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61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1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课件(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饮食文化,一、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二、 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一)从烹饪方式和艺术上来说: 1.大约在1万至4万年前,石烹法,这是最原始的烹调方法。,2.夏、商、周三代到秦统一中国,铜制炊具,油烹法。(炸、炒等),3.汉代铁器逐渐取代铜器,已掌握了炖、煮、炒、煎、酱、腌等烹调方法。,4.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烹饪方法。 例子:枇杷 镇咳祛痰 润肺生津,栗子 (味甘、性温。能补肾强腰,益脾胃,止泻。),5.唐宋时期,讲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强化了

2、饮食文化的审美性质。,6.明清时期,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征 典型代表:满汉全席,100年前,前清时代,广州市的贵联升酒馆制作满汉全席最有名。,满 汉 全 席 简 介,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 乾隆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

3、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满 汉 全 席 分 类, 满汉全席(一)-蒙古亲藩宴 满汉全席(二)-廷臣宴 满汉全席(三)-万寿宴 满汉全席(四)-千叟宴 满汉全席(五)-九白宴 满汉全席(六)-节令宴,蒙 古 亲 藩 宴,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于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 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茶台茗叙 :古乐伴奏-满汉侍女敬献白玉奶茶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

4、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御菜三品:

5、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三、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 2.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独具特色。 3.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的秉承性和发展性 “以

6、足民食,以食为天”全民重视 开放性饮食文化一直存在,2.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1)果腹层: 构成:广大最底层民众 特点:粗茶淡饭,糠菜半年粮,浊酒一碗溢酣畅。,(2)小康层 构成:城市一般民众,农村中的中小地主 特点:初具文化色彩 食品质朴可口,逢年过节铺张一点“打牙祭”,(3)富家层: 构成:中等官僚、富商 特点:从倾心关注外部世界到讲究饮食艺术 饮食别致、格调高雅、菜品美味,(4)贵族层:钟鸣鼎食 构成:名望贵族 特点:贵族气派,鲜明的私家风格 ,厚重的文化氛围,例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茄鲞 ” 凤姐 “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剥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弄香

7、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放,外加糟油一拌,盛在陶罐子里封严,要吃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5)宫廷层: 构成:皇族 特点:华贵尊荣、威风八面的皇家气派 注重“祖宗之制”和“家法”,礼仪与程式化,“可以说皇帝是没有自由的,他们一切都遵从祖宗的遗制,公式化的度过时光” 食在宫廷,3.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4.八大菜系 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菜系拟人化,苏浙菜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鲁皖菜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 粤闽菜风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1)鲁菜,地理条件: 胶东半岛,沿海一带盛产海产品,内地的家

8、畜、家禽以及菜、果、淡水鱼等品种繁多,分布很广。 菜系组成: 济南菜:济南、德州、泰安一带的菜肴 胶东菜:福山,包括青岛、烟台一带的菜肴。,总体特色: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以咸、鲜为特色。 代表:糖醋鲤鱼、德州扒鸡、葱烧海参、油爆海螺、九转大肠、爆双脆,鲁菜糖醋黄河鲤鱼,鲁菜九转大肠,九转大肠,创始人:清光绪年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 方法:猪大肠经洗刷后,加香料用开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段,加酱油、糖、香料等调味,德州扒鸡,最初由德州“德顺斋”创制。 清朝光绪年间,该店用重1000克左右的壮嫩鸡,先经过油炸至金黄色,然后加口蘑、上等酱油、丁香 、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和饴糖等调料精致而成。,油爆双

