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954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51 大小:9.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幻灯片(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大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资源短缺,第五章 环境污染,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第六章 生态破坏,第七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四章 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章内容和重点,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本章重点 1.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中国的能源问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定义,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

2、特点,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分布不匀,地域性差异明显,3、利用范围和利用率取决于国家政策和技术水平,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完整环境中任何资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体效应的降低。,自然资源必须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而自然地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依靠正确的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其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率都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自然

3、环境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同时,自然资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劳动资料,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营养库和能量来源。无论是作为活动场所、环境、劳动对象,还是从中制造劳动对象,都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种类、组成等都会受到社会生产系统中经济政策、技术措施及人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利用产

4、生巨大的作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关系等地理特性,把自然资源分为六大类:,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海洋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分类,2、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按其产生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1)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这类资源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 (2)耗竭性资源:又称

5、有限资源。这种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质与量是有限定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 :如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耗竭性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蕴藏量,资源蕴藏量,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可开采储量,待开采储量,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 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储量虽已探明,但由于经 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尚不 具备开采价值的资源。,推测存在的储量,应当存在的储量,可据现有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的资源。,今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可以推测

6、其存在的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少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3、 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4、 资源质量差别悬殊。,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全国河流纵横,湖泊密布,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700 m3,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国土面积(陆地)为960万km2,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2%,占亚洲的25%,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1hm2,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耕地实际面积1.33亿hm2,居世界第4位,林地面积1.25亿hm2,居世界第6位,草地面积4

7、亿hm2,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和12。 我国已发现矿产资源180余种,矿产地25000多处。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列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但人均有矿产资源潜在总值1.5万美元,居世界第53位,是俄罗斯的15,美国的18。,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目前世界水资源正面临日益短缺和匮乏的现实 1

8、、世界上很多河流濒临枯竭(人类过度开发利用。例建设水库、工业用水) 2、许多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排放) 3、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一些地区水文异常,(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与目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1、供需矛盾持续增加 2、用水浪费严重,尤其是工业用水,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水资源研究所认为,全世界有26个国家的2.32亿人口已经面临缺水的威胁(年人均可用水量小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 ,最缺水的国家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另有4亿人口用水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速度,世界上约有1/5人口得不到

9、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世界银行认为,占世界40%的80多个国家在供应清洁水方面有困难。其他研究单位的报告也不能令人乐观,他们预计,在2030年内,淡水拥有量不足的人口数将达15亿。,数 据,(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东水资源战争”,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富裕的石油矿藏,但淡水资源奇缺,从河流湖泊得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约旦、以色列等国基本上没有大流量的江河湖泊。从地下水资源看,上述国家的地下水均属不可再生型。,从降雨分布看,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年降雨量不足160mm,其中2/3地区的年降雨量在100mm以下。

10、不仅如此,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水源有66%来自邻国,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受制于人。因此,埋下了国际冲突的种子。,(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河之争”,阿拉伯各国素以兄弟相称,但生命攸关的水资源之争却会使他们反目成仇。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居住着8800万人口,两河一直为各国共享。但自1983年以来,土耳其开始实施庞大的“安拉托里亚水利综合工程”,其主要工程内容为,截取两河源头地带的水源,修建集蓄洪、航运、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22座水坝河17座电站。1990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阿它图克水库开始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90。为此,叙利

11、亚、伊拉克曾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标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处于缺水上下限(10005000 m3/人)的中低值,总体缺水。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均匀。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988 m3,低于1000 m3的重度缺水标准,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内陆河流域共有11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50 m3的缺水紧张线,其中山东为380

12、 m3,河北为330 m3,北京不足300 m3,天津仅为150 m3,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更为严峻的,部分地区严重的水污染,造成合格水源减少,水质性缺水已威胁到我国业已不足的水资源供给。,数 据,(一)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一)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短缺,中国西北地区严重缺水 1、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降水量稀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2、对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开发,利用率低),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大,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标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处于缺水上下限(10005000 m

13、3/人)的中低值,总体缺水。联合国已将中国列为全球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一)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短缺,目前对水污染,人类避免水资源危机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控制人口增长 (2)改变观念,循环用水 (3)运用高新技术 (4)兴修水利,拦洪蓄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5)发展水产淡水业,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水污染严重”,水利部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全国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在水利部门对全国评价的近十万公里长的河流中,被污染河长已经占半数,其中有4万公里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400公里河长鱼虾绝迹,一些大中城市的中

14、小河流已变成排污河,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主要湖泊的26%已达到富营养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和渔业生产。,(一)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二)耕地资源短缺世界耕地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而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土地是一种自然系统和人类生产及经济活动影响的综合体,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地质、生物、土壤和人类经济活动组成的一种自然综合体。其基本属性是具有生产能力。作物产量、木材生产量、草场生产率等都是其生产能力的综合反映。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面积和质量。,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15、发展,在全球51000104 km2总面积中,陆地占29.2%,约13000万km2,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大的是可耕土地。世界上现有耕地13.7亿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0.5%。对于世界居民而言,这些土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用当前世界总人口60亿计,人均占有2.5 hm2。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这4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即限制性环境。其余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也就是可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厂、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按人

16、均2.5hm2的30%计算,人均占有0.75 hm2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均面积为0.450.53 hm2。,数 据,(二)耕地资源短缺世界耕地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的供求,(二)土地资源短缺世界耕地资源短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2、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别很大;,3、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4、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约占13 。,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二)耕地资源短缺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第二节 自然资源短缺,(二)耕地资源短缺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中国的土地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压力下,土地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以及土地资源管理不当,加重了形势的严峻性。因此必须优先保护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