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507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应急预案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事故应急救援 与应急预案,背景 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国外 1976 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30人死亡,22万人紧急疏散) 1984 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 1984 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恶性中毒事故(2500中毒死亡,20余万人受伤多数失明,67万人受到影响) 198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31人死亡,13.5万人紧急疏散,累计受害人员达900万人),第一节 概述,国内 1995年 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15人死亡,800多人受伤,财产损失2亿多) 1997 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亿多)

2、2003.12.23 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特大井喷事故(243人死亡,10万多人紧急疏散) 2004.4.16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露爆炸事故(9人死亡,15万人紧急疏散) 2005.2.14,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14人死亡,30名矿工受伤),2003年特别重大事故统计资料 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18人。 煤矿7起、360人; 非煤矿山1起、237人; 烟花爆竹2起、死亡72人; 消防火灾1起、33人; 道路交通2起、64人; 水上交通1起、52人。,表1 近年来我国工矿企业重大、特大事故情况,目前

3、我国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叉 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 应急装备数量不足,技术力量落后 应急法制不健全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1.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定义及目标 ()基本概念 应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计划):是针对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识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应急人员及装备、救援行动等预防做的安排。 辨识与评

4、价的对象: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程度。 应急人员及装备:机构职责,人员安排,技术,设备设施,应急物质等等。,()应急预案的总目标 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 事故一旦发生,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系统的60%。,1.2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1.2.1重大事故应急的基本特点及目标 重大事故应急的基本特点 应急的突发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公共安全后果(影响)易产生谇变、激化与放大,引发应急扩大,应急体系的总目标 控制事态发展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恢复正常状态 或 减灾、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1.2.3 应急

5、预案的重要作用,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响应基础; 当发生重大事故,影响范围大时,有利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1.2.2应急救援重要性 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或灾害蔓延和减缓危害后果的有力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 应急救援系统:机构;预案;演习;行动; 清除与净化;恢复 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县、市、省、区域、国家,1.2.4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内容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计划(或称预案); 应急培训和演习; 应急救援行动; 现场清除与净

6、化; 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1.2.5 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价 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 设计行动战术和程序 制定训练和演习计划 制定专项应急计划 制定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1.3 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7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3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68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7、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求: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十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

8、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五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第五十二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措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

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 。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1.4 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和任务 1.4.1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预防工作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事故应急救援又是

10、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靠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损失 。,1.4.2事故救援任务 立即抢救受害人员 迅速控制危险源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5 事故应急管理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往往是重叠,但都有自己独立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一阶段内容的一部分。,2.1.1美国应急预案体系,2.1美国应急预案介绍,二 、国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简介,2.1.2美国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2.2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2.2.1英国以外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部门,2.

11、 1美国应急预案介绍 2.1.1美国应急预案体系,二 、国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简介,2.1.2美国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2.1.3美国应急预案信息传递程序,2.2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示意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系统响应程序图,事故应急预案的分级级别图,.应急预案的分级,三 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基本要素,.2 应急预案的分类,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不同的层次) ,应急预案可分为下列4种类型: (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2)应急响应预案(又称专项预案) (3)互助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预案 县级以上政府机构、具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除单项事故应急预案外,必需制定重大事故应

12、急管理预案。,(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的关键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评价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应急预案的维护,3.3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3.3.1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3.3.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风险评价基础

13、之上的。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3.3.3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反应。,3.3.4 应急设备与设施,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

14、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3.3.5 评价能力与资源 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 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描述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3.3.6 保护措施程序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15、; 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 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3.3.7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 描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3.3.8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 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描述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 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3.3.9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培训、演练计

16、划; 描述定期检查应急计划的情况; 描述通讯系统检测频度和程度; 描述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并评价其效果;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3.3.10 应急计划的维护 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计划的方法 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四、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级文件 计划(总预案) 二级文件 程序 三级文件 说明书 四级文件 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完整的应急计划文件体系的内容,二级文件 程序,一级文件 总预案,三级文件 说明书,四级文件 应急行动记录,管理政策、预案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 覆盖准备、应急、恢复及训练各阶段和各部门,具体行动目的和范围,指南,流程表及具体描述,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程序中特定细节及行动的说明,责任及任务说明 设备使用说明等,行动期间通讯、人员出入现场、 政府报告、监测数据等,(一)企业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现场应急预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