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94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合并糖尿病(精)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妊娠合并糖尿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丽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和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不除外妊娠前已发生的糖耐量异常。称GMD(gestational mother of diabetes) 。,一、定 义,雌激素增加导致细胞增殖,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胎儿肝酶系统活性缺乏,本身无糖异生能力,故所需能量均来自母体葡萄糖。 妊娠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糖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率并无提高,故尿液中排糖量增加。 孕妇空腹时胰岛素清除葡萄糖的能力较非孕时明显升高。,二、妊娠期代谢变化,(一)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 1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时空腹血糖低于非孕时10%。,非妊娠妇女给予糖负

2、荷后,约30分钟血糖达到峰值,12小时后恢复正常。 而孕期妇女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血糖及胰岛素分泌峰值均高于非孕期并延迟到达,恢复正常水平亦缓慢。这主要由于妊娠时具有较多特有的胰岛素拮抗因素,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随妊娠周数增加,各种拮抗因素作用日益增强,并且胰岛素的分解速率减慢,因此血清胰岛素值不断上升,若孕妇发生胰岛素分泌受限,则会由于不能维持这一生理代偿而导致血糖升高,呈现出妊娠合并糖尿病(GMD)。,2糖负荷反应的改变,(二)胰岛素拮抗因素,孕妇分泌的多种激素对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按照作用的强弱依次为:可的松 胎盘泌乳素 孕酮 催乳素 雌激素。该作用可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消除。,可

3、的松:可的松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末期分泌量增加,导致内源性葡萄糖产生、糖原贮备增加及利用减少,因而,明显降低胰岛素的效应。 HPL:HPL具有促进脂肪分解、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及糖异生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 雌激素及孕激素:孕激素对糖代谢有直接作用,大量使用可使葡萄糖与胰岛素比值下降,提示有外周性对抗胰岛素的作用。雌激素具有糖原异生作用,其抗胰岛素作用较弱。 胎盘胰岛素酶:胎盘本身分泌的一种胰岛素酶,可使胰岛素降解为氨基酸及肽失去活性。,HPL具有较强的促脂肪分解及酮体形成作用。脂肪分解代谢加速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并产生酮体,从而更易发生酮症。,(三)脂肪代谢,由

4、于妊娠对于糖代谢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故目前一般认为妊娠本身即具有促进糖尿病形成的作用。但是,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对于糖尿病的影响亦不相同。 妊娠早期,空腹血糖较非孕时为低,且可能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孕妇若无及时调整用量,则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甚至诱发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性昏迷等并发症。,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随孕周增加,胰岛素拮抗作用逐渐增强,因此胰岛素治疗用量需不断加大。但应注意:妊娠合并感染时,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出现高血糖,酮症等;产程中体力消耗较大,同时进食减少,血糖降低;临产后紧张及疼痛均可引起血糖较大波动;产后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作

5、用效果相对增强;这时均需及时监测血糖值,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糖尿病合并其它器官病变如冠脉狭窄、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时,妊娠是否能够加剧病变的发展,目前尚无定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并与病程演进及血糖控制紧密相关。,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影响,自然流产 糖尿病孕妇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主要在早孕期。主要原因有:受孕前后血糖控制不佳,特别见于漏诊及病情严重病例。过高血糖水平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并发生胚胎死亡;血糖过高,导致胎儿先天畸形,诱发流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48倍,子痫、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尤其影响到肾脏血管时发生率高达50以上。 感染

6、 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发生多种功能缺陷,其趋化性、吞噬能力、杀菌能力等作用均显著降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病率可高达720,部分可发展为肾盂肾炎,进而引起早产、败血症、慢性肾盂肾炎等严重病变。,(一)孕妇的影响,4. 羊水过多 发病率约为1336,是非糖尿病孕妇的10倍。原因可能是胎儿血糖升高,高渗性利尿导致排尿增多;羊水中糖份过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有关。羊水过多使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病率增高。 5. 分娩期并发症 胎儿一般发育较大,引起胎儿性难产及软产道损伤,又增加了手术产。此外,糖尿病常可引起宫缩乏力,发生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6. 酮症酸中毒 对母儿影响甚大,

7、孕早期多为饥饿性酮症,对胎儿有一定致畸作用;中晚期大多由于孕妇高血糖及胰岛素相对缺乏而发生,可加重胎儿缺氧及酸中毒,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母体严重电解质紊乱也可波及胎儿,最终导致胎死宫内。 7. 早产 发生率为10%25%,羊水过多是主要诱因,但大多数是由于并发症导致必须提前结束妊娠。 8. 远期影响 约50的糖尿病孕妇最终会成为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时,复发率3356。,死胎及新生儿死亡 死胎通常发生于妊娠36周后,在合并有血管病变、血糖控制差、羊水过多、巨大儿或先兆子痫时更易出现。先天性畸形、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二)胎儿及新

8、生儿的影响,2. 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发病率为510,约为非糖尿病者的26倍,且常为多发畸形。常见的畸形有: 心血管系统:大血管移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单室心、内脏反转、主动脉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无脑畸形、脑膨出; 骨骼畸形:短尾综合症、脊柱裂; 泌尿生殖系统:Potter综合症、多囊肾、双输尿管; 消化系统:气管食管瘘、肠道闭锁、肛门闭锁。其发生一般与妊娠期高糖血症特别是孕早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但酮体过多、生长调节因子抑制、花生四烯酸缺乏、氧自由基过多等也属危险因素。,3. 巨大儿 发生率高达2542,胎儿体重 4500g的发生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的10倍以上。巨大胎儿常常导致肩难产、母

