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812218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1教学目的与要求1第一章 导论1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1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方法1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发展简介1第二章 研究原理2第一节、科学研究的逻辑2第二节、理论与研究2第三节、研究过程2第三章 研究设计2第一节 确认问题3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3第三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3第四节 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3第四章 抽样3第一节 抽样与抽样调查3第二节 概率抽样原理与方案4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4第四节 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4第五章 测量5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5第二节 测量尺度5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5第四节 测量量表5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6第六章 问卷设计

2、6第一节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6第二节 问卷设计程序6第三节 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6第四节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7第七章 问卷与访问7第一节 访问及类型7第二节 自填问卷与结构式访问7第三节 无结构式访问7第四节 访问的实施7第八章 观察8第一节 观察法及类型8第二节 参与观察法8第三节 参与观察的实施与问题8第九章 资料处理8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审核8第二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9第三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9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9第一节 经验数据的统计描述9第二节 总体推论与方差分析9第三节 变量关系的相关分析10第三节 因果模型与回归分析10第十一章 撰写调查报告10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概述10第二节 普

3、通调查报告的写作11第三节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11参考书目1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和社会研究的原理;经验性社会学研究的设计、抽样、测量、资料收集处理和撰写报告的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方法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使用计算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必要的研究设计和课程实习。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内涵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特征,一般社会调查与学术性社会研究的区别,国内外学者

4、使用社会调查研究时的语义差别。二、社会调查研究与社会研究社会研究的定义和构成:问卷调查、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与社会研究间的隶属关系。三、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近代社会学对经验性研究方法的强调,社会调查研究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一、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划分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根据时间框架划分的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根据研究范围划分的普查、抽样调查与个案调查。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研究方法论,基本方式:问卷调查普查和抽样

5、调查、实地研究个案调查,具体方法:访问法、观察法、统计分析、理论分析。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发展简介一、近代社会调查研究介绍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调查的发展,讲解一些著名社会调查工作,如布思的英国伦敦市民生活调查,凯特勒在社会研究中引入数理统计方法,黎普莱的家庭调查与恩格尔系数,匹兹堡调查,春田调查等。二、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介绍20世纪以来的社会调查研究发展,讲解那些对社会调查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工作,如迪尔克姆的自杀研究,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的波兰农民研究,帕克及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研究,盖洛普的民意测验,费希尔的抽样理论,斯托弗和拉扎斯菲尔德的统计调查模式,布劳和邓肯的地位获得研究。三、中

6、国社会调查研究发展首先,介绍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过程,讲解一些中国社会学家进行的著名社会调查,如陈达的海淀居民和清华校工生活状况调查,李景汉的定县调查,严景耀的中国犯罪问题调查,费孝通的江村调查等。其次,简单讲解毛泽东等人一些早期社会调查工作,以及社会学学术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的中断和恢复,国家行政调查系统的建立对中国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的影响。 思考题1、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2、试述划分社会调查研究的不同标准。3、试述社会调查的知识体系与社会研究的关系。4、结合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谈谈现代调查与传统调查的区别。第二章 研究原理第一节、科学研究的逻辑一、

7、归纳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近代科学观与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单纯归纳和单纯演绎的局限性。二、假设检验逻辑假设检验逻辑的概念,现代科学观与假设检验逻辑,假设检验逻辑与归纳逻辑的比较。第二节、理论与研究一、理论的涵义与结构理论的定义,理论的结构:概念、假设、命题。二、从经验观察到理论建构经验归纳,统计概括,抽象,扎根理论或模型理论。三、从理论假设到经验检验逻辑推演,经验推演,假设检验。第三节、研究过程确认问题与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解释结果与验证假设思考题1、试分析单纯归纳和单纯演绎的局限性。2、试比较假设检验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差异性。3、试述扎根理论的局限性。4、试述经验推

8、演的局限性。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一节 确认问题一、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社会生活中的普通问题,理论视角下科学地提问,普通问题与科学问题的差异。二、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与理论化普通问题向科学问题的转换:阅读研究文献,进行学术研讨。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一、研究假设的意义研究假设的概念,研究假设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有关研究假设必要性的争论。二、研究假设的形式概念的抽象化,变量的定义与类型,从概念向变量的转变,变量间的相关与因果关系,假设的条件式陈述与差异式陈述。第三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一、分析单位分析单位的含意及类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二、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的属性与特征:状态、意向性和行为,调查内容与

