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4179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末考试高一试题生物1.HIV、颤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质 B. 遗传物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病毒和细胞,考查病毒和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简单题。【详解】HIV是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颤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故HIV、颤藻、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选B 。2.细胞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内的某种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一定与细胞膜、核糖体的组成无关B. 可作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C. 可能是核酸的组成成分D. 可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起到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和脂肪,糖类和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据此回答,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详解】细胞膜含有多糖,核糖体中有RNA,RNA中含有核糖,故与该种有机物有关, A错误.多糖(糖原)和脂肪可作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正确.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核糖和脱氧核糖,C正确.脂肪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起到缓冲和减压的作用,D正确.【点睛】淀粉、糖原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3.关于组成细胞的

3、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众多的生物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B. 蛋白质、核酸、多糖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D. 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能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基础题。【详解】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在细胞中能参与一些生物化学反应,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A正确.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生物大分子,均以碳原子连接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以离子和化合

4、物的形式存在,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但有的糖类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纤维素,D错误.【点睛】碳元素是生命元素,也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4.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B. 在电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细胞膜呈亮一暗一亮的三层结构C. 性激素在高尔基体上合成D. 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2倍【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涉及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

5、考查。【详解】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是细胞间信号分子的通道,核孔是核质间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A正确.在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呈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性激素在内质网上合成,C错误.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线粒体表面积的很多倍,D错误.【点睛】性激素是脂质,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大了膜面积。5.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以该运输方式进入人体细胞的物质是( )A. 甘油 B. 酒精 C. 氨基酸 D. 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是物质运输的方式,结合图示考查跨膜运输方式特点和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据图可知,该运

6、输方式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甘油、氧气和酒精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选C。【点睛】水、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和气体都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要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C.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D.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7、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有关实验,涉及试剂的选择和使用、实验结果等,属于基本实验方法的考查,基础题。【详解】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摇匀后,再注入待测液中,A错误.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B错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二氧化碳, C错误.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D正确.【点睛】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混合使用;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7.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8、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的体积变小,所以液泡中的色素浓度变大,紫色变深,而细胞质中没有色素,故颜色为无色,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外面,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 温度 B. pH C. 淀粉溶液量 D. 唾液量【答案】C【解析】改变温度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A、B项错误;改变底物的量,产物的量也会随

9、之改变。图中对照组的还原糖生成量一直多于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故改变的是淀粉溶液量,即降低了淀粉溶液量,C项正确;改变唾液量,即唾液淀粉酶的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而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名师点睛】酶的特性(1)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2)酶的专一性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

10、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一般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由低温恢复到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下图为温度和pH对某种酶影响两曲线从甲和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读图乙可知图甲中M点的温度可能介于3337之间,请在图甲中绘出pH8的变化曲线。9.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 1和3 B. 2和3 C. 2和2 D. 4和6【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ATP的结构,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简单题。【详解】ATP是三磷酸腺

11、苷,三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磷酸键连接,选B。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B. 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C. 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氧气充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D. 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最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熟记呼吸作用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系统掌握知识,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详解】有氧呼吸的产物水是由氢和氧气结合而成的,不能检测到放射性,A错误.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破

12、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在氧气不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C错误.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最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D正确.【点睛】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11.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 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 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D. 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考查细胞呼吸不同条件下的产物,属于理解

13、层次的考查【详解】过程既可以在动物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植物细胞中进行,A正确.过程是有氧呼吸时可产生ATP,是无氧呼吸时不产生ATP ,B正确.过程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错误.过程是有氧呼吸时产生H,是无氧呼吸时消耗H ,D正确.【点睛】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氢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时不释放ATP;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释放能量。12.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重要的物质与能量代谢,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给绿色植物提供18O标记的水,放置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含18O的物质只有释放出来的O2B. 停止光照或提高CO2浓度均可在短时间内使C3含量增加C. 卡尔文用同位

14、素标记法进行了两组实验,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D. 自养生物是专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详解】给绿色植物提供18O标记的水,在叶绿体中分解释放O2 ,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放射性,A错误.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氢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提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短时间内都会使C3含量增加,B正确.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经过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

15、自水,C错误.自养生物是指能够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的生物,D错误.【点睛】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1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松散B.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 骨折时造成的骨细胞死亡也可称为细胞凋亡D.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细胞坏死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衰老和凋亡,考查基本知识识记和通过比较把握知识要点、理解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A错误.衰老细胞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骨折时造成的骨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C错误.细胞坏死不是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