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660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走进位于上海华山路的中华企业大厦欧莱雅中国总部办公室,随处可见员工轻松地交流,或端着咖啡杯子走动和小憩,办公室没有打卡机,从不打考勤在我们的采访中,每个员工都为自己身为欧莱雅的一员感到自豪,都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欧莱雅中国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乐雅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欧莱雅相信自己的每一位员工!令我们意外的是,与很多公司不同,欧莱雅并没有用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公司管理层谈得最多的,都是“相信员工”,因为我们实施的是人性化管理。 那么,员工不自觉怎么办?我们自然而然地生出这样的疑问。在我们接触的很多跨国公司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中国员工惯有的中国式思维,往往视松散管

2、理为管理漏洞,贪小便宜,无法自我控制。 在经历了各个部门的深入采访之后,我们发现,欧莱雅的员工从一开始,就着力于锻造一种独立的企业家精神,能够以对待自己生意的态度去投入工作,并且具备很强的方向感,不仅能独立决策,还可以自我驱动。而以“未来企业家”为目标的欧莱雅员工培养系统,则是形成今天欧莱雅独特文化的根源。 发现企业家文化 其实,“未来企业家”是欧莱雅自创始以来恒定的员工培养目标。 1996年底,第一次来神秘的东方古国的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就公开宣称要启动一场豪赌:“从一开始,我就把赌注都放在了中国人身上。在中国经营生意,最好的人选应该是中国经理人。” 他赌对了。 9年过去,今天欧莱雅绝大

3、部分品牌经理、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都是由中国人担纲;4000余名正式员工的团队中,总部外派员工只有十来位!就这样一支本土化的团队,却将欧莱雅送上了中国化妆品行业销量第二的位置,并连续五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度猛跑,欧莱雅也成了中国市场最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 2005年4月,一场更大的赌注拉开了帷幕。欧莱雅全球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司天利、时任亚洲区总裁裴天瑞、中国区总裁盖保罗三大巨头齐聚上海,参加欧莱雅亚洲区培训中心的揭幕剪彩仪式,如此重视程度甚至盖过了欧莱雅旗下品牌进入中国的剪彩仪式。 两场豪赌,其实出自同一个理由:欧莱雅的员工培养目标是“未来企业家”。 在众多企业看来,一个组织的人员分工各有不同,领

4、导者有领导者的价值标准和个人禀性,高管、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各有自己的素质要求。群龙组成的组织未必会是一个强大的组织,这正是中国企业的普遍思维。欧莱雅的员工培养思维显然与众不同。 成为“未来企业家”,这不仅仅是对销售部、市场部员工的要求,对人力资源部或财务部的员工也应如此。事实上,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企业家。比如,一位财务人员除了要做好账目的统计,还要主动去了解来龙去脉,想想如何开源节流。 “独立的企业家精神”是由欧莱雅的行业特性和自身文化决定的。作为一家引领时尚的化妆品企业,它时刻都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员工们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市场的反应快慢,常常是成败的关键。这必

5、然要求他们都能走在时尚的前沿并能及时把握,而不可能是仅仅靠按部就班和服从命令就做得到的。再加上欧莱雅长期以来奉行的自由文化和弹性管理,使员工更加需要具有独立主动的企业家精神。 顺着员工培养成长路线图走去,欧莱雅锻造“未来企业家”的核心逻辑正徐徐展开 寻找“挑战者” 勇于甚至喜欢接受挑战,是未来企业家的首要禀性。 “让所有人去寻找能承续欧莱雅激情和勇于挑战的人,帮助他们融入欧莱雅,教他们怎么经营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并把他们培养成为最好的挑战者。过一两年,这批新鲜血液就会给各个部门带来新的生机。”盖保罗进一步阐释了“挑战”为什么会成为欧莱雅员工培养系统的第一个关键词。 在采访中,乐雅女士特别强调了

