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405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概论与鉴别诊断,提纲 定义,医院感染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医院感染定义,1、广义:在医院内发生的一 感染被称为医院感染。 感染对象 住院病人、门及急诊病人 陪护和探 医务人员,目前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住院人,2、窄义:,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医 院,A,B,C,潜伏期,潜伏期,3、分类, 按病体来源分:,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按预防的难易度分:,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可预防,难以预防,二、医院感染特点,(一)感染源:广泛,1、外源 污染的食物 水 病人排泄物 污染的空气 环境,2、内源:自身感染病灶及携 带的正常微生物,(二)感

2、染途径, 交叉感染 通过接触、吸入 食入、蚊虫叮咬,医源性:侵入性操作 输注性,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同传染病,包括大量原籍菌和外籍菌,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它们在人体有特定的部位,与定植区粘膜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一道生物屏障,保护人体免受外来细菌的侵袭。并能合成维生素K,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免疫力降低或移位时可致病。,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细菌的分布 70Kg体重人有微生物约1271克,相当于肝脏的重量。其中 皮肤约 200克 眼 1克 口 腔 20克 鼻腔 10克、 肺 20克 阴道 20克、 胃肠道 1000克。 90%以上为专性厌氧菌。,内源性感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潜在性

3、病原体被激活,CMV,HSV,TB,细菌移位 主动 被动,肠道细菌移位三要素, 肠壁通透性损伤, 肠壁通透性损伤, 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聚合物相关感染,细菌,聚合物,静电吸引,粘附定植,增殖分裂,感 染,105/ml,菌毛、粘质,形成生物被膜将细菌隐蔽而难杀灭,常见聚合物感染(导管相关感染), 导尿管相关感染 血管内装置相关感染 气管导管相关感染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 人工关节相关感染 各种引流管相关感染,菌群失调,一度:只有量的改变,当诱发因 素撤 除 即可恢复,无临床表现。,二 度: 菌群由生理性波动变为病理性波动。 临床常表现慢性感染 如慢性肠炎,三度:菌群交替,临床表现为二重感染。 (急

4、性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真 菌 性肠炎。,(三)易感宿主, 均有原发病、基础病, 均有不同程度免疫损伤, 均需接受不同的侵入性操作,住院期间可发生,一种或多种,一次或多次,一个或多个部位,感 染,(四)症状 体征,不如社会性感染典型,新老交错不易鉴别, 感染与污染需鉴别,(五)治疗难度大,耐药菌多对药物敏感差;,常有机体功能降低,对药 物耐受力差;,免疫功能低需综合性治疗;, 常发生治疗矛盾;,(七)预防困难,免疫功能差,普遍易感染,用常规传染病预防方法效果不隹,时间 地区 病例数 感染部位 病变 病因 湖南 70 臀部 脓肿 一次性注器 广东 2 手术部位 脓肿 手术器材 深圳 168 手术

5、部位 脓肿 手术器材 福建 59 注射部位 脓肿 玻璃注射 河北 20 注射部位 脓肿 玻璃注射器,龟分子杆菌和偶发分子杆菌 感染流行情况,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多重耐药菌感染(MRSA 、MRSE、 VRE 及 产ESBL株), 生物被膜菌感染( 各种导管相关感染), L型菌感染(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 阻塞性肺炎), 内源性感染,新传染病不断出现,老传染病复燃,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 20多种传染病,不少发生暴 发流行。已消灭了的传染病 又重新出现。,新老传染病出现,1976年6月在美国费城的退伍军人会议期间有182人患肺炎,该病原菌被命名为军困菌。 1992年10月在印度和孟加拉霍乱流

6、行,有20多万人发病,病原菌为霍乱O139。 1995年4-6月 苏丹发生335例埃博拉出血热 ,其中244人死亡。 1996年7月 在日本大版发生大肠埃希菌O157:H7出血性小肠炎,92例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征。,1973年以来新发传染病 发现年份 病原微生物 所致病变 1973 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 细小病毒B19 5号病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1977 嗜军团菌 军团菌病 1977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77 空肠弯曲菌 肠炎,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 嗜人T细胞病毒1型 T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1981金葡菌产毒株 中毒性休克综 1982大肠杆菌O157:H

