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582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手法学—摆动类手法(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手法技能篇,【概念】 以拇指指端、指腹或偏峰着力于一定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通过前臂、腕关节连续协调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治部位。 【分类】 以拇指中峰着力者谓一指禅中峰推法; 以罗纹面着力称一指禅罗纹推法。,一、一指禅推法,一、一指禅推法,【动作结构】 1 预备姿势: A 术者取端坐或直立位 坐势时要含胸拔背,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弓背塌腰,双足放平踏稳,并略分开与肩等宽; 站势时取丁字步。 B 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沉肩:肩带肌肉放松,呈自然下垂,肩关节略向前外方伸出约1530左右,使腋窝有容纳一拳大小的空间。,一

2、、一指禅推法,一、一指禅推法,一、一指禅推法,垂肘:肘关节屈曲90110左右,在肩部悬吊与着力指支撑的条件下顺势下沉,使肘尖指向外下方,且肘略低于腕. 悬腕:腕关节屈曲向下悬垂,使桡骨下端与第一掌骨在腕关节处的夹角在90110之间,并注意腕部的桡侧要高于尺侧; 掌虚:食、中、无名、小指呈自然屈曲状,手握空拳。 指实:拇指盖住拳眼,以拇指中峰或罗纹面着力,自然地、垂直的支撑在治疗部位上。,一、一指禅推法,2、动作姿势 外摆过程:从起始位开始,先以肱三头肌发力,使肘关节外伸,并带动前臂、腕部与拇指向外摆动3045; 内摆过程:接着肱三头肌放松,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由外伸逆转向内屈,并带动前臂、腕部

3、从外摆位向内经过预备位再向内摆动30左右。,一、一指禅推法,全过程:以拇指着力面为支撑点,肘关节主动屈伸带动腕与拇指在起始位两侧,往返地内、外摆动。 3、不同动作姿势的操作 中峰推: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从外摆伸直位过渡到屈曲位。 罗纹推:拇指掌指关节随之摆动,指间关节保持在背伸位。,一、一指禅推法,【操作要领】 1操作时强调自然着力,无须主动用力下按,以免所产生的作用力僵硬、重滞。 2、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3着力点要始终“吸定”在治疗部位,不得在皮肤表面拖擦。 4内外摆动时动作变换要自然、流畅,摆动幅度、频率要均匀。,一、一指禅推法,【操作要领】 5、始终贯穿一个“松”字,只有肩松、

4、肘松、腕松,才能蓄力于掌,发力于指,使功力集中于拇指。 6、紧推慢移,即腕关节摆动的频率要快,120160次/分,而拇指着力点的移动要缓慢,移动幅度要小。,一、一指禅推法,【技能训练】 第一阶段基础功法 第二阶段米袋练习 第三阶段人体练习 1人体单穴、单手定点练习:选推百会、肩井、心俞、肾俞等。 2单手走线练习 (1)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右手沿风府至大椎一线做走线练习。 (2)术者用右手沿大杼到膈俞一线做单手走线练习。 (3)术者取坐位,用右手沿肝俞到肾俞一线做走线练习。,一、一指禅推法,【临床应用】 力学特点: 刚柔并济,并以柔和为贵。着力面小、压强大、渗透性强,刺激量的大小可随

5、需要任意调节,是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的柔和刺激。 适用部位: 既可“吸定”在穴位上操作;又可沿经络边推边走即所谓的“推穴道,走经络”。,一、一指禅推法,可根据疾病的新旧虚实,邪之表里深浅而调节手法的轻重缓急。 应用平(平劲在皮肤)、浅(浅劲在肌肉)、深(深劲在筋骨)、陷(陷劲在骨缝内脏)不同的劲力,使作用力渗透到皮肉筋骨以及脏腑各组织层次,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一、一指禅推法,作用: 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疏筋活血、消积导滞等作用。 适应症: 治疗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各科常见病症。 罗纹推适用于腹部,以治疗消化系统与妇科病症见长; 指峰推善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肝郁、

6、痹症等内科杂病。,一、一指禅推法,二、扌衮 法,【概念】 以小鱼际及手背尺侧为着力面,沉肩、垂肘、立臂、竖掌,肘关节与前臂做周期性地屈伸与内、外旋臂摆动,带动腕关节伸屈,使弓成半圆形的手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来回滚动的手法。,二、扌衮 法,【动作结构】 1 预备姿势: 一般取站位,必要时可用高凳坐位;或取弓步势,步势要根据需要随时调节至适当宽度,上身保持正直并略向前倾,以利于发力。 沉肩、垂肘、立臂、竖掌。 立臂:腕关节伸直,前臂处于中立位。 竖掌:手掌竖起,以小鱼际肌腹紧贴治疗部位,手掌与治疗部位垂直,掌指与手指关节呈自然屈曲状。第一掌骨与拇指内收,拇指的掌指关节与小指的掌指关节相对,从而使手背弓

