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247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幻灯片: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2-城市化(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城市化,最新考纲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生态城市建设,考点一 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知 识 整 合 1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2)标志:城市人口占 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 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总人口,第二、第三,2城市化进程曲线及含义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如下图所示:,较慢,很快,趋缓甚至停滞,郊区,市化,逆城,3.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

3、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我们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为郊区城市化阶段。 (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

4、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知识拓展】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续表,(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高 考 探 究 1(2014四

5、川文综,910)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解析 第(1)题,与1990年相比,2010年在离市中心2千米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分别减少了约2.5万人/km2和0.9万人/km2,A、B项错误。而在8 km和10千米附近分别增长了约0.3万人

6、/km2和0.6万人/km2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距市中心6 km以内地区人口密度降低,距市中心6 km以外的区域人口密度升高,说明该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等级并不一定提高,故A项错误,C项错误。城市地租水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市中心附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说明市中心地租水平增长较快,B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如市中心区住宅的减少、商业功能的强化、城市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等,都会导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降低,D项正确。 答案 (1)D (2)D,2(2013安徽文综,2324)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

7、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析 第(1)题,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逆城市化是由

8、于交通拥挤、治安混乱、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的“空心化”现象。由图中城市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可知,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 答案 (1)B (2)D,3(2013江苏地理,28,14

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2分)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3分),(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在苏北地区

10、,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3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主要体现在_。(3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苏南地区_ 苏中地区_ 苏北地区_ 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南高北低,而城镇化水平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由图可知,苏南地区城镇化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第(3)题,由图可知,苏锡常都市圈距离上

11、海近;淮安位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较低的苏北地区,可以带动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第(4)题,目前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已比较高,速度比较快,但地区差异比较大,所以今后应重视质量,协调发展。第(5)题,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应加强人口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苏中地区靠近长三角核心地区,应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能力;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应依托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答案 (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

12、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 ,1.以城市化进程表格数据图、坐标图考查城市化 的地区差异及发展条件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综合探究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子及其意义,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 识 整 合 1影响 2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 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 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低污染的节能,自然景观,深 度 思 考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3.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

1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高 考 探 究 1(2012福建文综,3)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

14、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城市化水平一直最高的甲是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坡度大,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50%,故判断丁折线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乙折线是全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丙折线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故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C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错误;目前发达国家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故B项错误。 答案 (1)D (2)A,1.联系现实生活热点(如城市热岛、城市内涝等)考查城市 化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