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413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与教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学与教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学与教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学与教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学与教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与教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与教的理论(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学与教的理论,主讲人:陈声健 E-mail:,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0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最直接层次的是教与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中间层次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最底层次的是哲学和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是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下面简要介绍的是与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几种教与学理论。,2,主要内容,四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

2、智能理论 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奥苏伯尔的教学理论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其他,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四种学习理论,一、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代表人物 古典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桑代克 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主要观点: 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学习主要在于形成条件反射。,Skinner,斯金

3、纳箱,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环境和条件,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 “刺激-反应-强化”理论,反应 + 强化 增强反应 反应无强化 减弱反应 反应+惩罚 压抑反应,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为具有联系的小步子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因人而宜,自定步调 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错误率,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原则: 老师应该坚持及时赏罚。这里的“及时”或“立即”非常重要,而赏罚是指,好的行为及时表扬即强化使得其增强,坏的行为及时批评即消除、杜绝再犯。 老师应该多用奖励,少

4、用惩罚。 老师应该较多的使用非实物强化来代替实物强化。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适用实物强化,但对年龄 较大学生并不适用。,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老师应该持续的强化建立学生的理想操作行为,再以部分强化方式中的不定时次级强化来维持理想的操作行为。 老师对学生主动表现的“好的行为”要给予及时而连续的强化;对于“知识的习得”要及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灵活运用。 运用反复强化原则来塑造理想操作行为时,老师也不可忽略激发学生的自律行为。 老师可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来改正学生“不好的言行和习惯”。,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知识

5、建构(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源自德国Schwank教授,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青蛙作为“教师”准确地讲出了“鸟”这种动物的特征。鱼作为“学生”,很有学习兴趣,而且很认真地听讲。但在结果上,鱼心目中的鸟却是一种“鱼化“的鸟。青蛙还对外面世界的牛、人都做了描述,而鱼心目中出现的都是“鱼化”了的牛和人。因为它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这是一则夸张化的寓言,只要冷静反思一下现实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寓言的影子。,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学习过程同时包

6、含两方面的建构 :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已有知识的重组。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代表人物:维果斯基、皮亚杰、斯腾伯格,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协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交流: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主义 知识是可以客观表征和准确

7、传递的实体,它可以借助媒介来表征。 教学是知识的传递。 技术是媒体,建构主义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建构起来。 教学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和互动过程中建构知识。 技术不简单是媒体,而应该是全面支持知识建构的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主要区别,关于学习理解的主要区别 主动和被动。 建构主义: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 行为主义:被动接受环境的刺激; 关于规定学习学习方向的学习场所环境 两种主义在确定引导学习主动性的场所本身上的看法不同; 研究者通常将建构主义称为场所:学习环境。 行为主义:教授学习场所模式,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和

8、罗杰斯。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人本主义课程理论,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 。 这样的“完人”,首先是多种多样的潜能得以发挥,其次是情意发展与认识发展的和谐统一,包括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认知、理智和行为的发展,以及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理智、情绪与行为发展的统一。 3.主张平行课程与并行课程。 它由知识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整合课程有机结合而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4.组织意义学习。 罗杰斯指出:人类学习有两种类型, 一是无意义学习,这类学习只涉及心

9、智,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人”无关; 另一是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22,舟舟现象: 武汉有个舟舟,全名叫胡忆舟,成年的舟舟,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智力水平。,案例1:,23,舟舟因遗传基因变异,第二十一对染色体多了一条,是在医学上被认为不可逆转的“先天愚型”。他被称为弱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有一天他站在人民大会堂舞台上,从容、潇洒、成功地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时,人们震惊了。在这以前谁能相信,一首首有十几个声部、几十种乐器、节拍

10、复杂的交响乐曲能在一位智障残疾少年的指挥棒下如此美妙地流淌,可是这也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中央电视台专门播放了60分钟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24,案例2:,冯聪现象 一个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口歪眼斜,听力有明显障碍,甚至左手和左脚都不能移动的孩子,18年后,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能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众多的世界名曲他就是冯聪。,25,冯聪的妈妈把他抱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向专家求助。附中的校长叫俞惠耕,跟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是好朋友。俞校长对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有所了解,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他还不是特别的相信和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每

11、一个人的音乐智能是天赋的,主要看它有没有被挖掘出来。当冯聪的母亲恳求他“救救我的孩子”时,俞校长把孩子收下了,并训练他拉小提琴。经过14年的训练,高度脑瘫的冯聪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而且考上了大学。他现在已经18岁了,是北京走读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26,问题:,你认为上述案例能给教育提供哪些启示?,27,启示: 1. 人的智能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2. 智障、早慧与大器晚成也是客观存在的。 3. 环境与教育对人的智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8,左右脑差异,29,左右脑分工,30,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43一) 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在心理学、教育

12、学领域出版过18本专著,发表过数百篇论文 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31,加德纳的观点,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 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各不相同 每一种智能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 这八种智能本质上都具有价值中立的特点 这些智能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协同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来改进教育,32,版权所有,严禁复制),33,信息技术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方面 扮演着怎样的角色?,34,语言修辞智能,语言修辞智能是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倾听、阅读、写作、讨论,达成有效的沟通、理解、说明、创造新知识、建构意义的能力。 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音员,35,36,数理逻辑智能

13、,数理逻辑智能是对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抽象思考,形成思考模型,运用统计计算、推理、逻辑思考、实验研究,以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数学或科学思考模式的能力。 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设计师,37,38,39,肢体运动智能,肢体运动智能是指巧妙地控制身体和处理物体的能力 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和手艺人,40,41,42,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指能够创造和欣赏节奏、曲调的能力 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制造乐器者和善于领悟音乐的听众,43,44,45,个人内省智能,个人内省智能指自我意识以及整合内在情感、价值、信仰和思维过程的能力。 神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46,47,48,人际交往智

14、能,人际交往智能指对他人的情绪、动机和愿望进行察觉并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成功的教师、社会工作者、演员、政治家,49,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指能够思考图片和图形,并具体和抽象地加以再现的能力。 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50,51,52,自然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观察、辨认和洞悉自然,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其他物体加以认识和分类的能力。 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和庭园设计师,53,54,55,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Blended learning,各种学习理论的综合应用,总结:混合的理论基础,其他学习理论,2.2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研究关于教学各方面问题的理论,

15、其研究课题涉及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方法等。 与学习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研究范畴,研究教学的价值、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 研究教学的本质,揭示教学过程的因素、结构及其客观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探讨社会、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制约关系。 研究教学的模式、原则和组织形式,研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为教学实践活动建立规范,提出要求。,教学理论的研究范畴(续),研究教学评价,探讨教学评价的标准、要求和手段,为调整教学活动环节,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反馈系统。 研究教学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联系、结合。 研究国外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或

16、成果。,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发现法 发现法特点 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 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在动机。,奥苏伯尔的教学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要实现“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发现式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奥苏伯尔的教学理论,教学原则与策略 逐渐分化原则 整合协调原则 先行组织者策略 是在教学中首先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个材料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