9、儿产伤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4. 远期影响 母亲患有GMD时,子代在未来发生肥胖症及糖尿病的机会均有增加。,母体血液中糖分过高 胎儿高血糖 胎儿高胰岛素血症,按照1990年第三届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会议提出的筛查标准,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均应行50g 葡萄糖筛查,有异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利于GMD患者的诊断。,五、实验室检查、诊断,筛查对象:早期主要于高危人群,包括: 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有反复自然流产或意外死胎死产史、畸形胎儿/巨大儿分娩史; 孕妇情况:年龄30岁、肥胖、高血压、孕期中反复尿糖阳性、胎儿较大、羊水过多等。但是临床发现,高危人群外有4050的漏诊率。 筛查时间:孕24

10、28周,因为此时胎盘分泌的各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如本次试验结果阴性而孕妇属高危人群范围,则应于孕3234周时复查;但若孕妇有糖尿病症状,则应及时检查。 筛查方法:尿糖、空腹血糖、随机血糖、50g糖负荷测验。,1糖筛查试验,初诊50g糖 1h血糖 140mg/dl 140-189mg/dl 190mg/dl 高危或24-28周复查 75g OGTT 空腹血糖 2项异常 105mg/dl 105mg/dl 确诊GMD,妊娠合并糖尿病分型,2OGTT 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2、3小时血糖值。,OGTT试验正常值, 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105mg/dl;

11、 任意2项OGTT检测值达到或超过上限;即可作 出糖尿病诊断。若仅1项OGTT结果高于正常, 则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诊断标准:,4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型 表3 妊娠合并糖尿病分型,妊娠合并糖尿病分型,A1型指空腹血糖105mg/dl,并且餐后血糖120 mg/dl,并仅需饮食控制; A2型指空腹血糖105mg/dl,并且餐后血糖120 mg/dl,除饮食控制外,还需胰岛素治疗; B型20岁以后发病,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除表中所列各型别特点外:,C型10-19岁发病或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又将 10-19岁发病称C1级,病程10-19年为C2级。 D型指年龄10岁,或病程20年,或有如

12、微动脉瘤、 渗出、静脉扩张等良性视网膜病变; F型指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 R型指糖尿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T型指肾移植后成功妊娠; H型指合并有冠脉病变。,显性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全面体检,包括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以利分型。积极治疗,及时处理。 F型 妊娠引发GDM造成肾功损害属非永久性,分娩后常可恢复。肾功检测若肌酐清除率90mmol/min或24小时尿蛋白1g,妊娠对母儿影响较小,可考虑保留妊娠。治疗中注意限蛋白、降血压、慎用利尿剂。,(一)一般处理,六、处 理,R型 应用激光凝固术后,大多数病情能够得以缓解,但如孕早期即出现鲜红色盘状新生血管时,则应考虑中止妊娠。 H型 合并有冠

13、脉病变的妇女能否负担妊娠应谨慎认定。孕期中至少发作一次心绞痛的妇女死亡率可达50,应警惕心绞痛症状可以非常轻微,并可能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尽管有心绞痛发作后仍然继续妊娠的报道,但应依靠详细的家族史调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在孕前或孕早期作出对心脏功能的评估。,A1型患者仅靠饮食控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每日摄入热量的计算应考虑孕妇基础体重及生理性体重增加,不提倡减肥。在理想体重下,每日提供热量35 kcal / kg,对于肥胖者甚至可减少至1600 cal/kg,妊娠中晚期宜每日增多300 kcal,如有酮症可能,则适当放宽限制。食物构成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20%,脂肪2

14、5%30%(10%为饱和脂肪酸,10%以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余为单一不饱和脂肪酸)。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及夜间零点血糖105mg/dl,餐后血糖140mg/dl。任一指标不符或出现酮症、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则立即改用胰岛素治疗。,(二)饮食,除传统的注射外,还可选择开放式持续性皮下胰岛素灌注泵作为给药途径。该泵通过电池供能,便于携带,通过持续皮下灌注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其胰岛素基础量及餐时剂量依靠日常自我血糖监测确定,一般来说,基础量接近1 u/h。用泵伊始,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使患者接受持续给药的方式并使血糖稳定一段时间。,(三)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治疗一般选择中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按2

15、:1比例混合,早餐时给予总剂量的2/3,晚餐时注射剩余的1/3剂量(或将剩余混合剂量分别注射,即晚餐时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以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即所谓“日三”注射疗法)。此外,还有部分孕妇需要午餐时加用短效胰岛素,从而形成“日四”注射疗法。,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随着产前监护和对血糖有效控制研究的进展,酮症现已很少发生。但是由于孕妇处于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即使血糖值200mg/dl,亦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 诊断 妊娠期妇女出现高血糖并伴有血浆HCO3-升高和pH值7.3,血清中丙酮(+),即可诊断。早期伴随高血糖症状如多饮、多尿、不适、头痛、恶心、呕吐等,随病情进展,可引起胎儿

16、缺氧,并能够诱发早产出现。,(四)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处理,一旦酮症酸中毒诊断成立,如患者病情尚稳定,应立即转送至具备围产期及新生儿监护条件的医院。其治疗重点在于精确地调节纠正能量及体液失衡。应进行: 实验室检查,12小时即抽取一次动脉血气分析,监 测酸中毒情况、血糖、酮体及电解质情况;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负荷剂量为0.20.4 u/kg , 维持剂量为210 u/h。, 补 液: 生理盐水:在12小时内补充46L。第一个1小时中补充1L;接下来的24小时内补入5001000 ml;按250 ml/h的速度继续补入直到补充液量达总量的80%。 葡 萄 糖:当血糖达到250 mg/dl后开始补充5%糖盐。钾离子:正常或降低时按照1520 mEq/h补充,血钾升高时等待降至正常后按2030mEq/L浓度补充。 碳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