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449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立科技-1.7倍-红外热像仪(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立科技 1.7倍!点评 002214 大立科技 2010-08-11中报点评:大立科技_上半年稳定增长【2010-08-11】公司今日发布2010 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215 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1.03%;实现净利润1462 万元,同比增长1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91 万元,同比增长23.92%;实现每股收益0.15 元。第 2 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略增,环比大增。由于下游客户的预算和投资计划具有季节性特点,上半年尤其一季度是公司的传统淡季。相比去年同期,第2 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和12%。与第1 季度相比

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加了64%和170%。红外热像仪销售收入增长15%,毛利率稳定。上半年,来自电力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用于消防领域的产品增长较为突出。2009 年公司消防用产品销量不到100 台,今年公司中标的数量超过300 台。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预计下半年,外贸民品和军品也会有明显增长。DVR 销售收入增长66.13%,依然偏低。去年上半年DVR 业务萎缩较为严重,今年随着安防领域的持续复苏,DVR 销量实现超过翻番的增长,但主要是低端型号的放量,导致了销售收入增长相对较低,毛利率下滑到了20.45%。自主探测器进展顺利,期待在2011 年实现替代性量产。由于目前红外热像仪的

3、探测器均是从国外采购,公司自主研发探测器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探测器处于后期的测试阶段,稳定性和清晰度均在逐步提升,进展顺利。预计2011 年实现千台级别的量产,替代外购的探测器。估值: 鉴于红外热像仪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以 2011 年业绩预测的40 50 倍PE,对应26.84 33.55元作为目标区间,给予持有评级。 】齐鲁证券 【作者】刘江啸中报点评:大立科技_步入快速增长期【2010-08-11】公司发布中报,上半年营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215 万元、1462 万元,同比增长21.03%、18.29%。营业利润率47.00%,同比微降1.04 个百分点。红外热像仪保持

4、稳定增长。受益于相关下游行业的复苏,以及自身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红外热像仪产品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营业利润率小幅增长0.82 个百分点,保持在53.8%的较高水平。我们认为,红外热像仪下半年极有可能加速增长。一方面,军工项目的订货连续性较好,既有订单往往能够持续供货,或者随着装备的普及而加大订货;而随着公司产品逐渐向系统更加复杂、性能更加先进的方向演进,产品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红外成像行业在民用领域,除了电力设备监测这一传统应用,已经有多个新应用领域正在加速走向成熟,未来很有可能放量。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逐渐走向成熟。公司自行研制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技术指标符合预

5、期要求,但仍处于建设期,产能尚显不足,导致二季度生产和交付进度未达预期。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产能、工艺、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成熟,自制探测器将取代更大比例的外购产品。DVR 产品销量显着增长,但市场竞争激烈化导致盈利能力下降。DVR 产品上半年营收增长66.1%,但营业利润率下降7.5 个百分点。上半年安防行业复苏势头明显,竞争也日趋激烈,预计DVR 销量增长的势头下半年还将持续,公司将通过产品线的丰富来满足各层次市场的需求。红外热像仪与安防产品的结合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公司具有明显优势。安防领域将向着全天候、24 小时监测的方向发展,红外热像仪将是理想的解决方案,而公司在视频安防和红外热

6、像仪两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有抢占行业发展先机的实力。我们预测,公司10、11、12 年EPS 分别为0.69、0.91、1.15 元,对应47.3、36.0、28.3 倍市盈率,维持增持评级。 】华泰联合证券【作者】关海燕大立科技_受益新兴行业发展 买入【2010-02-25】广发证券分析师发表研究报告认为,红外产品加快增长和DVR产品的恢复性增长将使公司2010年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且2011年将出现快速增长。分析师预计公司2009-2011年EPS分别为0.471元、0.703元和1.251元,维持其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为34.80元。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7、国产化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下一阶段公司主要工作是对试生产产品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期实现批量化生产并逐步替代进口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对于红外热像仪产品,公司2009年以来销售出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红外热像仪作为新兴的高技术行业,在军民两个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处于逐步加快的发展阶段。分析师预计2010年公司热像仪销售数量可能出现80%以上的增长。公司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项目经过2010年的试用、改进和优化后,2011年将可能达到千级规模,因此2011年后公司红外热像仪领域增长将明显加快。 】广发证券【作者】大立科技_红外热像仪增长加快 买入【2010-02-24】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

