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1115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简单介绍 .41.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 .41.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内容简介 .41.2.1 银行监管“量”的改变 .41.2.2 银行资本监管“质”的变化 .51.2.3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规则 .52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现状 .5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63.1 有助于抵御与防范危机 .63.2 与国际标准同步,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73.3 有助于我国银行业的规范与完善 .73.4 小结 .8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84.1 可能性分析 .84.2 商业银行的可应对措施 .104.2.1

2、 通过内外部融资补充资本 .104.2.2 降低加权风险资产 .114.2.3 优化资本管理水平 .114.3 小 结 .125 结 论 .12我国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简单介绍1.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业界与学术界主要就两大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即国际货币体系及金融监管改革。监管滞后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诱因之一。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金融市场、机构及产品,金融监管显得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力度不强、方法落后以及监管真空等。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统一标准, 巴塞尔协议是各国商业银行监管部门的参照。而 2008 年

3、金融危机的爆发本质上反映了该协议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资本顺周期、流动性、杠杆率以及宏观审慎等。 巴塞尔协议也就是基于此而诞生的。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11 年 8 月 15 日推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并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行。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原则上应于 2013 年底前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 2016 年底前达标。1.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内容简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坚持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国内银行业经营和风险管理实践,并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II)三大支柱为基础,统筹考虑第三版巴塞尔

4、协议(Basel III)的新要求,体现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银行监管新理念,构建了符合国内银行业实际的资本监管框架,实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在更高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下文将对其大致内容进行简单的剖析。1.2.1 银行监管“量”的改变在金融危机过后,加强资本的监管已经形成国际共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参考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普通股构成的资本)不得低于 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应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

5、风险加权资产的 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特定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在最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逆周期资本。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0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新管理办法实施后,正常时期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 11.5%和 10.5%。表 1 资本管理办法前后资本充足率指标对比 %指 标 最低资本要求 超额资本要求时 期 核心一级资 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 足率 资本充足率 储备资本缓 冲 逆周期资本

6、缓冲颁布前 2 4 8 - -颁布后 5 6 8 250% 025%多层次的监管资本要求既与资本监管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又增强了资本监管的审慎性和灵活性,确保资本充分覆盖国内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个体风险。1.2.2 银行资本监管“质”的变化与以往相比,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银行业资本的质量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被重新界定并区分为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及留存收益) 、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并建立严格的合格标准。2、核心资本要求被大大提升,原来的附属资本概念被弱化。3、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资本扣减规定,所有的资本扣减项全部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

7、1.2.3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规则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按照国际可比性的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计算规则。一是根据巴塞尔协议关于监管资本定义的新规定,审慎确定监管资本的构成,维护资本工具的质量,提升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二是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审慎计量风险加权资产。第一,重新确定了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体系,既体现审慎监管的内在要求,又兼顾国内银行的风险特征;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第二,在市场风险方面,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并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第三,首次明确提出了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并适当提高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确保监管资

8、本要求的审慎性。2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现状目前,我国共有 5 家大型商业银行,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7 家城市商业银行,85 家农村商业银行,223 家农村合作银行,2646 家农村信用社以及 1家邮政储蓄银行 1。而根据银监会统计,2011 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23% ,较上年同期上升 07 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 101% ,较上年同期上升 06 个百分点。2011 年前三季度的整体水平均高出 2010 年同期。表 2 2 0 0 9 2 0 1 1 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情况 %年 度 2 0 0 9 2 0 1 0 2 0 1 1季 度 1 2 3 4 1

9、2 3 4 1 2 3资本充足率 11.3 11.1 11.4 11.4 11.1 11.1 11.6 12.2 11.8 12.2 12.3核心资本充足率 9.2 8.8 9 9.2 9 9 9.5 10.1 9.8 9.9 10.1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统计信息2010 年,我国银行业经历了大规模融资后,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一定提升。资本充足率几乎都保持在 12%上下,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在 10%左右。但是随着信贷规模增长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拨备的增加,2011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上年末出现了下降。2011 年一季度,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

10、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177% 、1140% 、12 38% 、1245% 、1205% ,较上年末有一定下滑,但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相比较而言,中行、建行、交行资本充足率水平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而工行、农行则低于同业平均水平。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的必要性分析基于巴塞尔协议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在 2012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因此,对于该管理办法实施的原因是值得去研究。本文认为,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3.1 有助于抵御与防范危机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银行等金融大鳄在危机中轰然倒下。而花旗银行也是依靠美国政府的救助才幸免于难

11、。而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因为美国房屋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而直接的原因的由于美国对于资本市场的过度开放,滥用金融衍生工具,过度成承担风险,同时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所致。在这种背景下, 巴塞尔协议出台。在该协议的基础上,我国银监局依据自身情况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巴塞尔协议在原则上保持一致,并对1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0 年报商业银行的资本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标准提高,而核心资本主要是由股权资本构成,股权资本属于可靠性高的资本,能够抵御外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对核心资本要求的提高实质上是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调整,这样提高了对风险抵抗性更强的股权资本的比重,降低了次级债等附属资本的比重,加强了对风险的抵御能力。积极的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银行将持有足够的资本金储备,且这些资本的流动性和抵抗风险的能力都将大大提高,最终银行能够做到不依靠政府救助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