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05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结肠癌患者的护理,甲乳胃肠外科 余华梅,查房内容,病史汇报,病人基本资料 床号:5床 姓名:李长英 住院号:201525093 性别:女性 年龄:89岁 生育状况:一子两女 既往病史:糖尿病 患者系“便血3月”,门诊拟“消化道出血”于2015年7月24日收住我院消化科,病史汇报,7月28日肠镜病理示:乙状结肠中分化管状腺癌,遂于8月3日转入胃肠外科继续治疗。,生命体征: T:36.4 P:76次/分 R:18次/分 BP:144/80mmHg,护理体检,入科评估: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75 分 皮肤完整性评估: 18 分 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50分,护理体检,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

2、查,病史汇报,病史汇报,8月5日遵医嘱予A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1.5u静脉输入; 8月7日遵医嘱予A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1.5u静脉输入; 8月8日遵医嘱予A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1.5u静脉输入; 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病史汇报,患者入我科后未在出现便血情况,嘱患者加强营养完善术前准备 患者于8月10日上午在全麻+连硬外麻醉下行乙状结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部分小肠切除+小肠小肠端侧吻合+阑尾切除术。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伴腹腔转移 糖尿病,术后患者因呼吸情况不好转ICU监护治疗。,病史汇报,8月11日病情平稳转回胃肠外科继续治疗,入科测BP: 180/90mmHg R:19

3、次/分 P:90次/分 spo2:99% ,患者切口敷料外观干燥,附带加压包扎中带回胃肠减压管一根、盆底引流管一根、皮下引流管一根、保留导尿管一根(引流量见下表)。遵医嘱予心电监护使用,氧气2L/min吸入,治疗予抗感染营养补液对症治疗。 8月11日予左下腹造口开放,造口血运良好接造口袋。,病情回顾,8月11日(术后第一天)患者收缩压波动在160188mmHg之间,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无好转,遵医嘱予0.9%NS30ml+硝酸甘油20mg静脉泵入,速度根据血压值调节(17)ml/h泵入。 8月17日血压平稳遵医嘱停心电监护、停止硝酸甘油泵入,予苯磺酸氨氯地平一片口服QD。,病情回顾,8月12日(术

4、后第二天)血糖值持续高至28.1mmol/L遵医嘱予0.9%NS30ml+RI30 iu静脉泵入,速度根据血糖值遵医嘱调节(0.18ml/h)。泵入期间Q2h监测血糖。 8月18日血糖值维持在811mmol/L之间,遵医嘱停止泵入。,护理查体,结肠癌 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因,饮食习惯,高脂、腌制品,遗传因素,癌前病变,占1015%,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病、克罗恩病,病理分型,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形状多为半球状或球状隆起,容易溃烂出血而且有继发感染的现象以及坏

5、死。肿块型多数分化较高,浸润性小,生长比较缓慢,易发生的部位多在右半结肠区。,病理分型,2 .浸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比较坚硬,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比较迅速。主要发生在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病理分型,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迅速生长而且向肠壁外面侵润生长,早期容易出现溃疡,边缘凸起,底部深凹陷,多发生出血、感染,很容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比较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在左半结肠、直肠的部位。(今天护理查房的病例就属于此型),组织学分型,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3/4

6、。 2.粘液癌:分化程度比较低,比腺癌预后差。 3.未分化癌:分化程度低,预后极差。,临床表现,期:癌仅限于肠壁内。 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 期:有淋巴结转移者。 期: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 该患者临床分期为期。,临床分期,结肠癌的辅助检查,大便隐血试验 初筛手段 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 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特异性不高 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灌肠、气钡双重造影 B超和CT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 是诊断最有效、可靠的方法,治疗,结肠癌根治性手术,(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

7、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术前护理问题及措施,8月3日 P1.知识缺乏缺乏与病情相关知识,I: 1、评估病人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2、向家属及病人介绍包括疾病知识、饮食知识、安全知识、用药知识。 3、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O:8月5日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P2.知识缺乏:缺乏术前相关知识 。,I: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准备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 3、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告知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相关知识。,O:8月10日患者及家属掌握术前准备相关知识

8、。,P3有跌倒/坠床的危险(Morse评分:50分),I: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安全方面的知识。 2、床栏加护,悬挂防跌倒标识。 3、卧位于床中央,留陪护一人。 4、加强巡视。 5、保持地面干燥。,O:8月10日:患者在我科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8月4日 P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血红蛋白:75g/L)。,O:5月10日患者转入ICU监护治疗。,I: 1、指导患者选用高蛋白搞热量高维生素无渣流质饮食。 2、遵医嘱予肠外营养支持。 3、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食欲。 4、每周监测患者体重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5、住院监测血生化,了解患者营养状况。,P5 深静脉导管护理,I: 1、勿

