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966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耒阳一中历史组 刘少华,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课提纲,课程标准,【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中第15课,教材分三目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两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新文化运动的新的发展阶段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另一方面它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讲授过程中,要把它作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一环,突出其承转作用。 同时,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刻挖掘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延伸其现实意义,达到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目标。,2课程标准:,(

2、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学目标,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 在阅读和分析史料中学会归纳,培养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探究能力;,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 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和寻求真理的品质; 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解放在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的重要作用。,重 点,难 点,4 重点

3、与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突出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说学情】,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因此,除了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样才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启发式,探讨式,发现式,设置问题,引导分析,组织讨论,精讲解惑,获取新知,给出材料,用多媒体 呈现史料,讨论设疑,引导讨论 分析,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学习方法,教学中发挥鼓动性 民主性,提

4、倡学生主体地位 完成教学目标,说方法】,【,教法,学法,讨论合作学习 史料分析与归纳,【说过程】,课前:情景设置问题引导,深化,课中:材料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课后:作业开放 能力延伸,入门,加强,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辜鸿铭,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 沈嘉蔚 1988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设疑引入,3分钟,目的:让学生在品味历史情景与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做好铺垫。,是谁掀起了巨浪?,(二)新课讲授:讨论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不说学生可以说的!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式

5、学习!,讨论核心:新文化运动 出发角度:标志、背景、内容、影响探究 方法:通过教材的阅读,史料的引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学目的,学与方法,25分钟,袁世凯称帝标准像,镜头一:20世纪初中国政治,“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 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镜头二:20世纪初中国思想逆流,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镜头三:20世纪初国民心理,“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高中各科目专题教材课件 专业提供 友情分享,15,以张裕葡萄酿酒公

6、司为例,它是由南洋富商于1892年投资创办。90年代,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镜头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政治,政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备条件),VS,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尊孔复古,民主共和,青年杂志的创办 (新青

7、年),科学与民主,北京大学(为什么?),1915年9月,陈独秀等,2.新文化运动概况,解决途径:图片、材料和 蔡元培办学思想解读北大独特性,【自主学习,分析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教师作问题引导。,通过解读新文化运动前夕反映北大材料,使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然性有所理解。,教学目标:,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兼容并包,重视人才,情景的设置,经典的品读,3.新文化运动

8、的内容,剖析重点进行中,史料、图片、新闻稿、 讨论、思考。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敬告青年,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思考讨论:为什么要提出这口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一个16岁的女子因为自由恋爱,却由于父母嫌贫爱富,女孩选择私奔而被进猪笼事件。就这样为旧道德献出自己的生命!,提问并让学生思考: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思想,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9、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品味经典,设置情景解读新文化和旧文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材料二: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 义研究专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救国的答案。,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材料一:封建卫道士林纾在上海新申报上做小说荆生、 妖梦,肆意诋毁新文化运动,以此维护传统权威。,材料三: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 古文讨厌,欧阳修

10、、韩愈,是什么东西,剖析主题方式:,提供材料,设置情景,合作学习,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2、积极意义: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人们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创造了条件,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3、历史的局限性: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五四运动,12分钟,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在主题上有什么不同,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代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通过利用图片、材料让学生感受

11、历史人物的伟大,“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民主 科学 新文学 新道德,马克思主义,新旧思潮激冲突,青年杂志运动起, 陈李胡鲁做代表,民主科学摇大旗, 十月革命炮声响,马克思主义新时期, 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册。,课堂小结,一首小词总结内容,目的:情感提升或理论升华,教学反思,【,】,不足:经验不足,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布置作业巩固知识,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 措: 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 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 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 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 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 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 但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竟有韩国人宣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抢!,课后作业设计:能力延伸,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端午祭”时韩国妇女制作艾蒿打糕,韩“端午祭”节日灯笼上汉字“端午祭”,以“寻找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为题,请同学们课下探寻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思考其意义或价值,还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等,写一篇小论文。,拓展延伸,谢谢各位评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