8、列探测器国产化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国产化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目前已经进行了五个批次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小批量试生产,通过对试生产产品进行初步检测,试生产结果符合预期要求。目前试生产产品尚不能实现稳定、批量化地生产,产品亦未得到全面的性能检测,主要原因是灵敏度和寿命等关键参数需要时间进行验证,下一阶段公司主要工作是对试生产产品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持续改进制造工艺、稳定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合格率,以期实现批量化生产并逐步替代进口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红外热像仪增长逐步加快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了电力行业等民用领域对红外热像仪的需求,公司2009年以来

9、销售出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近期公司加大了低端热像仪的开发力度,2010年我们预计公司热像仪销售数量可能出现80%以上的增长。公司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项目经过2010年的试用、改进和优化后,2011年将可能达到千级规模,因此2011年后公司红外热像仪领域增长将明显加快。DVR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公司DVR产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年公司DVR产品将出现负增长。公司发挥DVR产品由于与红外业务相结合的优势,加大边境、海域、桥梁等安防领域开拓力度,提供个性化的DVR产品,使得近期DVR产品销售恢复性增长,预计2010年DVR将超过2008年的收入水平。2010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维持买入投资

10、评级预计2010年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将出现快速增长。2009、2010和2011年预测EPS分别为0.471、0.703和1.251元,分别对应PE为66.90、44.82和25.19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位34.80元。风险提示核心器件焦平面探测器国外采购风险、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 】广发证券【作者】公告点评:大立科技_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开发有新进度【2010-01-19】事件: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大立科技致力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国产化项目的开发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点评:公司于近期进行了五个批次的

11、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小批量试生产。通过对试生产产品进行初步检测,试生产结果符合预期要求。试生产结果表明,公司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关键制造工艺(包括探测器阵列设计与读出电路设计、探测器微加工技术、探测器真空封装技术)在目前所具备的生产条件下得到验证。同时,公司也提请关注,目前试生产产品尚不能实现稳定、批量化地生产,产品亦未得到全面的性能检测。下一阶段,公司将对试生产产品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持续改进制造工艺、稳定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合格率,以期实现批量化生产并逐步替代进口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中国证券网【作者】!传感器:联网刺激行业高速发展 荐同方股份,大立科技,歌尔声学,广陆数测,汉威电子.股市行情:

12、本报记者林剑政府对物联网高度重视,产业链各方发展物联网热情高涨。眼下,国内物联网产业规划速度之快令人称奇,不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工程院进行相关规划,各地方政府争抢产业基地,各路企业也都在着手或准备投资物联网。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传感网作为物联网当中的重要基础,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根据研究机构贝叶思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0亿元左右,而未来5年将是中国传感器市场稳步快速发展的5年,在持续30%以上的年度增长动力之下,201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以上。传感网标准即将发布传感器是构成传感网的重要产品。传感器产品将是构成传感网发展的重

13、要内容,因而,相关企业应根据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与规划来调整企业发展规划,在原有基础之上引入物联网的整体观。截至2009年以来全球传感器市场经历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过程,而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增长相对更为快速。贝叶思认为,由于物联网的发展是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传感器市场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仍要在原有行业应用的基础之上提出稳步发展的规划,以把握市场机遇。近年来全球传感器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全球传感器产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14、Intechno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3000多家传感器制造商的总销售额在2008年时为500亿美元,而今年的总销售额将达到600亿美元以上。另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预测,今年中国传感器市场销量将达到905亿元。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1%。值得注意的是,传感网技术标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传感网标准重要参与者、杭州家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无线传感网研究院副院长冯一汀表示,物联网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前景,政府和企业对该领域的标准制定高度关注,目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传感网技术标准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到年底草案就会发布。传感器企业加速发展抢夺市场目

15、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物联网的发展无疑给传感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物联网的发展下,传感器发展前景良好,国内各相关企业正加速发展以抢夺市场。中国电子组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温学礼表示,在物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前,国内企业要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的自主创新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强传感器产业。同其它行业一样,标准也是传感器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祥认为,目前,在物联网发展的初期,应该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对物联网所用传感器的标准进行研究,如果产业发展起来再制定标准,难度会非常大,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他强调,制定出来的

16、标准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超前,否则标准将形同虚设。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国内与物联网有关的30余家上市公司也只是业务关联,且业务收入只占营业额的一小部分。根据高工传感产业研究所GSII市场调查,目前全球已经有80%的知名传感器厂商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约为530亿美元,预计2010年世界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660亿美元以上。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国内急需一批芯片制造商来抢占这一市场,打破我国芯片主要源于进口的困局,只有实现传感器芯片设计及制造的国产化,才能真正增加企业的营业额,提高我国在传感器芯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高物联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加快物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带来巨大产业机会物联网的产业链包括传感器和芯片、设备、网络运营及服务、软件与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作为物联网“金字塔”的塔座,传感器将是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