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812091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工程建筑专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设计变更与造价控制的平衡性摘 要: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建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存在着变更需求,这必然对造价控制产生影响。本文从调整的初始性、目标的宽容性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寻求设计变更和造价控制之间的平衡,以使综合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设计变更;造价控制;平衡;宽容性;初始性 1 前言 目前建设工程造价方法主要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通过实行量价分离、风险分担,强化了中标价的 合理性、减少了施工单位对工程量计算的重复性和差异性。与传统的定额计价相比较,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建筑产品市场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招标单位必须编制出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并承

2、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清单中工程量计算不准确或描述不清楚,就会引起合同纠纷。工程量的精确性与工程的分解层次有关,而子项的分解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无法做到清单描述的绝对准确;另一方面,描述过于细致,与现场情况有出入,也并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量的精确性也与建设时间有关,在较长的建设周期时间内,政策的更替、市场的变化、功能的调整、乃至技术的废止等等都会导致工程变更的发生,对造价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变更的发生。设计对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设计在工作进度上相对超前,在工作方式上相对封闭,因此存在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和设计人员主观认识的局限,往往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各种情况进行

3、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促使工程建设趋于完善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造价工作的被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可变性越小,可控性越强,风险越小,而需求的满足程度就可能会差一些。如何在可变和可控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是建设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 设计变更的分析 2.1 法规的变迁性 法规总是从“无”到“有”而至“优”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越来越趋于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法规政策不断出台,对于处在新老法规交替阶段的项目影响较大。比如节能设计规范的颁布实施初期,由于相关计算、建筑构造等具体措施的标准化要相对滞后,设计做法在实施时存在问题,对于这段时期正在进行的项目,设计修改还有

4、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 2.2 需求的调整性 设计的完成与工程的投用之间相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会可能出现业主和使用者功能需求的变化。 比如某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达五年,管理模式有所调整,管理设施建筑空间划2分相对于原设计发生了延时性的局部变更,其中某处收费站综合楼平面功能重新布局,以适应机构人员的动态构成情况,与原设计相比,实际门窗、隔墙数量及部分装修工程量发生了变化(图 1)。 2.3 技术的发展性 新的需求需要相应的新技术;随着市场调查的深入,也会发现更合理更经济的技术来满足现有需求。这也会带来建设过程中设计的调整。 如某大楼集中空调主机原设计为燃油直燃机组,通过市

5、场调查,经过各方面论证,改为螺杆机组制冷、燃气锅炉制热,这是业主基于经济效益和市场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的变更。 2.4 产品的市场性 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实际市场供应的材料产品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合等情况。由于设计作品体现的是个性的创意,而市场供货注重的是共性的需求。在设计图中被规定尺寸形状色彩材料的构件有可能在市场上无法找到,设计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供货情况进行调整。 2.5 设计的局限性 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从“(设计)告知”到“(工程)展示”的过程。由于项目在完成之前无法将所有内容同时性地表达出来,设计总是处于一种补充释疑的过程中,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包括设计人在设计过程中的失误。 2.5

6、.1 设计的精确度 设计的基础数据往往在施工过程中被修正,比如场地中土石方量、运距,建构筑物地基情况及基础形式和尺寸等。在工程建设中,土石方量计量通常需要现场监理计量,这是对设计和造价工作的一种补充,同时也反映了造价在设计阶段的局限性。而地基情况在开挖后与地基勘察报告存在出入也是很常见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基础设计的变更。因些造价工作并不是提交造价文件就算结束,应该保持后期的追踪服务。 2.5.2 设计表达的歧义 设计描述总有言不能及之处,比如目前结构施工图现在多采用平法,这大大简化了设计人员的工作。但任何简化只能是对复杂真实的一种概括而已,不直观也会使设计人员忽略细节做法。比如某设计中坡屋顶就出

7、现了漏示上层钢筋的问题,这比普通画法不容易发觉。 再如建筑总是以平立剖面图来表达空间,设计人员各专业之间的正式非正式交流比较多,可只需要较少的图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后续工作的造价和施工人员而言,复杂的空间可能需要更多的图来表达才会完整。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不同深度的语言,而这往往是设计人员所忽视的。 2.5.3 设计过程的误差 由于经验不足、各专业协调不到位,或者进度过紧,造成工程设计质量出现瑕疵,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 3 造价控制的对策 一个项目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指标是唯一的,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中被越来越详尽地确定,但满足各项功能指标的最终项目形态并不是唯一的