6、寻找具有巨大潜能的“挑战者”的意义。作为欧莱雅(中国)的人力资源副总裁,她认为,招聘一名适合的人才,就像在空位上栽下了一株品质优良的树苗,浇水施肥和风雨历练之后,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在选拔时,不仅要关注他是否胜任目前的工作,还要考察他是否有发展潜力,挑战更重的责任。 与很多公司不同,欧莱雅不对应聘者进行各种知识或性格测试,而是完全通过面谈来了解人的工作、经验和个性。 乐雅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会通过多轮的面试来了解他们,这不是意味着没有标准,我们的标准包括胜任工作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员工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比如创新意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主动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等。

7、” 对于人才的渴望,欧莱雅可谓绞尽脑汁。为此,欧莱雅还精心设计了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各类比赛,“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就是其中一项,承担着寻找“挑战者”的责任:4月10日,飞往法国的班机上,陈义如、陈许佳和尧淑玲三位中科大在读硕士生踏上了一项特殊“面试”的征途。 前方:巴黎,欧莱雅全球总裁和副总裁,德国、加拿大、土耳其等全球七个赛区的冠军队伍,如此阵仗只因为一次特殊的面试“2006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总决赛。 2005年10月初,新一轮的竞赛刚刚启动,就吸引了全球近4万名本科生和MBA、1500支队伍的竞争,其中仅中国就有6200多人、197支队伍。中科大化学系的三位研究生就是通过

8、校园BBS上的一个帖子组成了ShiningTown队。 他们在高度逼真的网络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一家化妆品公司,与网上虚拟的另外四家公司进行角逐,最后以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来排定名次。在去巴黎欧莱雅总部之前,她们一共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六轮比赛,每一轮相当于半个财年。最后她们胜出了,成为东亚赛区冠军4月12日,巴黎埃菲尔铁塔会议厅内,陈义如他们作为东亚赛区的冠军,将一个已经运营了“几年”的公司“卖”给欧莱雅。为此,他们向由欧莱雅公司高层领导和管理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推销自己公司的卖点,并接受评审团的“拷问”,以此与各区的MBA组和本科组的冠军队伍共同角逐全球总冠军。 虽然略显遗憾的是他们三人最终未能夺得冠

9、军,但欧莱雅的目标已经达到:让那些未来企业家的“苗子”勇敢的“挑战者”脱颖而出。欧莱雅通过这项商业游戏,可以全面考察参赛者的快速反应能力、战略执行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截至2005届,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3000多位学生参与这项竞赛,共有186名优秀参赛者加入了世界各地的欧莱雅公司。 为了寻找各个方面的“挑战者”,他们还将法国总部已经比较成熟的“欧莱雅校园策划大赛”引入中国大学校园,并自行创立了“欧莱雅工业大赛”。 除了赛事之外,欧莱雅还打出“天天招聘”的宣传,纳才计划基本上没有季节性,只要有合适的人才,随时准备聘用。每次招聘就像是寻宝一样,不是说计划招几个人,而是看能找到几

10、个合适的人。出于对长远发展战略的配合,他们所有重要品牌的重要岗位上都必须要配备管理培训生,而且每年都要有。 开拓晋升渠道 欧莱雅的一位副总裁曾说过:年轻员工一开始经历略少,我们就培养他做驾驶小船的船长;经验丰富些了,我们就培养他做军舰的舰长,一直到经理、总裁 从普通员工到总裁,欧莱雅鼓励每一名员工都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愿望,拥有自己的成功梦想并创造条件激励员工着手去实现梦想,这就是欧莱雅的用人思路。 除了纵向的发展外,员工的职业生涯也可以是平行的,甚至是交错的。 纵向:年轻员工“蹦极跳” 作为“校园市场策划大赛”中国赛区的第一届冠军选手,Ivy也许没有想到,随着自己每年一次的晋升,5年之后竟会成

11、为欧莱雅集团的一个著名品牌的市场经理。而这一品牌和部门在5年前并不存在,当时自己也还是一个大学生。 2001年,Ivy毕业之后以一名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在“兰蔻”市场部工作。3个月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任务交到她的手中:独立负责“兰蔻”护肤品的上市。当时,护肤品在“兰蔻”产品中占到70%的销售额,而将这样大的项目交给一位管理培训生来负责,确实相当大胆。一年之后,刚刚结束管理培训生身份的她,马上成为了“碧欧泉”的产品经理。 这就是欧莱雅用人的独到之处:敢于让年轻人承担更大的责任,给他们机会成长。 横向:轮岗点燃职业激情 与Ivy纵向“蹦极跳”的方式不同,大众化妆品部物流总监Sophie则是横向轮岗的典型

