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679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A)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收回。一、语言文字运用和名著阅读(共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黼黼(f) 间或(jin) 炮恪(po) 鞭笞 (ch)B.总角(jio)监生(jin) 榫头(sn) 罥烟(jun)C.宫涤(to) 朱拓(t) 畏葸(x) 蹙缩(c)D.忖度(du) 更事(gng) 嘲哳(zh) 歆享(x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敕造聒噪沸翻盈天雕梁画栋B,膏粱黔首走头无路敛声屏气C.乖张厮打捉摸不透蛇鳝之

2、穴D.寒喧阜盛幽愁暗恨遂心省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B.2月7日11时,位于洛阳市龙门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的一家店铺突起大火,10余户经营者受到波及,被烧得面目皆非,损失上百万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C.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地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改善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4.下

3、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家的行李在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了,只有张凯一个人临出发前还在地收 拾行李。B.提起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祥林嫂就怨声载道,后悔不迭。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今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文艺_,形成了网络文艺的鲜明特点:门槛低,易发表,易传播,群体大,市场化。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題,如原创剽窃,盗版严重,作品中炫富、拜金大行其道,暴力、色情渲染屡禁不止。

4、A.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B.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C.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D.激活了大众的文艺潜能,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造就了“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格局6.下列关于红楼梦和高老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情节主线。B.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作者是曹雪芹,一般认为,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C.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是人间喜剧,高老头是人

5、间喜剧的序幕。D.高老头成功塑造了面条商高老头、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扛洋大盗伏脱冷、文学青年吕西安等艺术形象。7.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句子,要求内容贴切,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6分) 人生如标点:为人用逗号,奋斗不息; , ;求知用问号,有所不知; , ; , 。8.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苗得雨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短信,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药学界霸主,您能够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发展提供锦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的佼佼者恳请您不吝指教。敬祝编安。某校生物社团苗得

6、雨 2016年3月5日(1)将 修改为 (2)将 修改为 (3)将 修改为 (4)将 修改为 (5)将 修改为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士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 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甘茂、樗里子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

7、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 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 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令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

8、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 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令甲。”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责于卫。于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太史公曰: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

9、采焉。 (节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樗里子以车百乘人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B,使樗里子以车百乘人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C.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D.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惠王八年:这种纪年法是皇帝出现之前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B.西河:古称黄河中游南北流向的一段河流。C.南面:古代以坐南朝北为尊位,这里是让胡衍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D

10、.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曾担任过太史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樗里子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秦人称他是个“智襄”人物,史书较多地采录了他的事迹。B.樗里子能征善战。秦惠王八年,攻打曲沃,夺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伐赵攻楚,先后夺得蔺和汉中的土地。C.樗里子在秦一直受到尊重。秦惠王、武王、昭王时都受到尊重,武王时担任右丞相。D.樗里子临终预言得到验证。他临终预言在汉朝兴起时成为现实,这为他多智的一生画上了形象圆满的句号。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5分)(2)游腾为周说楚王曰

11、:“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淮村兵后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戴复古,南宋江湖派诗人,长期流浪江湖,穹向陆游学诗。1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哪些意象?(5分)1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师说用 “ , ? ”两句,表明作者专心学道,不考虑为师者年龄大小的坚定立场。(2)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

12、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淸的句子 是“ ; ”。(3)荀子劝学中“ , ”两句,用比喻来说明君子广泛学习并注重反省,就能智慧通达提髙自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棉袄和一条褪了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

13、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下去成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了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 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 天! ”她掠起衣角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 么多?这怎么好意思

14、!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大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见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注聂华苓:美籍华裔作家,女,1925年生于武汉,1949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结尾的“冷笑”“漠然”表明她灵魂已麻木、僵化到了极点,也表现出对我冷眼旁观 的不满。B.作者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在刻画人物时,最突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