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疾病防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296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常见疾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鸡常见疾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常见疾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常见疾病防治(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常见疾病防治,卜蜂品质 袋袋相传,卜蜂集团 金朝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Young Crown Bio-tech (Shanghai) Co., Ltd) 技术服务部 吴荣辉,疾病(一),问题: 1、雏鸡在l-2周内特别在5-10d内如果出现很高的死亡率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2、在整个蛋鸡养殖过程中总是出现零星死亡是什么原因?,沙门氏菌,1、发病分析:新鸡舍 老鸡舍 2、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嗉囊空虚,绒毛松乱,怕冷,翅下垂,不喜活动而喜欢拥挤一起,拉白色稀糊状的粪便,死亡率常可达40一70; 3、解剖症状: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或针尖大坏死点,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肝脏上有

2、坏死点和坏死灶,白色稀粪,糊肛,肝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点,盲肠肿大,内有黄白色干酪样栓子,盲肠肿大变粗呈蚯蚓状,青铜肝,心脏变形,有白色结节,眼睛呈云雾状,失明,预防,1、种鸡场必须进行鸡白痢的净化工作; 2、作好鸡群在各个生长阶段和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工作,杜绝传染源; 3、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良好营养,保证鸡舍恰当的温度、湿度、密度和通风等,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4、进鸡前彻底消毒。,治疗,1、歼灭战; 2、游击战。,疾病(二),问题: 1、人最怕什么病? 2、为什么可怕? 3、鸡有没有类似的疾病?,鸡马立克氏病,1、病原:2型疱疹病毒 2、流行特点:蛋鸡开产前后高发,3、临床及解剖症状:,(1)

3、神经型:瘫痪、腿麻痹、劈叉、翅膀麻痹下垂、嗉囊扩张。解剖可见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肿胀、变粗。 (2)内脏型:消瘦、下痢、脸苍白。解剖可见:心、肝、脾、肾等可见大小不一单个或多个白色结节状肿瘤,腺胃增厚,乳头融合肿胀。,(3)眼型:虹膜增生褪色,瞳孔收缩呈鱼眼状,边缘不整似锯齿状,单侧或双侧失明。 (4)皮肤型: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4、防治办法:,发病鸡隔离淘汰,无特效药物,加强环境消毒。 如果出现大的死亡率,可以使用干扰素2倍量饮水,连用3天,1个月以后再用1次。,劈叉,虹膜增生褪色、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肝脏上大的肿瘤结节,皮肤肿瘤,脾脏肿大肿瘤,肾脏肿大白色肿瘤结节,腺胃肿大

4、呈球状,腺胃壁增厚融合肿胀溃疡,坐骨神经肿胀变粗,淋巴细胞白血病,1、流行特点:病原为禽C型肿瘤病毒,开产以后发生,300日龄后趋于稳定。 2、临床症状:鸡冠苍白,皮肤和腿部或趾部可见血管瘤,容易碰破出血死亡。,3、解剖症状:肝脏肿大(又称大肝病),内脏可见肿瘤。 4、治疗:无特效药,主要加强消毒,病鸡隔离、淘汰;出现高死亡率时可使用干扰素饮水。,鸡白血病,肺肿瘤,腹部出现血囊肿,出血死亡,肝脏极度肿大,肿瘤结节,脾肿大,白色肿瘤,腿部变粗,石灰腿,羽毛囊因血液凝固不良出血,疾病(三)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条件性病原体 治疗时: 原发性和继发性? 对症治疗? 混合投药?,疾病(四)新城疫,发病率高

5、! 高发日龄! 常用疫苗! 发病后治疗方案!,鸡新城疫的免疫防控,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俗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膜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病毒不易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间致病力不同。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由神经症状,产蛋急剧下降,浆膜粘膜岀血,传播快,死亡率高。它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鸡新城疫病毒不易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由于各毒株对鸡的致病力不同,其死亡率有很大差异, 美国Hofstad,MS主编的Disease of poultry第八版,根据病程、病状和病理变化等不同,将新城疫分成五个型。,1速发嗜内