12、。 很早就听说在欧莱雅法国总部,员工的平均工龄长达14年之久。俗话说“时间会消磨掉所有的激情”,对这位已经在欧莱雅(中国)工作7年的老员工(欧莱雅进入中国仅仅九年时间),我们想看看她是否还保持着欧莱雅招牌式的激情,一并听听她的传奇故事。 走进Sophie的办公室,第一直觉是意外,挂在墙壁四周的是一些充满童稚的水彩画,有红通的太阳,有梦幻般的小房子,有歪歪扭扭的小桥这难道就是欧莱雅人所说的“诗人般的想象力”? 谜底很快揭晓:这些画都是苏州小学生“我爱长江,拯救白鳍豚”大型画展中征集来的,欧莱雅苏州工厂是此活动的发起单位。 事实上,Sophie的工作热情丝毫不亚于这些水彩画所展示的想象力,因为欧莱

13、雅给了她足够多丰富的经历和挑战,值得她细细品味: 2004年7月的一天,担任羽西品牌财务总监仅半年的Sophie又面临着一次选择,公司方面安排她去担任大众化妆品部的物流总监,这已经是7年来的第七次换岗了。 财务总监转做物流总监?是有些挑战!新职位需要和300多个经销商、国内外的5个大工厂随时保持沟通。内部还需要管理30多人的团队,需要和销售部、大众化妆品部的很多品牌协调。 虽然她没有物流方面的经验,但是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挑战。因为老板每次都这样跟她说:“既然你是新的,你就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建议,我们就需要这些。” 在第一次领导30多人的团队和众多经销商打交道后,她发现自己很喜欢和人打交道的,重

14、新认识了自己的另一面能力。经过这么多次的换岗,Sophie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已经不仅仅是和数字打交道了交错:“职位随人走”的机制 在采访过程中,Sophie的老板来找她了,谈的主题又是给她换工作!这距离她担任物流总监还不到一年。与以往不同,这次是Sophie由于家庭的原因,主动提出希望去北京工作,而北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职位,怎么办?创造职位!这就是欧莱雅“职位随人走”的机制,新创造一个职位给你,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你目前的工作和希望从事的新工作的合集。 而与此同时,Sophie的团队中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员工跟她一样,想到离家近的地区工作,而当地也没有这样高的职位。对方于是想去当地的销售部门工

15、作,Sophie不是一味阻拦,而是尽力去促成这件事情。她跟当地的销售部门说,这个职位能不能给她留2个月,等我这边她的工作告一段落了,然后去你那?这样下来,双方都让一步,既留住了人才,也满足了员工的现实需要。 欧莱雅非常尊重员工的自我意向和爱好,充分发掘员工最擅长的能力,并给予最大限度的信任,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 塔尖:高层人员的全球通行证 在欧莱雅,员工的晋升没有国籍限制,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业绩予以证明。盖保罗说,“我们喜欢因不同民族、职业、文化背景和个性带来的多样性。” 事实上,善于用多元化的人才,是欧莱雅公司企业文化中深入骨髓的一项。欧莱雅集团拥有18个国际知名大品牌,这些品牌来自全球各地,产品的研发、制造也都不尽相同。而在经营上,欧莱雅更是标准的全球化策略,这些都需要全球化、多元化人才的支持。 为了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欧莱雅还会经常指派产品经理去其他国家锻炼。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始职业生涯的员工就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市场,比如日本或意大利,这会增加这个人的创造力。 设计个性化通路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在通向未来企业家的道上,对于选择哪一条发展线路,欧莱雅的员工和老板之间有一种默契。 Ivy的4次提升都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她说:“每当我做一件事情感觉比较游刃有余的时候,新的挑战就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