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48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水渗湿药,本类药物多为甘淡渗利、苦寒降泄之品,主入膀胱、脾、肾经。主要用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证、黄疸、湿温等证。,利水渗湿之品,易伤阴液,阴虚者当慎用。,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的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Drugs for Inducing Diuresis and Excreting Dampness,使用注意:,是使用具有清热和利水功能的药物, 以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祛湿法之一。是用甘淡渗湿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是通过补脾气 以消除内湿的方法。,Concepts,本节药物味甘淡,性平或微寒,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2、,以及泄泻、痰饮等证。,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淡渗利湿消肿,味甘补益心脾,药性平和,利水不伤正,补而不峻猛,为平补平泻之品。为脾虚湿停所引起的水肿、痰饮、泄泻等证之要药。兼有健脾宁心安神之功。,茯苓Poria,炮制:,茯苓皮功专行皮肤水湿; 赤茯苓有清热利湿作用; 白茯苓健脾之功偏长; 茯神专用于宁心安神。,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的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配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如归脾汤。,功效与临床应用,利水渗湿,治脾虚湿停,水肿,小便不利,如五苓散。,健脾,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消瘦便溏,如四君子汤。,安神,淡渗利湿,味甘益脾,微寒清热,药性平和,不腻不烈,为清补利湿之品,凡水肿、泄泻、湿痹、

3、肺痈均为适宜。,薏苡仁Coix Seed,治肺痈咳吐脓痰,如苇茎汤。 治青年扁平疣,煮粥服。,功效与临床应用,利水渗湿,健脾,治水湿内停,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治脾虚泄泻,食少纳呆,配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止泻药同用,如参苓白术散。,除痹,治湿热痹症,关节红肿热痛,如四妙散。,清热排脓,甘淡渗利,利水消肿功近茯苓而力过之,但无补益之功,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属气虚阳虚者,常配补气温阳药,以标本兼顾。,猪苓Umbellate Pore-Fungus,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等腐根上。,甘淡渗利,性寒清降,能渗利水湿以消肿,又善清降相火而除虚热,凡水肿胀满、热淋涩痛及阴虚发热等证

4、均为常用。,泽泻 Oriental Water Plantain Rhizom,治湿热下注引起的淋痛、带下,配黄柏、通草、车前子等清热利湿药。 治肾阴不足,阴虚发热,盗汗骨蒸,配熟地、山药、山萸肉等,以滋阴降火,如六味地黄丸。,利水渗湿,治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配猪苓、茯苓、苍术等同用。,泄热,功效与临床应用,又能利湿退黄抑制蛋白质排泄,治肾炎、糖尿病。,均能利水消肿。,冬瓜皮性微寒,以水肿偏有热者为宜。,玉米须,冬瓜皮、玉米须、葫芦,清热利水,凉血止血。,泽漆,主治功力与大戟同而稍缓和。有毒。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外敷治癣疮,刺激性较大。,蝼蛄,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配海金

5、沙、石苇治石淋。,荠菜,本节药物多苦寒,或甘寒而寒性较著,尤能清利下焦湿热,长于利尿通淋,多用治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甘寒滑利,清降下行,能清利下焦湿热之邪而利尿通淋,适于湿热水肿、淋痛、泄泻等证。又能清泄肺肝,止咳明目,治肺热咳嗽及肝热目赤等证。,车前子Plantain Seed,布包入煎剂,治肺热咳嗽,痰黄粘稠,配黄芩、瓜蒌、桔梗、杏仁等清热化痰药。,利尿通淋,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等。 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栀子、木通、萹蓄等药。如八正散。,渗湿止泻,治暑湿泄泻,配白术、茯苓、泽泻等药,以利小便实大便。,清肝明目,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6、配龙胆草、菊花等。 若肝肾阴虚,目暗不明,配菟丝子、地黄等药。,清肺化痰,功效与临床应用,滑石Talc,甘淡渗利,性寒清热,质滑利窍,主清膀胱湿热之邪而利水通淋、排石止痛,为热淋、石淋常用之品。甘寒清利,又能解暑,治暑热烦渴。,治湿疮、湿疹、痱子,研末外用。,清热通淋,治膀胱湿热,小便淋痛,配木通、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治石淋,配海金沙、金钱草等通淋排石药。,清解暑热,治外感暑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配甘草,如六一散。,收湿敛疮,功效与临床应用,苦寒清利,善降心火,利尿通淋,使实火、湿热之邪由小便而解,适于心经火盛,心烦尿赤。兼能通利乳脉,有催奶下乳的作用。,木通Manchurian Ar

