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12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及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节课的简单回顾:,关键词: 物流系统网络 节点选址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按经济区域建立网络、以城市为中心布局网络、以厂商集聚形成网络等),第一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节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国际物流概述,第四章 区域 与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区域化发展打破了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地区的界限,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网络结构。 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物品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共赢。 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集聚与扩散),区域物流发展

2、的必然性:,第一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任务 三、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四、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程序,(一)区域的理解 区域是指有一定空间的地方和景观,是具有特定的政治、自 然和经济意义的地区范围。 1、区域(地方)是载体。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管理的载体。 2、每一个区域都是唯一的和特殊的,但又具有和其他区域相同的共性特征。 3、区域差异既是区域之间联系的原因,也是区域之间联系的结果。 4、区域有其客观属性,也存在主观属性(例如地方认同)。 5、区域是空间联系的“切换点”或“节点”。 (层次性、区域特性、

3、区域差异、区域联系),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概述,(二)区域物流的含义 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形式。,1、区域物流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 2、区域物流是适应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特征而建立的物流系统; 3、区域物流具有广阔的物流空间结构和物流服务规模; 4、区域物流有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 5、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区域物流,在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

4、流作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共同作用下,建立了区际宏观物流与区内微观物流之间的联系,长三角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分级图,(三)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是在明确区域物流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内各城市节点之间的交通便利程度、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港口、码头、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站点等),以及区域中不同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城市物流系统的目标定位,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体系、信息平台、发展政策的过程。,(四)区域物流体系与系统组成,跨国区域物流 是跨越国境的区域物流,是区域物流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管理难度最大的区域物流。 跨国区域物流是经济全球

5、化的重要体现 联合体大区(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物流 一国之内的若干行政区所组成的区域联合体的物流 在产业结构、地理位置、产业分工、物流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 大区物流关注成员之间的物流协作、协调 省域物流 城市物流 农村物流,1、区域物流体系,跨国区域物流,省域物流,城市物流,2、区域物流系统组成,物流节点: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1)物流园区:综合型大型物流节点。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的主要物流结点;规模大、处理货物的能力强;储存能力大,调节功能强。 (国际型物流园区、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区域转运

6、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等),(2)物流中心:对象货物而言,物流中心在一个领域里面的综合性较强,具有这个大领域的专业性;是特定运输方式的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支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的主要物流结点;规模较大、处理货物的能力较强;有一定储存能力和调节功能。,(3)配送中心:小规模,专业性强的节点,面向最终用户或特定市场,向最终用户提供配送服务,专业清晰,规模适应于需求,多提供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配送服务。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通道: 硬件设施: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线路组成的网络。 其他:各类运输服务企业、政府运输管理与规制、运输组织方法和调度安排等方面。,(五

7、)区域物流的特点,管理经营主体的多元性 行政主体、管理主体、经营主体 缺乏行政力量的统一管理与制衡 协作、协调、协同 区域边界的不确定性 成员变动、边界变动 经济发展态势变化,辐射范围变化 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结构上的合理组合 功能上的互补配套,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利益主体 :区域及其成员 相互协作、互利互惠 物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跨行政区域 中远程为主 组织协调的复杂性 自然、人文、政策环境差异,影响因素既多又复杂 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六)区域物流的地位和作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区域物流与区域交通 区域物流与区域交通是共生共存 区域物流与城市建

8、设 物流布局与设施建设都集中在城市或与城市相连接 提高物流效率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 区域物流与区域环境 物流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副效应 提高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物流领域具有重大潜力,区域经济规模决定着区域物流规模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经济关系影响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高度正相关的表现:,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一)形成明确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1、目标: 资源类目标包括: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网点、物流设备与工具、物流信息化、物流科技、物流人才发展目标等。 产出类目标包括:物流量、产值、就业、成本、

9、产业化、环境目标等。 2、战略: 区域物流在区域、国内、国际的战略地位 区域物流在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区域内不同城市间人、财、物等优化配置 受“第三利润源”的理论的影响,地方政府具有发展区域物流的冲动,物流领域容易出现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规划协调”消除物流重复建设。(重复建设、设施臃余、服务瓶颈),(二)合理配置资源,物流园区涉及的政府管理程序: 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 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与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部门之间的协调,(三)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保证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指导企业进

10、行战略协同,(四)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例:,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第三条:主要任务 (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九大物流区域,(1)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 (2)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 (3)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 (4)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九大物流区域,(5)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 (6)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 (7)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

11、域, (8)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 (9)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1)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 (2)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 (3)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 (4)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 (5)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6)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 (7)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 (8)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 (9)煤炭物流通道 (10)进出口物流通道,物流节点城市,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的三级

12、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1)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2)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可以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在综合规划的内容中一般包括物流经营主体规划、物流设施平台规划和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等内容,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等。 在专项规划中将所涉及的具体规划进一步细化。,三、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13、(一)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1、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 2、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 3、要求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二)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划,1、基础设施规划的对象,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 2、明确设施规模、位置、功能要求、设施间协调关系等问题。 3、在相关规划

14、的基础上展开,协调与土地资源管理、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规划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指导、资源配置。,(三)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规划,1、物流信息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一般涵盖: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三个层面。 2、区域物流信息规划主要就是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1、支持性政策体系(物流产业政策、政府投资政策、企业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运输管理政策等) 2、引导性政策体系(空间

15、布局引导政策、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引导政策、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引导政策等) 3、发展性政策体系(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政策、引入国外一流物流企业引导政策等),(四)区域物流政策规划,(五)区域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1、货主物流企业规划。 2、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 3、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 4、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 5、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六)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中注意事项,1、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2、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3、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4、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5、科学规划物流结点。,四、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区域物流系统规

16、划程序图,思考题:结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下述现象的认识: 商品价格坐上直升机,一方面菜贱伤农,而另一方面城市市民却又抱怨菜价居高不下,这是为什么? 从批发到零售,西葫芦价格上涨20倍 一些品种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才几分钱,但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价格依然维持在几块钱的高价。. 一说: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最后一公里怎么了? 路难行,车难停,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 进城最后一公里的费用比前面一千公里的费用还要高出150%。 上海最大物流公司仅三套货运通行证,无奈打出租送货,上海市内道路通行规定,如果没有通行证,早7点至晚八点货车禁止在市区内环内通行, 北京市每年货运量2.9亿吨,80%是城市货物配送,50%_70%靠违法进城 二说:寻租,收费名目繁多 进场费、工商城管监管费、场地费、卫生费、治安费,第二节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