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10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分析2(第二军医大学)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及其制剂分析2,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单味制剂,直接选取单一药味进行鉴别。中药复方制剂,应按照君、臣、佐、使,依次选择药味。 当药味较多时,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进行鉴别研究。 凡有原粉入药者,应该作显微鉴别。 原则上处方中的每一药味均应进行鉴别研究,选择尽量多的药味制订在标准中,但最少也要超过处方的1/3药味。,二、鉴别试验,鉴定有临床疗效的已知成分,黄连 小檗碱(抗菌消炎) 麻黄 麻黄碱(支气管哮喘) 乌头 乌

2、头碱(毒性) 洋地黄 强心苷(强心)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镇痛),选择原则,应选有专属性的特征进行鉴别 多来源的药材应选择共有的特征进行鉴别,显微鉴别(含生药粉制剂),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 快速,简便,覆盖面大,色谱鉴别,TLC法应用最多 (Rf、颜色、荧光) GC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 HPLC法常与含量测定同时进行,阴、阳对照法,阳性对照 将要鉴别的药材按制剂 工艺处理,再按鉴别方 法提取的溶液,阴性对照 把制剂中要鉴别的药材 除去,用剩下的各味药 按制剂工艺处理,再按 鉴别方法提取的溶液,处方 牛黄10g 朱砂60g 黄连200g 黄芩120g 栀子120g 郁金80g 方药分析 牛

3、黄清热解毒药,主含胆酸类成分 黄连清热燥湿药,主要为小檗碱 黄芩清热燥湿药,主要为黄酮类 栀子清热泻火药,主含栀子甙 朱砂安神药,主含硫化汞(HgS) 郁金活血去瘀药,主含挥发油,示例 万氏牛黄清心丸,黄芩甙,供试品,黄芩空白,栀子甙,供试品,栀子空白,中药指纹图谱,定义:运用现代分析技术表征和评价具有代表性中药化学成分群信息。 “现代分析技术”:光谱、色谱、波谱、联用技术,以及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等。 “中药化学成分群”:药材、饮片、中药提取物和成药中与药理活性相关的,由次生代谢产物组成的化合物群。 “代表性”:中药化学成分群信息须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数。,国外应用情况,美国FDA允许草药

4、类食品添加剂申报中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谱。 WHO在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规定若活性成分不明,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证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欧共体在草药质量评价的指南中指出,单靠测定某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是不够的。 国际上基本认可,草药色谱指纹图谱可以提供复杂成分的定性甚至定量信息,考察生产中的影响,控制产品的一致性。,色谱指纹图谱的基本属性,模糊性 强调分析、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而不是完全相同。,是一种综合的、量化的色谱鉴别手段。,整体性 将指纹图谱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比较它的综合特征以达到鉴别的目的。,系统性:指图谱所反映的化学成分全部信息,其中包括中药有效部位所含主要成分的种类,或指标成分的全部

5、。 特征性:指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将有助于特征区分中药的真伪与优劣。 稳定性:在规定的方法与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应能作出相同的指纹图谱。,指纹图谱的制定原则,中药材 预处理,中药液相色谱 分析条件,分离,指纹图谱,调整色谱条件,N,1.计算机辅助指纹图谱评价 2.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指纹图谱平台流程,中药指纹图谱工作站软件,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 主要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等 芒果苷和新芒果苷是其清热作用 的有效成分,示例:知母的指纹图谱研究

6、,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填料,C18-ODS柱(5m,4.6250mm,大连依利特);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A相为乙腈,B相为25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0);流速:1.0ml/min,运行时间60min,检测波长257nm,柱温为25。 梯度程序:,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 药材粉末0.2g 80%甲醇25ml 超声20min,过滤,残渣,80%甲醇25ml,滤液,过滤,超声20min,滤液,合并滤液,挥干,甲醇定容至25ml,不同产地知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杂质检查,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

7、) 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GC法,(一)水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外来杂质),总灰分的测定(生理灰分+外来杂质),(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三)重金属的测定,(四)残留农药,有机氯类: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艾氏剂 有机磷类:磷酸酯类(敌敌畏、敌百虫)、硫代磷酸酯类(对硫磷)、磷酰胺及硫代磷酰胺(甲胺磷) 氨基甲酸酯类:萘基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涕灭威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残的特性,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 种植药材中农药残留量较高,而野生药材中仅有痕量检出 中成药中农药残留量一般较低 同一地区的同种药材、同一药材的不同部位

8、农药残留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不易发生急性中毒事件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率较低,残留量也低,薄层色谱法 薄层酶抑制法-利用某些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且酶的基质(-醋酸萘酯)水解产物能与特定显色剂结合呈紫色反应原理,在已有农药展层的薄层板上,其农药斑点部位因酶的活性被抑制,基质不被水解,不引起呈色反应,能在薄层板上衬出无色斑点,根据斑点大小,经扫描测定残留量。,展开前,展开后,1 2,1 2,气相色谱法 提取: 1、有机溶剂 + 硅藻土或Flori硅土柱纯化 2、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色谱柱:毛细管柱,多以硅氧烷类为固定液, 如OV-17,OV-21,SE-30,SE-54等