6、脏型(又称Doyle氏型)(Doyle,1927),由某些速发(Velogenic)嗜内脏型ND毒株所引起,对各种年龄的鸡都是急性致死,死亡率可达100%。消化道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又称亚洲ND。,2速发嗜神经型(又称Beach氏型)(Beach,1942),由某些速发嗜神经型ND毒株所引起,对各种年龄的鸡也都是急性致死性的,死亡率较前者略低些,消化道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呼吸道与神经系统,所以也称肺脑型ND。,3中发型(又称Beaudette氏型)(Beauddette和Black,1946),由中发型(Mesogenic)ND毒株所引起,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只有部分幼龄

7、鸡出现呼吸系统及神经症状,少数雏鸡发生死亡,年龄较大的鸡很少死亡,其中有些毒株已用作疫苗,如ND I系苗即为此型毒株。,4缓发型(又称Hitchner氏型)(Hitchner和Johnson,1948),由某些缓发型(LentogenicND毒株所引起,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都不发生死亡,仅在雏鸡可发生轻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其中数个缓发型毒株已被广泛用作疫苗,如B1(系),F系(系)和Lasota(系)等疫苗都属此型。,5无症状肠型(Lancaster,1981),由某些缓发型毒株所引起,没有可见的病理变化,只能从消化道或粪便中分离出病毒和特异性抗体而证明其存在(French等1967,Sim

8、mous1967,Mc Ferra等1968)。,在我国习惯上将引起急性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典型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的ND称为典型新城疫,而发病率较低,症状不典型的ND称为非典型新城疫。后者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鸡新城疫于1926年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英国的新城,1926年以前中欧也报道过类似疾病。英国Doyle首次分离出此病毒。因为Doyle怕使用描述性病名可能与其它疾病相混,对该病命名为新城疫。,1935年,我国河南某鸡场突然发生鸡只大量死亡,陈之长教授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变等,在我国首次确诊和报道了鸡新城疫的存在。1944年梁英、马闻天报道在四川荣昌县发生鸡新城疫。,新城疫

9、已遍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许多国家,其所致发病及死亡、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直到目前,本病仍然是威胁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由于世界各国都给家禽进行免疫接种,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但在一些鸡场或鸡群中,常因免疫失败而造成非典型新城疫发生,因症状不典型常造成误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很大经济损失。,一、病原学,1分类:鸡新城疫病毒(NDV)属副粘性病毒科,副粘病毒属。Tumov等人用与抗原性相关的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副粘病毒PMV分类,将禽副粘病毒分成9个血清型,其中鸡新城疫病毒属于PMV?/FONT1型。,2抗原性,病毒中和试验(VN)或琼脂扩散技术显示不同的NDV毒株存在微小的抗

10、原差异,然而实际上所有ND不同毒力的NDV表现为单一的相同抗原性。根据这一特点,在ND 的免疫预防上,不同来源的疫苗毒株可在不同地区通用。,3形态,ND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呈多形态,大多数近似球形,直径为120-300毫微米,具有双层囊膜,表面具有12-15毫微米的纤突,纤突中具有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素和病毒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核衣壳由一条直径为18毫微米的多盘绕的管组成,围绕中央孔心轴呈螺旋对称排列。核衣壳的中央是病毒的核酸。,4致病力,NDV对鸡的致病力在很大程度上由毒株决定,但也部分取决于感染的剂量、途径,鸡的品种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较小。,5分子生物学特性,NDV由单股RNA单分子组

11、成,分子量约5106道尔顿,约占病毒颗粒重量的5%,NDV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显示它由15156个核苷酸组成。,6生物学活性:,(1)血凝性(HA):NDV毒株因表面含有血凝素蛋白(HN),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而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如两栖类、爬行类、禽类、人、小鼠、豚鼠、牛、羊、猪、马等的红细胞,其中对鸡的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不同毒株均很稳定。NDV凝集红细胞的特性能被相应抗体抑制。因此目前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已成为该病有效的检测方法。,(2)神经氨酸苷酶活性,所有副粘病毒表面均存在该酶,Huang等人的研究认为此酶与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作用有关。,(3)溶血,NDV具有一

