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22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用辅料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中药炮制用辅料,制剂辅料必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 响主要的释放、吸收何含量测定等。 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能起到增强主药疗效、降低主药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液体辅料,固体辅料,辅料种类,第一节 液体辅料,一、酒,(一) 历史简介 (二)分类 用以制药的酒有黄酒、白酒两大类。 黄酒:含乙醇15%-20%,相对密度约0.98,一般为棕黄色透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 白酒:含乙醇50%-70%,相对密度约0.82-0.92,一般为无色澄明液 体,气味醇香特异,而有较强的刺激性。,(三)性质和作用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

2、矫味。生物碱及盐类、苷类、鞣质、苦味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等易溶。 药物经酒制后,有助于有效部分的溶出而提高疗效。 酒制时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含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臭矫味。 浸药多用白酒,炙药多用黄酒。,(四)质量要求 应澄明,无沉淀或杂质,具有酒特有的香气和味, 不应有发醇、酸败、异味,含醇量应符合标示浓度。 (五)酒制的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3、矫臭矫味 (六)适用范围及用量 酒多用作炙、蒸、煮等炮制方法的辅料, 多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类药物,以及动物类药物。,(七)应用实例,(1)酒大黄 【炮制方法】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

3、,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晒去碎屑。 大黄片或块每100kg用黄酒10kg 【炮制作用】酒炙后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以清焦实热为主。,大黄,(1)熟大黄 【炮制方法】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拌匀,闷约12小时至酒被吸尽,装入炖药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约2432小时,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 大黄片或块每100kg用黄酒30kg 【炮制作用】经酒蒸后,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活血化瘀之功增强。,二、醋,(一)历史简介 目前醋制方法以醋炙(炒)、醋蒸、醋煮为主。 (二)分类 醋分为米醋、麦醋、曲醋、化学醋等多种。 醋是由

4、米、麦、高粱以及酒糟等配制而成,主要成分为醋酸,约占4%-6%,尚含维生素、琥珀酸、草酸、山梨糖、乙酸、高级醇、醛等。,(三)性质和作用 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气、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臭矫味的作用。 醋具有酸性,能使药物中含有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强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提高疗效。 醋具有杀菌防腐作用,能在30分钟内杀死化脓性细菌 醋能使某些药物的毒性降低而有解毒作用。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无臭气的盐,顾客出去药物的腥膻气味。,(四)质量要求,醋应澄明,不浑浊,无浮悬物及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 具醋特异气味,无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5、醋中不得检出游离酸,防止用硫酸、硝酸、盐酸等矿物酸来制造食醋,总酸量不得低于3.5%。,(五)醋制的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的作用 3、矫臭矫味 4、使药材质地酥脆,利于粉碎 (六)适用范围及用量 多用作炙、蒸、煮等炮制方法的辅料, 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三、蜂蜜,(一)历史简介 (二)分类 蜂蜜的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醋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 (三)性质和作用 蜂蜜味甘,性平,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的功效。,(四)质量要求 蜂蜜应是半透

6、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气芳香,味极甜,不得有不良异味; 室温(25)时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不得含有淀粉和糊精,水分不得超过25%,蔗糖不得超过8%。,(五)蜜制的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3、缓和药性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六)适用范围及用量 蜜制法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四、食盐水,(一)历史简介 (二)分类 (三)性质和作用 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改变性能,增强作用。 (四)质量要求 应为白色,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物,无苦味、涩味,无异臭。,(五)盐制的目的 1、引药下行,增

7、强疗效 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3、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六)适用范围及用量 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利尿何泻相火的药物,五、生姜汁,生姜汁为取姜科植物鲜姜的根茎,经捣碎取汁;或用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白色液体。 (一)历史简介 (二)分类 姜汁的制备方法: 1、捣汁 2、煮汁,(三)性质和作用,生姜味辛,性温。姜汁有香气,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药物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四)质量要求,(五)姜制的目的 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六)适用范围及用量 姜制法多用于袪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六、甘草汁,甘草

