸盐等,可过滤除去; 碱性溶液:蛋白质能与阳离子形成沉淀,如:Ag、Cu2、Zn2、Fe3等,可过滤除去。,(五)提取和精制,1、原理:溶液萃取法 青霉素+碱金属盐类溶于水 青霉素游离酸溶于有机溶剂,2、流程,3、控制要

12、点 (1) 有机溶剂的选择 乙酸丁酯(BA)、戊酸丁酯 (2) pH值 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越酸损失越大。 萃取:pH 1.82.2,青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反萃取液中色素最小; 反萃取:pH 6.87.4,青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色素较小。,(3)体积比和浓缩倍数 萃取:按1:(3.54)体积比加入乙酸丁酯,浓缩倍数为1.52.5; 反萃取:按1:(45)体积比加入缓冲液,浓缩倍数为35。 经二级逆流萃取后,浓缩倍数为10倍左右。,(4)结晶 二次萃取液青霉素纯度70%结晶98%以上 青霉素游离酸乙酸钠(钾)青霉素钠(钾)丁醇 (乙酸丁酯溶液)(丁醇溶液) (晶体) 为了减少过敏原,最好转化成青霉素普鲁卡因盐或重结晶。,思考题,1、简述有哪些-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2、简述青霉素发酵生产流程。 3、简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及控制? 4、青霉素发酵过程中,如何控制温度为什么? 5、青霉素提取和精制的原理与流程?,青霉菌,点青霉(Penicillium nototum),产黄青霉菌(P. chrysogenu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