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145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理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 诊治与处理,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1),疫 苗 过敏性 过敏性 过敏性 Arthus 血管性 剥脱性 皮 疹 休 克 紫 癜 反 应 水 肿 皮 炎 脊灰疫苗 + 麻疹疫苗 + + + 百 白 破 + + + 破伤风类 + + + + + 乙肝疫苗 + + + + 甲肝疫苗 + + 流脑疫苗 + + + + + 乙脑疫苗 + + + 狂犬疫苗 + + +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2),疫 苗 无菌 惊 厥 VAPP 精神 多发性 类中毒 重症多 听力 坏死性 类癫痫 胃肠道 化脓 症状 神经炎 反 应 形红斑 减退 筋膜炎 样反应 反 应 脊灰疫苗 + + + 麻

2、疹疫苗 + + 百 白 破 + + + + + 破 类 + + 乙肝疫苗 + 甲肝疫苗 + + + 流脑疫苗 + + 乙脑疫苗 + 狂犬疫苗 + +,(一)副反应中的过敏反应,在预防接种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过敏反应。 据对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文献统计,其中80%左右是接种疫苗后引起的过敏反应。,我国报告常见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 - 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 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紫癜(肾炎) 血管性水肿 其他,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1),疫苗及疫苗中的附加物 - 细胞生长因子(小牛血清、鸡胚细胞疫苗) - 细胞残留碎片(原代细胞、传代细胞) - 培养基异种蛋白 - 其它如抗生素、石

3、碳酸、硫柳汞等防腐 剂,氢氧化铝等吸附剂 - 疫苗稳定剂,明胶(抗明胶IgE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2),机体过敏性体质 - 清除、阻止抗原能力低下(IgA缺陷,易 发生免疫复合物病) - 抗体生成过度(IgE高,多倍至数十倍) - 免疫缺陷(IgA、补体缺乏,Ts细胞功能减退) - 生理效应改变(胆碱酯酶,血清固定组织胺能力低,病毒抗原使组胺释放增高),过敏性皮疹, 近期内有接种史而又排除其它原因的皮疹。皮疹可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多少不一,在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症状和后果。 常见的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皮疹,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俗称 “风疹块”。 荨麻疹发生眼睑或结合膜可妨碍视觉; 发

4、生视神经周围可导致视力减退或复视,甚至一过性失明; 发生在尿道可致尿闭; 发生在呼吸道可出现喉头水肿、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也可引起心悸、心率加快、心率紊乱心电图异常; 发生在胃肠道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过敏性皮疹常见类型,常见类型 荨麻疹 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大疱型多形红斑,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 发生在体表者,一般先有皮肤潮红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红斑、风疹团。 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红,皮疹周围呈苍白色,压之褪色,边缘不整齐。 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速起速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严重者融合成片,呈大小不等风团,有奇痒,鲜红色。

5、,伴有全身症状的荨麻疹,- 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哮鸣、咽喉 水肿、声音嘶哑、鼻眼症状如鼻塞、 流涕、喷嚏、发痒和结膜充血、流泪、 眼痒 - 有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 有头晕、头痛、抽搐、意识丧失等神经系 统症状。,过敏性皮疹,丘疹性荨麻疹 下肢多见,豆大; 略带纺锤形红色风团样 丘疹; 或淡红色较硬丘疹; 搔抓后成风团样肿大。,过敏性皮疹,丘疹性肢端皮炎 皮疹为针头大至绿豆大不等; 扁平充实性丘疹,暗红、紫红或淡褐色; 皮疹密集,对称分布; 呈播散性,互不融合; 多见于四肢末端及面 部。,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常见于接种后37d,色鲜红或暗红; 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斑丘

6、疹,粟粒样; 可见于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多少不均; 散在发生或融合成片。,过敏性皮疹,单纯麻疹样皮疹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至暗红色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 皮疹密集对称分布; 大斑块样皮疹出现在躯干部; 无科氏斑。,过敏性皮疹,大疱型多形红斑 接种疫苗后68h或24h内注射局部及附近皮肤发生一至数个丘疹,数量不多; 同时并伴发热,少数高热(稽留热); 35d后发疹处出现水疱,疱液淡黄清晰不浑浊是其特点; 有的呈环状排列,群集; 或伴同侧淋巴结肿大; 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皮疹 常在皮肤表面,界限 皮肤深层 清晰、边缘红色隆起 时间 很少持续24小时

7、以上 大多在24小时以上 部位 躯干、面部、四肢等 面部或接种疫苗的 任何部位 肢体 症状 剧痒 烧灼感,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过敏性休克,是由致敏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的症侯群。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血清的麻疹、风疹和乙脑疫苗时可能会发生。属于型变态反应,发生机制,疫苗中的上述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再次遇相似抗原,释放组织胺等细胞活性物质,作用于相应组织和/或细胞而致病。,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1. 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发生(个别 可达12小时,一般不超过4小时) 2. 首先出现全身发痒,随之出现局部或全身广泛性 的红疹或荨麻疹、水肿等皮