7、成半圆形。,二、扌衮 法,2 动作姿势,肱三头肌发力,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肌群收缩,使前臂旋后,带动腕关节屈曲、外旋,手背从小鱼际到尺侧1/31/2处,肱二头肌发力,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肌群收缩,使前臂旋前,带动腕关节伸直略背伸、内旋,手背从尺侧1/31/2处返回至小鱼际,内摆 40度,外摆 80度,如此周而复始连绵不断,扌衮 法,二、扌衮 法,外摆80度,内摆40度,二、扌衮 法,【操作要领】 1、小指掌指关节背部及小鱼际紧贴治疗部位,不能拖擦。 2、力度与节律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或用力硬顶。 3、术手不要离开治疗部位,以免造成上、下起落的敲击动作。 4、手的掌指与指间关节一直保持

8、自然屈曲的姿势,无任何主动捏拢与伸展的动作。,二、扌衮 法,【操作要领】 5、滚动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向外80度左右,向内40度)。 6、频率在120160次/分之间。 7、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奏感,外旋偶腕屈,内旋偶腕伸。,二、扌衮 法,【技能训练】 第一阶段基础功法 第二阶段米袋练习 1定点操作练习: 2走线操作练习: 第三阶段人体练习 1人体定点、单手练习: 2单手走线练习: 【名医经验及现代研究】 扌衮法是丁季峰氏在继承家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40年代创编的一种推拿手法。扌衮法既保持了一指禅推法对人体具有柔和的节律性刺激这一特点;又有施力面积大,力量强的独到之处。,二、扌衮 法,【动

9、作特点】 以手掌背尺侧及小鱼际着力,手指自然屈曲,大小鱼际自然内收使手背呈圆筒状。 靠肘关节的伸屈。 前臂的旋后旋前及腕关节屈伸的协同运动,使着力部位在受术者身上作有节律的来回摆动。 医者的手背与人体之间所造成的是一种密切接触的滚动摩擦。任何产生平移摩擦与顶压的动作均属错误。 外旋屈曲时未发到80度(提前8l0度)之前就应停止发力,利用向外的惯性达到80度,这样做可以避免引起冲击感。回复内旋大于40度,容易产生大鱼际部撞击体表。,二、扌衮 法,【临床应用】 力学特点:扌衮法刺激面积大,作用力强,深透作用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适用部位: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 作用:

10、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温经祛湿、活血化瘀、解痉止疼、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功效。 适应症:适用于伤科、内科、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尤以治疗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见长,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偏瘫、高血压、神经衰弱等。,二、扌衮 法,二、扌衮 法,二、扌衮 法,三、揉 法,(一)概念 以指、掌、掌根、大鱼际、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即为揉法。 (二)分类 根据所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柔、掌揉、拳揉、前臂尺侧肌群揉、肘揉、足揉等。,三、揉 法,(三)动作结构 1、预备姿势 术者可取

11、坐位或站位,沉肩、垂肘,以中指端、拇指端、掌、掌根、大鱼际、前臂尺侧腕屈肌群的肌腹、肘尖部,或手握空拳以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着力,按压在治疗部位。 2、动作姿势 在肩、肘、前臂与腕关节的协同下,做小幅度的环旋转动,并带动施术处的皮肤一起宛转回环,使之与内层的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的内摩擦。,三、揉 法,指 掌 掌根 大鱼际 前臂尺侧 肘尖,作用一定部位或穴位,作回旋或来回移动,带动皮下组织或肌肉,三、揉 法,三、揉 法,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四指自然伸直,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带腕,使大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作回旋运动或内外摆动,三、揉 法,(四)操作要领 揉法动作时整个动作

12、贵在柔和,揉转的幅度要由小到大,用力应先轻渐重。 术手要吸定在操作部位上带动着力处皮肤一起回旋运动,不能再皮肤表面摩擦或滑动。 频率一般为100160次/分。,三、揉 法,(五)技能训练 1、第一阶段:基础功法 可经常练习五指空抓、甩手等动作以增进前臂肌肉与五指的灵活性。 2、第二阶段:米袋练习 (1)单手定点练习:以一手按放在米袋中轴线中点,做揉法定点练习,两手交替练习。 (2)单手走线练习:沿米袋中轴线,自上而下,再由上而下,反复往返进行揉法走线练习,35分钟交换一次。,三、揉 法,(五)技能训练 3、第三阶段:人体练习 (1)人体单手定点练习:外劳宫、合谷练习指揉;浮兔练习膊揉、掌根揉、

13、肘揉;印堂、太阳、百会、风池等练习指揉、鱼际揉。中脘、气海等练习掌揉法;环跳穴练习拳揉。肩井穴练习膊揉法。 (2)人体单手走线练习 沿额印堂至神庭一线,上下往返做大鱼际揉法。 双手交替沿髀关至梁丘一线上下往返做拳揉、膊揉法。,三、揉 法,(六)临床应用 1、力学特点:轻柔缓和深透。 2、适用部位,头面、胸腹、四肢部及局部肿痛处,腰背、臀部及肌肉丰厚处,全身各部经穴,腰背、臀部及肌肉丰厚处,对深层组织的刺激,掌根揉法,指揉法,肘揉法,大鱼际揉,膊揉法,三、揉 法,3、作用 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镇静安神等。 4、适应症 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脘腹胀痛、胸胁痛、便秘、腹泻及腰背四肢软组织损伤等病症。,三、揉 法,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