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369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全攻略必修专题突破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47张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知,识,速,览,考点导图,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科技文化处于专制社会末期的总结阶段,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专制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色彩。专制制度逐渐走向腐朽,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历史特征,1阶段特征,2主要表现,高,考,突,破,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考向一 明

2、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及影响,典题例证,【典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命题揭秘 本题以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为命题情境,考查对清代皇权高度集中的理解认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本质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分析判断。内阁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产物,排除其他选项

3、干扰,抓住事物的本质即D项是正确的。A项说法官员无所事事和题干“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意思矛盾,故A项错。B项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不能点出材料体现的本质意思,故B项错误。C项也不能体现题干的本质,也错误。 答案 D,A协助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解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级官员”应该是指殿阁大学士,他们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即整理批阅奏章,很少能参与决策,答案为A。 答案 A,【变式训练1】 (2012衡阳六校联考)“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

4、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 明清的内阁制与前代宰相制的区别 1丞相制度: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包揽一切行政大权,皇权与相权矛盾冲突激烈,但是围绕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帝通过设置其他机构或官职限制、分割相权。 2内阁制度: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与以往的丞相比,权力相差甚远,更谈不上制约皇权。明显体现了皇权高度专制进一步强化。,知识必备,历史选择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范围广,技巧性要求强,要解答好此类题关键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题眼”。 (1)以时间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

5、中明显或者隐含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时间范围内肯定或者排除与题干时间无关的备选项。 (2)以地点限定为“题眼”:即抓住题干中与解答题目有关的地点,由此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3)以范围限定为“题眼”:从全球史观看世界范围内观察;从国家看,分清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国家看,分清不同的区域,作为解答判断、排除备选项的依据。,方法通关, 巧找选择题的“题眼”,(4)以程度限定为“题眼”:某一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具有许多历史原因,其作用影响、意义也有多个,但其地位和程度各不相同。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程度,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5)以否定词为“题眼”:历史选择题分为正向和逆向选择题,解答时应注

6、意题目设问是否定还是肯定型选择题。 (6)以阶段特征为“题眼”:某一历史解答具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独有特征,也是审题和分析备选项的关键,解答选择题时应注意题目反映的历史阶段及特征。,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考向二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典题例证,【典例2】 (2012新课标全国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7、据此可知 ( )。,命题揭秘 本题以古人关于明代松江地区社会变化的记载为载体,考查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生活影响的理解认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本质情景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明后期松江”、“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迁移明朝中后期我国工商业繁荣的表现进行分析。从题干“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可以看出是松江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动,B项符合题意。A项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与题干材料不符,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明代农业也发展到一个新

8、高度,故A项错误。C项贫富分化在题干材料中看不出,故C项错误。D项说法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和题干意思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 B,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据题干情境可知,主要反映了明清时期民窑发展迅速,一方面说明了其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B 两项题干反映不出来;C项是鸦片战争后的史实,故排除。 答案 D,【变式训练2】 (2012苏北四市联考)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

9、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1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大量农作物品种被引进。 2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大量经济作物进入了市场;货币经济发展。 4. 江南经济发达,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5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知识必备,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在于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知识,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具有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

10、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方法通关, 情境式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 1特点,2解法,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再次要特别善于根据材料的新情景,充分阅读和理解材料信息,结合“设问”和“备选项”进行判断和选择。 一般可分为三步: (1)通过看材料所述情境的时代,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2)通读材料情境,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3)搞清楚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 D不纳租税 命题揭秘 本题利用直述

11、方式创设情境,考查对古代经济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考向三 古代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典题例证,【典例3】 (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抓住“秦汉至明代”的时间和题干关键信息: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人主要从事商品的贩运和买卖,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判断A项正确。B项儒家思

12、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商人也被称为“儒商”,故B项不正确;C、D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A,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 B明清时期商品生产发展程度较低 C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地域性商人群体反对建立贸易公司 解析 中国明清时期的统治者,继续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其组建大型的贸易公司以发展商业是不可能的,故选C项。 答案 C,【变式训练3】 (2012济宁模拟)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说的依据主要是( )。, 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 1重农抑商政策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13、;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于明清时期,即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2重农抑商政策主要出于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压制商人势力;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政府防止国人与外国人勾结和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 3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重征商税,限制商人经营活动,对商人的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知识必备,4重农抑商政策前期对农业文明的发展和集权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对防御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闭关政策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

14、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历史选择题常用排除迷惑性干扰项的方法(一) 1基本观点分析法:高考历史选择题,明显地加大了能力考查力度,特别是考查“历史阐释”能力的试题,其干扰项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理论含量。对于这种史学理论含量较多的迷惑性干扰项的排除,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 2提取信息推断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材料解析型选择题采用的,即从试题所引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排除迷惑性干扰项的依据。,方法通关,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考向四 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家的主张、特点及影响,典题例证,【典例4】 (2011全国课标卷,26)黄宗羲在明夷待

15、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命题揭秘 本题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一段话切入,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主张的本质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分析探究历史本质内涵的能力。题目具有一定思维力度,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的理解认识,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理解材料含义;二是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生活的时代背景思考。分析如下: 答案 C,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

16、主张经世致用 解析 从材料“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理解分析可知顾炎武主张关注社会现实,主张经世致用。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变式训练4】 (2012蚌埠一模)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 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