8、,设计、施工招投标中不同方案的提出也说明了存在实现目标方案的3多重选择性(设计变更也可以说是滞后的方案选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生成某种事物,并不需要对事物的最终形态进行精确完整的描述,重要的是确定它的起始条件和运行规则,使之自我引导,达成目标指数。 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阶段的初始性控制,二是目标的宽容性范围。没有精确完整的描述和控制,生成的结果会是多种状态之一,这都要能满足目标需求,因此,生成的结果要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描述和控制要在相对精确的程度上,这就需要尽量提早调整的时间,让它发生在过程的初始阶段。 3.1 建立设计变更的控制层次,尽量使变更的发生初始化。 3.1.1 满

9、足关键性变更。这种变更如果不满足,意味着整个项目的目标不能实现,前期工作也会被全部否定。这是必须满足的,其变更也尽可能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全部确定。 某办公大楼项目与职工生活区相连,由于大部分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居住在此处,本项目不仅要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要使配套设施成为舒适的生活场所。其功能需求层次较为复杂,且是渐次确立的,给造价带来相当的难度。众多的单体项目当中,办公大楼是主体,而为其提供后勤服务的辅助用房,也随着各方面需求的提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突破了原有的规划规模,其北边的附属楼,由四层增加到七层,对十五层的办公大楼形成体量观感上的冲突。如何解决功能需求变更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项目管理人员

10、和造价人员在施工图方案阶段就与规划部门和设计方面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反复修改方案,控制工程量,最后将附属楼在以跌级退层的方式取得了沿街立面的整体协调性(见图 2)。同时也使造价调整控制在各方面可接受的范围内。 3.1.2 避免关联性变更。项目过程和建筑空间各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分的变更也有可能导致空间组合秩序的调整,从而导致变更延伸到工程相关部分。上述项目办公大楼入口部分原设计为一弧形钢网架室外雨蓬,主体完工之后,实地踏看后,感觉弧形网架雨蓬尺度会过于夸张,而门厅空间则较为佝促,因此调整了网架尺寸和形状,并将门厅空间延伸至网架下(见图 3)。这个变更的发生引起了新的需求变更:大厅采光效果需

11、要加强、不规则空间的装修需要另行考虑。这一阶段由于各部分的变更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矛盾,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现问题无法完全解决,如图 3 中门厅扩大后,进门当中就有柱子,影响观感。这种变更应尽量避免。 3.1.3 转化后续性变更。在文件中注意对施工条件的描述不能过于细致,例如:对于土方运输距离,最好不要在工程量清单中给出,具体可由投标人通过勘察现场确定。这样,既可鼓励投标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又可以减少由于运输距离提供不准确而可能发生索赔的机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2 建立应对变更的工作思路,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增加目标形态的宽容度。 造价工作在对各种需求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宽容性较大

12、的部分的调节作用,力求使变更始终处在质量、进度、造价的可控制范围内。 3.2.1 阶段的相容性 工程各阶段应存在相互补充完善的区间,这样有助于目标值在更大范围内的调节。比如图 3 例中,门厅扩大后造成了采光不足的问题,需要变更,解决方案有4加大侧墙窗口、补充人工照明、增加屋面采光等。相比前两个方案,尽管屋面采光顶存在漏水的风险,但采光效益高,较为节能,且可以视作尚未施工的屋顶阶级的变更内容,为优化设计和控制造价留下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3.2.2 专业的衔接性 造价人员与设计、施工及管理部门的协调,应注意不同专业中针对项目的表述方式要相互衔接。 设计上施工和安装方法往往不在施工图中注明,但造价工

13、作中在套用定额时需要考虑。这时候需要造价人员从设计的意图方向来加以把握,与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例如某走廊吊顶为铝合金龙骨包铝合金条板。安装有嵌入、无缝、留缝等几种做法,这在定额上价格相差很大。而无论施工图图纸还是所选用标准集图都少有安装做法的选择。造价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效果考虑经济因素向设计人员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时造价作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一个衔接的桥梁,可以使整个项目的进程更为有序。 3.2.3 计量的技巧性 计量的不同方式也制约着工作的可调性,比如设计变更经常会使钢筋的种类和用量发生变化,有经验的承包商在看到图纸后,往往对于可能发生变更的内容会有所预计,因此会提高可能增加数量的直径的钢筋的

14、报价,而降低其它直径钢筋的报价,以此来转移后续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门窗的计量也有类似情况,以樘计量和以平方米计量也会不同。 造价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此类情况的发生,计量时不以直径而以钢筋级别来分类计算,则能抑制变更所产生的动荡。 4 结语 变更需求表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机性,因此造价不仅仅是文本成果的静态表述,更是职业行为的过程体现。在这个过程中,造价师需要结合已有的流程规则,主动地形成与实际变化相协调的专业引导,动态地达成成本控制和需求满足的平衡,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值。 参考文献: 1 张燕.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03:4546. 2 杜葵.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建筑经济,2003,01:57-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