8、肤症状; 3. 以后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等, 甚至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导致四肢发 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如 救治不当可致死亡。,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病征演进,时 段 过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 严重性 早期 前兆体征 眩晕、会阴烧灼感、发热、瘙痒 轻度 潮红、荨麻疹、鼻塞、打喷嚏、 轻至中度 流泪、血管神经性水肿 声嘶、恶心、呕吐、胸闷 中至重度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腹痛 中至重度 晚期,有生命 支气管痉挛、喘鸣、虚脱、 重 度 威胁的症状 低血压、脑节律障碍,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比较,血管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习惯用词,实际上没 有

9、证据表明有神经系统参与的一种反应, 其特点是出现急、消退快,消退后不留 痕迹。 注射可溶性抗原(类毒素、抗毒素)以 及使用未经提纯的鸡胚细胞疫苗等时易发 生。,血管性水肿,临床表现 1.注射后不久或最迟于1-2天内发生。 2.注射局部表现为无痛性肿胀,肿胀部位皮 肤发亮、瘙痒、灼热,肿胀范围逐渐扩大, 重者可扩大至整个上肢。 3.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症状和后果。 4.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持久 的损害,消退后不留痕迹。,急性局限性血管性水肿,临床表现 1.急性局限性水肿,除多见于注射部位的 肢体外,也常于皮下组织疏松处,如眼 睑、口唇、肢端等。 2.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

10、3.水肿质软,呈淡红色或较苍白,为不可 凹陷性水肿。,过敏性紫瘢,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 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型变态反应,引起 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出血。 多种抗原均可引起本病,如食物、药物、微生 物、虫咬等,免疫接种也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疫苗以病毒抗原或其中的化学药品作为半抗原刺激机体细胞毒抗体而发生反应。,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一般在接种某些疫苗1-7天在接 种部位发生紫癜。各系统症状不一,大多以 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尚见有其他系统的症 状出现,临床表现 1.皮肤 大小 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双膝关节为多,也可见于双上肢、臀部等处。 皮疹 呈大小不等的

11、红色斑疹、荨麻疹样丘疹,初起时可为淡红色,压之褪色,数小时即成为深紫色红斑中心点状出血或融成片状,稍凸出于皮肤,压之不褪色,少数病例可见出血性疱疹。 反复性 紫癜分批出现,多于1-4周自然消退。部分病例于数日内,甚至数年内反复出现。 其他症状 有时可伴头面部、手足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发热、头痛。,临床表现 2.关节:发生一过性关节痛或红、肿、痛,可呈游走性,以膝、踝、肘、腕关节多见,数日内消失,无关节畸形。 3.消化道:表现为腹痛、呕吐,有时便血。甚至出现肠套叠和肠段坏死。腹痛也可出现于皮肤紫癜以前数日或数周。 4.肾脏损害:发病1周左右出现血尿、蛋白尿,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病例病情迁

12、延转变为呈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 5.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紫癜性肾炎,疫苗接种后发生过敏性紫癜,未进行积极抗过敏治疗或治疗延误,可引起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通常是在紫癜出现后3-4周,或发生在紫癜消退后,有时是在紫癜复发时出现。多在发生过敏性紫癜10-15天发生。 临床症状轻重表现悬殊,轻症可无症状,而仅在病人就诊时临化验可见蛋白尿镜下血尿。 极重型在表现为肾功能短期内恶化,容易死亡。 伴有肾病综合症者可牵延12年发展到肾功能 衰竭。,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皮下多次注射异种血清或类毒素等可溶 性抗原后,过一段时间再注射同样物质 而引起。

13、多见于既往应用抗血清治疗, 接种菌体菌苗和伤寒、霍乱菌苗也偶有 发生。,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临床表现 1.以重复多次注射的病例易于发生。 2.在注射局部发生急性炎症或消退后7-10天重新发生一种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变硬,并有明显红肿,轻者直径5.0cm以上,严重者扩展整个上臂。一般持续3-4天,不留痕迹。 3.个别严重者在注射部位有轻度坏死直至深部组织变硬。 4.最严重者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发生坏死和溃 烂。,剥脱性皮炎, 是疫苗接种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皮肤副反应,与接触性皮炎相似。 若在发生变态反应后,释放的皮肤因子量大而溶酶体少,则表现为接触性皮炎;若两者量都很大则表现

14、为剥脱性皮炎。 我国在接种流脑疫苗、DPT、腮腺炎疫苗、MMR等有报告。,剥脱性皮炎,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1-2周。 2.发病急,常伴畏寒发热、头痛等 3.皮疹可呈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并在此基 础上加重,融合成片,有鳞屑、肥厚,全身弥漫 性红斑水肿,面和手足处更明显。 4.面颈、腋和腹股沟等处常有丘疹、水疱、 糜烂渗液等;,剥脱性皮炎,5.经及时正确治疗,约2周症状减退,全身皮 肤干燥脱屑,呈片状或落叶状脱落;手足处呈手 套或袜套式剥脱,数周后毛发、指(趾)甲也可 逐渐脱落。 6.在疾病过程中,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 分泌物增多,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7.有的患者伴发支气管炎、中毒性肝炎以及 肾脏损害等。,过敏反应的治疗,原则 停用可疑疫苗及与其结构相似的疫苗(药物) 鼓励多喝水或输液,促进体内致敏物质的排泄 应用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 支持疗法,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观察皮疹和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对症治疗 注意护理,过敏反应的治疗,抗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