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011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见 传染病防治知识,主讲人:蒋彬,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传染病的特点,突发性:一些传染病发病具有突然性。 聚集性:时间、空间、人群聚集。 季节性:有些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地区性:有些仅在某些地区流行称地区性。,传染病的一般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2、,如手足口病、皮肤病等。,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点,一、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二、学习生活空间有限。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米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

3、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也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发生与流行的条件。,三、年龄特点 学校里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此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

4、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种介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种类,水痘 麻疹 肺结核 狂犬病 艾滋病 手足口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扁桃体炎 传染性乙型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

5、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尤以515岁患者较多见。本病潜伏期一般8-30天,平均为18天。 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 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 潜伏期一般1-7天,平

6、均为24天。 临床表现:主要有突起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皮肤有瘀斑等。,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

7、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尤以儿童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度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臂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发烧、乏力、食

8、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传染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发挥积极主动性,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到饮食合理、有营养、适时运动、生活规律。 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疫苗和免疫球球蛋白是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 避免与传染源接触。,健康呵护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