9、研究变量。三、层次谬误与简化论层次谬误与简化论的概念与例子。第四节 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一、调查方案的一般性内容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的基本方式,研究的具体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对象及分析单位,研究内容及研究变量,调查范围或抽样方案,调查问卷或调查提纲,研究人员构成,调查时间与地点,研究经费来源及使用计划。二、实地研究的题材与特征问卷调查方案和实地研究方案的实例。思考题1、试述理论对于确认问题和提出假设的重要意义。2、试述假设陈述形式与变量关系的联系。3、试述分析单位的含义及类型。4、在调查中如何避免产生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第四章 抽样第一节 抽样与抽样调查一、抽样的涵义抽样的概念,抽样的类型,抽

10、样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作用。二、抽样的术语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个体与样本,抽样单位与抽样框,参数值与统计值,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三、抽样的基本程序界定总体,设计和抽取样本,评估样本与对总体进行估计。第二节 概率抽样原理与方案一、概率抽样与蒙特卡罗方法随机化原则,概率抽样的定义,有放回与无放回概率抽样,模拟抽样与蒙特卡罗方法。二、抽样分布抽样分布的概念,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三、抽样方案的基本内容调查目的,主要研究变量,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各级抽样单位及抽样框,主要研究变量的抽样误差,具体抽样方法,样本容量,方案的实施步骤。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

11、随机抽样的定义,抽签与随机数表。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的定义,抽样距离,抽样的随机化起点。三、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定义,分层标准,比例分层抽样,非比例分层抽样。四、多阶段整群抽样整群抽样的定义,子群划分标准,等规模整群抽样,不等规模整群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第四节 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一、抽样误差的估计抽样误差的定义,抽样误差与抽样分布方差。二、样本容量的确定样本容量的定义,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第五节、非概率抽样方法一、偶遇抽样偶遇抽样的定义,“偶遇”与“随机”的本质区别。二、配额抽样配额抽样的定义,配额抽样与比例分层抽样的本质区别。三、判断抽样判断抽样的定义

12、,判断中的主观性与目的性。四、滚雪球抽样滚雪球抽样的定义,滚雪球抽样总体的特殊性。思考题1、试述抽样的意义。2、试比较样本比例与均值抽样分布的差异性。3、试分析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不同侧重点。4、试述影响概率抽样中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5、试比较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异同。第五章 测量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一、测量的概念测量的概念,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二、社会现象的测量社会测量与自然科学中测量的差异性。第二节 测量尺度一、定类尺度调查对象的属性与分类体系,分类原则:完备性、互斥性,定类尺度属性:传递性、对称性,定类尺度属性的数学形式。二、定序尺度调查对象属性

13、的顺序关系,定序测量程序:等第顺序法、配对比较法、恒常刺激法、连续性类别法,定序尺度的不对称性及数学表达。三、定距尺度调查对象属性的数量关系,测量结果的可加减性、测量零点的相对性。四、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测量的绝对零点,调查对象属性的比例关系。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一、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操作化的涵义,操作化在测量中的作用。二、测量指标测量指标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的操作化。三、综合指标建立综合指标的方法:类型法、指数法、量表法,三角测量的概念。第四节 测量量表一、量表的概念与类型二、总加量表的设计总加量表的概念,利克特量表的形式,量表测量的维度,利克特量表的制作,分辨力系数。三、累计

14、量表的设计累计量表的概念,格特曼量表的形式,鲍格达斯量表的形式,格特曼量表的制作,趋强结构,再现系数。四、语义差异量表的设计语义差异量表的概念与形式,量表的记分。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一、观测值的分解测量误差假设,真实值,系统偏差,随机误差。二、信度系数与信度检验信度的概念,信度系数的计算,信度的检验: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评分者信度、克朗巴哈信度系数。三、效度原理与效度检验效度的概念,效度的基本原理,效度的检验: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建构效度。四、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五、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测量人员,测量工具,测量对象,环境及其他偶然因素。思考题1、试比较不同测量尺度数学运算规则的限制。2、试述操作化的内在含义。3、试比较总加量表和累积量表的差异。4、试分析测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第六章 问卷设计第一节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一、问卷的定义与类型问卷的定义和类型:自填问卷、访问问卷。二、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