9、脆,葱烧海参,“葱烧海参”,经过烧制,海参色呈红亮;在制作海参的“香”味上,注重烧好、用好葱油,使之葱香不断,浓烈诱人;在“味”道上,口味奇佳,葱味浓香,更增加了食疗保健功能;在造“型”上,不断创新,非常美观。,(2)川菜,地理条件: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为川菜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历史传承: 源于古巴国、蜀国,春秋至秦为启蒙期,西汉两晋初具轮廓,唐宋发展迅速,明末清初进一步发展,晚清正式形成,菜系组成:成都风味 重庆风味 川菜特点:注重调味 、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川菜讲究汤的制作及使用,代表菜: 宫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灯影牛肉、酸菜鱼、水煮牛肉、怪味鸡,宫保鸡丁,

10、麻婆豆腐,麻婆豆腐,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约100多年。当时,成都北郊的万福桥边有一家专供行人吃饭歇脚的小店,店主人是位脸上有几颗麻点的妇女,因为她丈夫姓陈,人们都称她为陈麻婆。,夫妻肺片,来至三国饮食文化,龙抄手,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韩包子,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 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老城隍传统锅盔,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川北凉粉,二姐兔丁

11、,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担担面,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毛血旺,重庆城西沙坪坝有一古镇,名磁器口。 “毛”是重庆方言,就是粗糙,马虎的意思。,(3)徽菜,构成: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 特点: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 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 代表菜品: “火腿炖甲鱼”(视频) “无为熏鸭 ”,徽菜无为熏鸭(先

12、熏后卤),(4)闽菜,地理环境: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 代表菜:福州、泉州、厦门 特点: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 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 代表菜:“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等,闽菜佛跳墙 (视频),清朝末年,福州扬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请布政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荤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闽菜佛跳墙,(5)苏菜,构成:苏州、扬州、南京、镇江 特点: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烹调技艺:炖、焖、烧、煨、炒而著称。 代表菜

13、:“清炖狮子头”、“松鼠桂鱼“盐水鸭”等。,清炖狮子头,(6)湘菜,构成: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的菜肴 特点: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 著名菜肴品种:“东安子鸡”、“麻辣子鸡”,东安子鸡,(7)粤菜,代表地:广州、潮州、东江 特点: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 著名菜品:“五蛇羹”、“盐焗鸡”、“蚝油牛肉”、“烤乳猪等,(8)浙菜,代表地: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 特点:浙江盛产鱼虾,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 烹调技法:

14、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代表菜:“西湖醋鱼”、“生爆蟮片”、“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干菜焖肉”、“大汤黄鱼,西湖醋鱼,4.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宗教性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回族古兰经穆斯林 忌吃猪肉,四、中国饮食文化的文化功能,(一)饮食成礼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1.宴饮礼仪 (等级人伦) 主人按照礼宾次序排定席位,宾客分别在指定的位置上落座就餐。,总体来说: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2. 古代食仪 饭、菜的食用上有严格的规定: “凡王之馈,食用

15、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饮茶讲究:“一杯为品,二杯解渴,三杯为饮大驴” 以酒成礼:根据尊卑次序饮酒,并有晚辈为之进酒,酒桌歌谣,感情铁不铁? 铁! 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 深! 那就不怕打吊针!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 这样同志党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 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 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 酒厂厂长让你当!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二)孕和产灵 饮食文化:饮食、饮食心态、美器与礼仪、食享与食用、文学艺术、诗词歌赋 饮食文化(精美情礼)(视频),1.菜名大演绎,(1)取形寓意、雅致高洁的植物类喻体 “岁寒三友”:松、竹、梅。 如“青松豆腐、竹节肥肠、寒梅傲雪 (2)动静融合、风情万种的动物类喻体 菜名中最常用的动物喻体是“鸳鸯” 如“糖醋鸳鸯”(主料为猪里脊肉和鸡脯肉),(3)源远流长、底蕴涌动的神异类喻体 “龙”、“凤”菜:“龙凤呈祥”(鳗鱼或蛇炖鸡),“游龙戏凤”(鱿鱼炒鸡片),“玉宫藏龙”(泥鳅烧豆腐)。,有趣的菜名,母子相会:黄豆炒豆芽! 雪山飞狐:炸虾片(白色),上面有几个很小的炸虾皮!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