8、汁为甘草饮片水煎去渣而得的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 (一)历史简介 (二)性质和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 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药性缓和,毒性降低。 甘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七、黑豆汁,黑豆汁为黑豆加适量水煮熬去渣而得黑色混浊液体。 (一)历史简介 (二)性质和作用 黑豆甜甘,性平,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 药物经黑豆汁制后疗效增强,毒性或副作用等降低。 (三)黑豆汁制的目的 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四)适用范围及用量 常以黑豆汁制的药物有何首乌等。每100kg药物用黑豆10kg。,八、米泔水,米泔水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

9、的灰白色混浊液体,其中含少量淀粉和维生素等,也称“米二泔”。本品易酸败发酵,应临用时收集。 (一)历史简介 (二)性质和作用 味甘,性凉,无毒,能益气、除烦、止渴、解毒。本品对油脂有吸附作用,常用于浸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以除去部分油质,降低药物的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 (三)米泔水制的目的 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九、胆汁,胆汁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黏性,有特异性臭气。 (一)分类 (二)性质和作用 味苦,性大寒,能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与药物共制后,能降低药物的毒性、燥性,增强疗效。 (三)胆汁制的目的 1、增强药物疗效 2、改变药性,扩大药物使用

10、范围,十、油脂,(一)分类 (二)性质和作用 1、麻油 2、羊脂油 (三)质量要求 麻油凡混入杂质或酸败者不可用。 羊脂油为白色油腻、不规则的块状物,无酸败异味。 (四)油制的目的 1、增强疗效 2、利于药物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第二节 固体辅料,(一)分类 (二)性质和作用 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与药物共制,可增强药物功能,降低刺激性和毒性。 米炒时,利用米的润燥作用,来缓和药物的燥性。 米炒后可产生焦香气,同时借米谷之气,能增强某些药物的健脾和中作用。 米含淀粉,炒时能使昆虫类药物的毒性成分因受热而部分升华散失,部分被米吸附,毒性降低。,一、稻米,(三)适用

11、范围及用量 米炒多用于炮制某些补益脾胃药和某些有毒性的昆虫类药物。 (四)米炒的目的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 2、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二、白矾,白矾又称明矾,经加工提炼制成的块状结晶体,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有玻璃样色泽,质硬脆易碎,味微酸而涩,易溶于水。 (一)性质和作用 白矾味酸,性寒,能解毒、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与药物共制后,可防止药物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三、豆腐,(一)性质和作用 味甘,性凉,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具有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与药物共制可降低药物毒性,除去污物。 (二)豆腐制的目的 1、降低毒性 2、洁净药物,四、土,(一)性质和作用

12、 味辛,性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疗效。 (二)土炒的目的 能增强药物的补脾止泻功能,五、麦麸,(一)分类 1、净麸(清麸) 2、米麸(糖麸) (二)性质和作用 性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除去药物的不快气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六、蛤粉,(一)性质和作用 蛤粉味咸,性寒,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 (二)蛤粉炒的目的 改变药物性能,或使药物质地变得酥脆,或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及矫味。,七、滑石粉,(一)性质和作用 味甘,性寒,能利尿,清热,解暑。中药炮制用滑石粉做中间传热

13、体拌炒药物,使药物受热均匀。 (二)滑石粉炒的目的 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 2、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利于药物安全和服用方便,八、河砂,(一)性质和作用 做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主要是因为其传热快,受热均匀,可使坚硬的药物经砂炒后质地变松脆,以便粉碎和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另外,烫炒还可破坏药物毒性,矫臭矫味,且易于除去非药用部分。 (二)适用范围及用量 用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四)目的 1、增强疗效 2、缓和药性 3、矫臭矫味 (五)适用范围及用量 常用于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九、朱砂,(一)性质和作用 性味甘、微寒,具有镇静、安神、解毒等功效。 (二)炮制目的 增强药物的宁心安神作用。,第三节 炮制辅料中存在的问题,一、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二、炮制辅料的作用机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