12、种溶血素,能溶解它所凝集的红细胞。冻结融解、透析、超声波振动和渗透压骤变,能增强病毒的溶血活性。,7对环境的抵抗力,NDV对热敏感,100,1分钟可被灭活,56,5分钟至6小时内可被破坏病毒的感染性、红细胞凝集活性和免疫原性,37数小时至数天,20、8需数月和数年才能使病毒全部失活。NDV在外界环境中的稳定性取决于病毒所处的介质。蛋白质的存在,温度降低时,对病毒均有保护作用,且能使消毒药品无效。所以在消毒前应进行清洁,在冬季消毒需在加温条件下进行。,8实验室宿主系统,NDV可以实验性感染许多禽类及非禽类动物。但鸡是该病重要的自然宿主,也是最常用在实验动物。,二、流行病学,1NDV除家禽外,在5

13、0个鸟目中已证实在27个目中至少有236种鸟也可以实验感染。本病在流行病学上的新特点是自然发病的食种增多,原本自然发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近年来国内已有鹌鹑、鸽及观赏鸟发病的报道。并已从鸭、鹅中分离出弱毒株,从鸡场捕捉的麻雀体中分离出新城疫病毒并检出抗体。,2在免疫鸡群中仍可发生新城疫,多在二免以前的日龄发病。雏鸡和成年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发病率高者可达75%,一般为3-15%,低者1.5%,病死率高者可达80%,低者为15%左右。,3传播途径,NDV不能经卵发生垂直传播,病母鸡所产的蛋,在孵化的头4-5天,胚胎会因感染而死亡。NDV在鸡群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道通过气溶胶而发生,病鸡经

14、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向外大量排出病毒。大约在感染后2天和出现临床症状前1天,病鸡就从呼吸道将病毒排到空气中,病愈鸡在症状消失后1周停止排毒,个别鸡的排毒可达1个月以上。鸡群间的传播方式则是通过鸡群的转移及饲料、饮水、饲料袋和人员车辆往来等而发生的。,三、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特点:在我国根据临床发病的特点,可将鸡新城疫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典型鸡新城疫,主要包括速发嗜内脏型、速发嗜神经型两种,患病雏鸡(育成鸡)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张口伸颈,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呼噜”声响,口中有粘液,有摇头和吞咽动作,企图将粘液吐出,排出绿色而有时带血的粪便,紧着表现有歪头,扭颈或站立不稳

15、等神经症状。此种类型多发生于非免疫鸡群,及免疫失败的鸡群。病鸡一般在2-8天内死亡,幼鸡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成年鸡发生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产蛋急剧下降或有腹泻症状,产蛋下降30-70%不等,死亡率10-50%不等。,非典型鸡新城疫(包括中发型、缓发型、无症状肠型等),幼龄鸡可发生死亡,成年鸡可出现呼吸系统症,食欲下降,常并发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感染。该类型主要发生于免疫水平偏低或免疫力不整齐的鸡群,成年鸡群可出现产蛋下降,经常发生零星死亡并持续较长时间。死亡率在1-5%之间。此种类型常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霉形体病相混淆,常用血清学方法证明其感染。,2、病理变化,典型新城疫的主要病变在消化道,腺

16、胃肿胀并有乳头出血,小肠有暗红色出血性病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溃疡,病程较长者可见肠壁上外观形成“枣核状”溃疡,产蛋鸡卵黄破裂等。一般将腺胃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溃疡作为新城疫的特征性病变,据此作为诊断依据。,非典型新城疫,雏鸡常见心冠脂肪出血,腺胃肿胀,小肠卡他性炎,盲肠扁桃体、泄殖腔出血,气管内粘液增多,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物等。成年鸡常不见任何病变。,四、诊断,1、病料采集:有临床症状的鸡,可自气管与泄殖腔棉拭取样用于病毒分离。死亡鸡肺、脑、脾、肝、肾和骨髓都可用于病毒分离。其中脑组织含毒时间较长,且不易被其它细菌污染,是较好的送检病料。,2、病毒分离,病料加双抗(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单位,链霉素100微克)处理后经绒毛尿囊腔接种9-11日龄鸡胚。强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常使鸡胚在36-96小时死亡,弱毒株有时也可使鸡胚死亡。也可用病料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将收集的尿囊液或细胞液作红细胞凝集试验(HA),出现凝集现象,再用已知的抗新城疫血清与尿囊液或细胞液作血凝抑制试验(HI),凝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