7、7 出血性小肠炎 1982嗜人T细胞病2型 毛细胞白血病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1983 HIV,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貌溃疡 环孢子虫 顽固性腹泻 HSV6型 突发性玫瑰疹 HEV 戊型肝炎 1989查菲氏埃立克次体 人埃立克次体病 1991G uanarito 委内瑞拉出血热 O139霍乱弧菌 O139霍乱 巴尔通体温表 猫抓病 HGV 庚型肝炎,部分新传染病和再现传染病产生原因 疾病 可能原因 朱海绵状脑病 基因物质改变 登革热出血热 交通发展、人员流动 埃博拉出血热 不清楚,可能与进口猴有关 汉坦病毒肺出血热 啮齿类动物接触有关 HBV HGV肝炎 输血、器官移植、污染注射器 HIV感染

8、静脉毒瘾、性乱、输血 霍乱 水的氯化降低,新菌株O139,疾病名称 可能原因 莱姆病 森林再造成 结核病 贫穷、治疗不彻底 炭疽 畜牧业、检疫业、战争 梅毒 性乱 淋病 性乱 非结核分枝杆菌 污染的注射器及其它 医用器材,三、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1 详细的病史(既往史、现病史) 2 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 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4 易感因素 5 流行病学资料 6 入院至发病时间 7 该感染平均潜伏期,下列不属于医院感染, 非生物因子所致感染,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病原体自然扩散 (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 脓毒血症的迁延病灶 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的感染,诊断要点,下述属于医院感染

9、传染病:平均潜伏期;,普通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 发生新的部位或新的病原体感染;, 由于侵入性操作导致病原体扩散;, 经分娩或出生后相关护理发生的新生儿。,发热,1 环境温度过高 ; 2 出血或梗阻或引流不畅; 3 大面积损伤; 4 病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5 中胚层发育不良;6 肿瘤; 7 过敏或热原反应; 8 丘脑病变或手术损伤; 上述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发热,需要排除。,肠炎, 排除非感染因素如导泻、肠道 占位性病变、肠粘膜水肿、消 化酶降低等,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腹腔或盆腔手术,手术切口感染,浅表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手术后在个月内),深部感染

10、 筋膜层以下的感染 (有置入物一年以内, 无置入物一个月内),痰培养结果分析,1、用生理盐水嗽口,减少口腔细菌 和唾液; 2 显微镜下篩选痰液 白细胞25个/HP, 磷状上皮细胞 10个/HP,痰液定量培养,(1)普通标本106cfu/ml (2)人工吸取物105cfu/ml; (3)防污染肺胞灌液 103cfu/ml (4)特殊病原体。 3 病理检查证实。 4 特异性抗体测定。,A 上呼吸道感染 1 体温38 持续2天; 2有咽、喉、鼻等部位炎症表现。 B 下呼吸道感染 有呼吸道症状+痰性质改变+固定 的肺部湿性或X线炎性改变或痰定 量培养证实。,呼吸道感染,输液及输血反应,1 过敏反应 存

11、在类毒素等过敏原;,2 热原反应 存在耐热超滤微粒,3 菌血症(一过性或持续性),只有菌血症才属于医院感染,1 多次培养为同一病原体; 2 与血培养病原体相同; 3 定量培养,细菌量105/ml; 4 宿主血清凝集试验1:40以上; 5 粘质试验阳性; 2 质粒图谱分析。,致病菌与污染菌鉴别,四、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感染率 感染部位 易感因素,目前漏报率高,其原因包括: 1、大多为回顾性调查; 2、病历书写不完善; 3、病原学检查少; 4、部分医生有顾虑,不敢报。,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每年监测病例数占总住院或出院人数的 10%以上,漏报率20% 医院规模 医院感染 一类切口 发病率% 感染率% 100张病率 7% 1% 100-500张病率 8% 0.5% 500张病率 10% 0.5%,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医务人员手 医院环境 医用器材,(二)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四)手消毒指征: 1、进行无菌操作前或进入和离开 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 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洗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