9、 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ChP2010一部附录IX Q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SE-54(30m 0.32mm 0.25um)或DB-1701,63Ni-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300;不分流进样;程序升温:初始100,每分钟10升至220,每分钟8升至250,保持10分钟。 理论塔板数按-BHC峰计算,不低于106,分离度应大于1.5。,ChP2010一部附录IX Q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混合对照品溶液:BHC(、-BHC),DDT(PP-DDE、PP-DDD、OP-DDT、PP-DDT),五氯硝基苯

10、(PCNB),溶剂为石油醚(60-90); 供试品溶液制备:药材、中药制剂 进样量:1ul 按外标法计算9种农药残留量。 0.2 g/g ; 0.1 g/g,针对农残的对策,抗虫药材品种的选育 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的使用 科学种植中药材,科学使用农药 采收、加工、包装、贮存 药材种植环境的选择 降低土壤农药残留本底 加强绿色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测定项目的选定原则,1 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2 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 3 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 4 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6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11、 7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浸出物含量,(一)化学分析法,重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特点 A、准确度、精密度高 B、抗干扰能力差,(二)分光光度法,UV法 比色法,特点 A、灵敏度高 B、简便、快速 C、精密度稍低 D、干扰多,(三)薄层扫描法(TLCS),测定薄层板上斑点对单色光的吸 收或反射的强度而进行定量的方法,特点 A、分离效果好 B、适用于无法用UV、HPLC 法测定的组分 C、准确度、精密度低于HPLC,1、选择测定条件,(1)薄层色谱条件,分离好 不拖尾,(2)检测方法,吸收测定法 荧光测定法,反射法 透射法,(3)扫描方式,单波长 双波长,线性扫描法 锯齿扫描法,外标法,(4)散射

12、参数SX,(1)薄层板 均匀、平整,2、 注意事项,(2)点样量 准确,(4)显色剂 均匀、适当,(5)保护斑点 用相同大小洁净玻璃盖住薄层板,并用透明胶纸封住边缘,以起固定和隔绝空气作用,(3)斑点 应完全分离,不拖尾,(四)HPLC法,RP - HPLC,流动相 甲醇 - 水,PIC,反离子 氢氧化四丁基铵,色谱柱 ODS,RP - PIC,反离子 烷基磺酸盐 无机阴离子,外标法和内标法,流动相的选择,(1)中性成分 甲醇-水、乙腈-水、四氢呋喃-水三种系统。乙腈-水:黏度较小;乙腈的紫外末端吸收小; 待测物极性较大甲醇或乙腈的比率可适当小些; 待测物极性较小适当加大甲醇或乙腈的比例;,流

13、动相的选择,(2)碱性成分 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小檗碱、麻黄碱等;固定相上的残余硅醇基往往使峰拖尾或被吸附,柱效降低。 向流动相中加入胺类添加剂作为扫尾剂,让胺类添加剂中的游离胺基与残余硅醇基(SiOH)首先相互作用,从而掩盖生物碱分子与键合相的亲硅醇基效应。 常用添加剂:三乙胺、乙二胺、二乙胺、正丁胺,流动相的选择,加入反离子,常用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庚烷磺酸钠;所采用的流动相的pH为33.5。 例如反相离子对HPLC法测定伪麻黄碱 分离条件为色谱柱:(4.0mmi.d.25cm),流动相:乙腈(50ml)-水(400ml)-磷酸氢钾(4g)-庚烷磺酸钠(1g):乙二胺(0.1ml),

14、流速0.7ml/min。,流动相的选择,(3)酸性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酸性成分:脂肪酸、酚类、黄酮类等。如丹参素、黄芩甙、甘草酸等; 常采用离子抑制色谱法及离子对色谱法。,流动相的选择, 离子抑制色谱法 通过向流动相中加入少量弱酸(常用醋酸)调节流动相的pH值,抑制组分的解离,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本法适用于3pKa7的弱酸。 例如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测定绿原酸 分离条件为色谱柱:YWG-C18(4.6mm25cm); 流动相:甲醇-水-乙酸(60:40:0.5)。,流动相的选择, 离子对色谱 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酸性成分时,所采用的流动相pH一般为77.5,常用的反离子为四丁基季铵盐及四丁基

15、磷酸盐等。 例如大黄素: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条件为色谱柱: YWG-C18(4.6mmi.d.25cm); 流动相: 甲醇-水(含10mmol/L四丁基磷酸钠)=65:35; 流速1ml/min。,中药含量测定色谱法的难点,分离不完善 色谱容量 结构相似 检测受限制 检测响应 含量低 指标成分的选择 易分离检测成分 有效/毒性/贵重成分,本品为()-a-(羟甲基)苯乙酸-8-甲基-8-氮杂双环3.2.1 -3-辛酯硫酸盐-水合物。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23NO3)2H2S04不得少于98.5%。,【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 熔点 取本品,在120干燥4小时后,立即依法测定(附录C),熔点不得低于189 ,熔融时同时分解。 【鉴别】(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487图)一致。 (2)本品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 (3)本品的水溶液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检查】酸度 取本品0.5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如显红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0.15ml,应变为黄色。 莨菪碱 取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E),旋光度不得过-0.40。,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