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520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学习目标,1.描述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 2.描述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类 一、精神发育迟滞 二、儿童孤独症 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四、儿童情绪障碍,一、精神发育迟滞,(一)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个体发育阶段(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病因,凡在18岁以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各种因素都可成为致病原因 包括: 遗传因素 遗传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颅脑畸形 围产期有害因素 出生后因素,(二)临床表现,智力低

2、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注意缺陷、情绪易激惹、冲动行为、刻板动作、强迫行为 有的患儿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特征 WHO根据智商的不同,境精神发育迟滞分为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912岁正常儿童 语言发育迟滞、语词不丰富、理解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差 学龄前期说话、走路稍晚,上学后接受能力比同学差,年纪越高学习越困难,常中途退学 日常生活能自理,成年后可学会一技之长,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正常儿童 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难以完整表

3、达意思 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动作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 进入小学后,即可发现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同学差,一般在低年级就辍学 成年后经过训练基本可以学会自理生活,但不能够独立生活,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6岁正常儿童 言语及运动功能障碍受损,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语言,不能进行有效交谈,不会计数,不能接受正规学校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缺陷明显 经过训练能学会自己吃饭和基本卫生习惯,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成年后智力水平低于3岁正常儿童 出生时即有明显的先天畸形,不能学会走路、说话,不知躲避危险,不认识亲人及周围环境,以原始性情绪如哭喊、尖叫来表达需求,生活不能够自理,无法接受训

4、练,无防卫能力 常合并严重的脑部损伤,伴有躯体畸形,(二)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教育训练 (2)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 (4)预防,二、儿童孤独症,(一)概述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属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为基本特征的行为症候群。,病因,遗传因素 围产期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 神经内分泌 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早期的行为特征,1.对声音没有反应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2.难以介入同龄人 11.对疼痛不敏感 3.拒绝接受变化 12.缺乏目光对视 4.对

5、环境冷淡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5.鹦鹉学舌 14.不明原因的哭 6.喜欢旋转物品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7.莫名奇妙地发笑 16.拒绝拥抱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8.用动作表达需求,(二)临床表现,1.典型的症状(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主要症状,患儿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不期待甚至拒绝亲情爱抚,没有享受到爱时的愉悦表情,分不清亲疏关系,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不参加集体游戏,不主动接触别人。,(2)言语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与同龄儿童,不会使

6、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仅能说一些单词或简单的语句,但不会使用代词或错用代词。 语调平淡,与当时的情境缺乏联系。 体态语言明显少,模仿语言或刻板语言很常见。,(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动作的行为模式,患儿对某些物件或活动有特别的迷恋。 固执的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若程序被改则表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部分患儿可有重复刻板动作。,2.智能障碍,约半数患儿的智商低于50 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一般操作性智商较语言性智商高 有的患儿对数字的计算或推算,对人名地名的记忆,机械记忆、音乐能力等发育良好甚至超越正常同龄儿童。,3.感知觉障碍,表现迟钝或过敏,4.其他精神和神经症

7、状,约1/3患儿有脑电图异常 1/5有抽动症状,可有恐惧、紧张、惊恐发作、自伤、冲动、违拗、强迫症状,进食或睡眠障碍等问题,(三)治疗,教育训练为治疗首选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一)概述 又称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病因,遗传因素 神经递质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异常 神经发育异常 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社会因素,(二)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 本病最主要的基本症状 表现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做事往往有始无终,或不断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忘记日常

8、的安排。,2.活动过多和冲动,过分不安和(或)小动作多,做事不考虑后果,行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惹,3.学习困难,因为注意缺陷和多动,学习效率差,成绩不佳,4.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患儿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等发育较差,伴语言发育迟缓、语音表达能力差、智力低下等问题,5.品行障碍,约半数存在品行障碍,攻击性、不符社会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说谎、逃学、对抗、好打架斗殴等,(三)治疗,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针对父母的教育训练,四、儿童情绪障碍,(一)概述 是指特发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强迫、抑郁以及转换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患者自身感到痛苦或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病

9、程多呈短暂性。,(二)临床表现,1.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指儿童与他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母亲,也可是祖母等。 大多6岁前起病,表现为过分担心依恋对象会一去不回;或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自己会走失掉等;或害怕因分离而不想或拒绝上学,每次分离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2.儿童社交恐惧症,表现为持续地紧张不安,过分害羞、尴尬,对自己的行为过分的关注,或进入新环境时感到痛苦和身体不适,出现哭闹、不语、退缩,继发社交性回避行为,但与家人或熟悉者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精神发育迟滞 1.生活、安全与生理方面的护理 提供安全的环境 保

10、证营养供给和充足睡眠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2.症状护理,重度、极重度患儿 言语障碍患者 记忆障碍患者 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自伤自残患儿,3.心理护理,主要是宣传教育,4.健康教育,重点针对家长与老师,二、孤独症患儿的护理,1.生活、安全及心理护理(同精神发育迟滞) 2.社会功能训练 语言能力训练 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 3.健康教育,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的护理,1.安全和生活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2.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健康教育:集体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四、儿童情绪障碍的护理,1.以耐心、关爱、同情及温和的态度接触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与患儿交朋友 2.消除导致孩子出现异常情绪的人为因素 3.严格执行各项医嘱、督促服药,协助医生开展各项心理行为治疗 4.培养健康开朗、独立自信的性格,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育方式,宣传儿童精神卫生知识 5.健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