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4186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2019.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分封制B. 封建制度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联系材料“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因此 这里的“封建制度”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战国至明清

2、时期则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主要政治制度。BCD符合近代以来所说的“封建”概念,而不符合材料“封建制度”意思。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西周统治者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室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定时期内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2.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王位继承)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

3、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意为:由上天决定事情就会社会安定,由人决定的事情就会引起纷争;一件事情交给上天去决定,纷争才不会产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把先天决定的血缘关系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符合材料中王国维的评述,故选B。A项说法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与天子决策的

4、关系,排除D。故选B。点睛:材料之意是:对权力和财产的继承不由人定而是由“天意”决定,材料描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的父系血缘政治,但这不表明整个西周的政治统治都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本题易错项为A。 3.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龙袍可绣九条金龙、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5、是礼乐制度的具体规定,所以,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只能是礼乐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4.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5.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注:人名主父偃)之册使诸侯

6、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是A. 郡国并行制B. 推恩令C. 分封制D. 察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材料“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故选B。分封制是盛行于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察举制是盛行于两汉的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D。6.唐太宗时期,大臣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注:官职)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这反映出当时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

7、主专制B. 门下省较好地履行了其职责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是履行门下省职责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不是加强,但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给事中负有审议封驳的职责,排除C项;三省互不统属,因此无法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7.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答案】B【解析】掌握图中信息是

8、关键。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州”“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骰子声四起,“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何种制度A. 等级制度B. 分封制度C. 科举制度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秀”“举”“状元”可知是秀才、举人、状元,与科举制有关,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是等级制,故A错误;分封制使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郡县制是秦代推行的地方管理体制,与

9、材料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由材料“一秀”“二举”“状元”可知反映的是科举制。9.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

10、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清代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一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据此可知,军机处A. 实际上是清代宰相府B. 办事流程严谨且保密C. 仅是皇帝的辅政机构D. 位卑职低但权力较大【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

11、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奉上谕”可知军机处只是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故AD错误,C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1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故A项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

12、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设问关键词“主要是因为”,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2.以下四条是中国近代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为(英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或与派出平行大宪酌议关涉彼此利益事件。”其英人如何科罪人,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3、,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内容;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中相继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1844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61年)“驻英法公使”(1877年)等官职。这反映了清政府A. 完全受到西方列强控制B. 力图树立外交自主形象C. 开始采用西方政治制度D. 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为应对对外通商等变化而进行的官职设置和调整。这些官职都与涉外事务有关,因此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D项正确;清政府完全受到西方列强

14、控制是在辛丑条约之后,排除A项;从“五口通商”“驻英法公使”,体现的是清政府为适应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而做出的调整, 而不是要树立自主的形象,排除B项;材料中只涉及到一些机构的设置,而清政府仍然是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并没有采用西方的制度,排除C项。14.太平天国运动中,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符合的事件是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 定都天京,建立政权C. 颁行天朝田亩制度D.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历史潮流,D正确;A属于宗教组织;B属于建立政权;C是太平天国运动土地纲领,均不符合题意。1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

15、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B.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D. 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的题眼是“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冲击,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与题意“直截了当地讲救亡”无直接联系,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6.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国人,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 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B.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D.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