9、牵拉拖拽导管,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度,确保导管在位。 2、每天输液前予肝素稀释液冲管,输液完毕用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 3、严格无菌换药,加强宣教。 4、每班严格交接,做好护理文书的记录。,O:8月10日导管维护符合要求患者转入ICU。,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8月11日 Pc潜在并发症:出血,I: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使病人能尽量自我预防。 2、告诉患者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 3、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4、保持管道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 5、如发现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处理,如应用止血剂、输血等。 6.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心理。,O:8

10、月14日患者未出现出血。,P2有管道滑脱的危险:管道危险因素评分:10分,I: 1、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引流管的位置及意义,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勿牵拉、扭曲、受压,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3、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记录。 4、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勿将引流袋放置高于引流口的位置。 5、悬挂防脱管标识。,O:8月18日:拔除所有引流管。,P3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患者惧怕疼痛不敢咳嗽有关。,O:8月16日:患者痰液可自己咳出。,I: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效咳嗽的必要性,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防止术后肺部感染。 2、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

11、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4、静脉应用化痰药物。 5、禁止病室内吸烟,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Pc 潜在并发症:吻合口瘘,O:8月21日: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I: 1、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患者体温及腹部体征。 2、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3、遵医嘱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给予肠内营养支持。,P5 高血压(180/90mmHg),O:8月21日:血压平稳予停硝酸甘油泵入,口服降压药,I: 1、遵医嘱监测血压并记录。 2、遵医嘱使用降压药。 3、合理运动及休息。 4、予低盐低脂饮食指导。,P6 自理能力下降与手术创伤有关(日常生活功能评分:0分,I: 1、按时

12、巡视病房,满足病人所需。 2、做好病人基础生活护理,将所需物品放置病人随手可及处,协助日常生活,及造口护理。 3、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活动,并逐渐恢复自理。,O:8月17日患者生活部分自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80分)。,P7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白蛋白:33.1g/L,总蛋白60.61g/L,血红蛋白99.0g/L),O:8月24日:未复查血生化,I: 1、遵医嘱予肠外营养支持。 2、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3、每周监测患者体重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4、住院监测血生化,了解患者营养状况。,P8 有跌倒/坠床的危险(Morse评分:50分),I: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安全方面的知识。 2、加护

13、床栏,悬挂防跌倒标识。 3、卧位于床中央,留陪护一人。 4、加强巡视。 5、保持地面干燥。,O:至今日患者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P9 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康复相关知识,O:8月16日:患者已掌握术后康复相关知识。,I: 1、正确评估患者接受知识能力 2、制定宣教计划。 3、告知患者术后配合康复锻炼的必要性。 4、告知患者术后引流管、卧位、活动、并发症预防等注意事项。,P10 知识缺乏:缺乏造口护理相关知识,O:8月18日:患者家属掌握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I: 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袋,包括倾倒粪便及更换造口袋。 2、指导患者如何观察造口粘膜的血运情况,观察造口有无回缩、缺血、坏死等,观察造口

14、皮肤有无湿疹、破溃、皮肤粘膜分离等。 3、指导病人进行腹肌收缩运动,增加腹内压,建立定时排便反射。 4、指导患者定期扩肛。 5、饮食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有规律。,P11 自我形象紊乱与排便形式改变有关,O:8月16日:患者接受造口事实。,I: 1、向病人说明造口的必要性。 2、举例其他成功接收造口患者生活现状。 3、鼓励患者与其他造口病人多交流。 4、给予心理护理,8月12日 P12 高血糖(血糖值:28.1mmol/L),O:8月18日:血糖值平稳,I: 1、遵医嘱补液及使用降糖药物。 2、定时监测血糖。 3、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高血糖症的预防、监测及应对方法。,P13

15、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与使用胰岛素泵有关,O:8月18日:停止胰岛素泵入,I: 1、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并记录。 2、避免患者单独活动,留陪客一人。 3、告知患者随时预备单糖类碳水化合物。 4、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P14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D-二聚体2.22mg/L,O:8月 26日:尚未复查凝血情况,I: 1、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按摩小腿肌肉。 2、班班交接,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水肿及皮肤颜色。 3、认真听取患者主诉。 4、监测血凝指标,必要时使用抗凝药。,8月13日 P15 有尿路感染的危险:与长时间留置尿管有关,O:8月17日:未发生感染遵医嘱拔除尿管。,I: 1、观察

16、尿液的色、量、性状及有无浑浊。 2、遵医嘱予抗感染治疗,病情允许情况下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 3、每日给予会阴擦洗两次。 4、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尿袋,及时倾倒小便,勿将尿袋放置高于尿道口,防止逆行感染。,输血不良反应,概念: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注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输注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 原因: 主要是免疫反应,因血型抗原系统复杂。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栓塞等。,分类,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403次输血反应分析,发热反应,原因: 免疫反应:系多次输血后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输血时,可与供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溶解而释放致热原。 致热原:指一些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毒素)、药物中的杂质、输血器上的残留物等。,发热反应,临床表现: 发热多发生在输血的终末,或在输血开始后的15min60min。表现为突然发热、寒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