7、istolochia Stem,马兜铃科关木通,木通科白木通、三叶木通、木通,治妇女产后乳脉郁滞,乳汁不下,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通经下乳药。,利尿通淋,治膀胱湿热,小便淋痛,配栀子、车前子、滑石等利尿通淋药。 治心经火盛,口舌生疮,心烦尿赤,配竹叶、甘草、生地同用,如导赤散。,通经下乳,功效与临床应用,孕妇慎用,通利血脉关节,甘淡渗利,微寒清热,能引热下行而通淋,通达乳脉而下乳。故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作用,适于热淋及乳汁不下等证。,通草Ricepaper Pith,通草通乳之功与木通相似, 但利水清热之力则不及木通。,萹蓄清膀胱湿热,适用于小便短黄之湿热交阻者,兼能杀虫止痒,又治虫积腹痛及湿

8、疹阴痒。,均能清热利尿通淋, 用治湿热淋证,常相须为用。,瞿麦利小肠而导热,适用于小便灼痛或尿血之热重于湿者,并能活血通经,还可用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孕妇忌用。,瞿麦与萹蓄,治皮肤风疹,湿疮,周身瘙痒等证。内服或外洗。,地肤子,清热利湿,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等。,止痒,多用于石淋;布包入煎。,都能利水通淋,用治热淋、石淋、血淋。,多用于血淋、湿热淋,并能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又治肺热咳嗽、血热出血证。,海金沙与石苇,海金沙,石苇,治小儿夜啼,心烦不眠,单煎或配竹叶、蝉蜕等。,灯心草,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配木通、栀子、滑石等同用。,清心除烦,萆薢Yam Rhix

9、ome,苦降下行,善走下焦,分利清浊,适于湿浊下注所致的淋浊、带下及风湿痹证。,“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尤次”,Bixie,治风湿痹证,配苍术、苡仁、牛膝等同用。,利湿去浊,治小便白浊,或如膏脂,配乌药、石菖蒲、益智仁同用,如萆薢分清饮。,祛风除湿,功效与临床应用,本节药物多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利湿、利胆退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证。,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治寒湿黄疸,色黄晦暗(阴黄证)配附子、干姜,如茵陈四逆汤。,茵陈蒿Oriental Wormwood,苦寒清降,渗利小便,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要药。其性微寒不峻,适当配伍不论阳黄、阴黄均为常用。,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湿热

10、黄疸,热偏盛者,配大黄、栀子,如茵陈蒿汤。 湿偏盛者,配泽泻、猪苓、茯苓, 如茵陈五苓散。,治,甘淡渗利,咸以软坚,微寒清热,能清利湿热之邪,通淋退黄疸,尤以软坚排石为其所长。故为热淋、石淋、湿热黄疸及肝胆结石常用之品。,金钱草Lysimachia,治疮痈肿毒,及毒蛇咬伤,内服外敷均可。,除湿退黄,治肝胆湿热发黄,配茵陈、郁金、栀子等。 治肝胆结石,配郁金、柴胡、枳实、茵陈等药,以利胆排石。,利尿通淋,治砂、石淋,单用代茶饮。或与海金砂、鸡内金等同用,合称三金。,解毒消肿,功效与临床应用,品种来源,大金钱草 报春花科 过路黄(正品),广金钱草 豆科,江苏金钱草 唇形科 连钱草,小金钱草 旋复花科 马蹄金,有抗菌、 抗病毒作用,虎杖,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治湿热黄疸单用煎服。 治烧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等可外用。,现代研究:,适用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烫火伤。,两者皆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适用于肺痈、肠痈、湿疹等,并能活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地耳草与垂盆草,藤黄科(田基黄 ),景天科,地耳草,垂盆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