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55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王安石变法(范)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

2、足守.,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北宋皇帝愁什么?,一、变法的背景 (积贫积弱的北宋),资料回放:庞大的官僚机构,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萌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贤平四年(1001年),有司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见这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冗官,资料回放:养兵千日用兵难,宋初至中期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冗兵,资料回放:入不赙出的国库,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

3、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之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已五代之时。 (宋)欧阳修,冗费,资料回放:游牧民族的侵扰,1、政治危机农民反抗不断,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纵容兼并) 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不断,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北宋农民负担沉重,王小波、李顺起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曾任枢密院枢密使,积极主张对辽、西夏用兵,整顿北宋吏治。失败后与欧阳修等被贬官。,范仲淹(989一1052),“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

4、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直接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人物:,范仲淹,宋仁宗,措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结果:,失败,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

5、遭到他们反对,宋仁宗动摇,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变法精神”,“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必要性,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可能性,

6、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总理,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王安石向仁宗皇帝上万言书,分析当时社会政治问题,提出改革主张,但是没有受到重视。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的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

7、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神宗坚定了变法决心。,1、理财(富国)措施,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二、变法的内容,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力政府收入,B. 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

8、促进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强兵措施:整顿军队,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二、变法的内容,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政府支出,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军队战斗

9、力,作用(目的):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取士之法,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A.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B.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提高;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D.有利于社会进步。,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2.失败原因(局限):,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主要,执行

10、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推行新法操之过急。,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司马光说: “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2.失败原因(局限):,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

11、对.(阻力大),主要,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推行新法操之过急。,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四、评价王安石变法,1、增加了政府收入; 2、促进农业发展; 3、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4、对改变北宋三冗两积局面和实现富国强兵 有一定成效。,(1)改革用人不当,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反对,局限:,性质:,积极作用:,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 政治改革运动。,是非成败转头空,任凭他人千古评说 。 材料一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 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

12、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材料二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价(态度)及原因? 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7分) 朱熹批判王安石变法。原因:王安石变法以理财、强兵为核心;用人失当,与理学家仁、义理念发生冲突 梁启超高度赞扬王安石变法。原因:梁启超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说明:由于受时代环境、阶级利益、价值取向等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评价往往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占有资料不同(2013,海南,评卢梭) 如何评价:历史的评价;辩证

13、的评价 、动机与效果,合作探究,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

14、的史料价值。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合作探究,2013山东,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

15、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合作探究,2013课标人物,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

16、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