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286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农业 发展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两型”引领 “转型”驱动 创新发展 苏仙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再思考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苏仙区在“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引领和经济转型浪潮推动下,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实践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事实表明,发展好休闲农业对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就苏仙区休闲农业发展作一些再思考,以便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优势1、机遇(1)“两型”引领。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列入了省、市“十二五”规划,是湖南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对郴州乃至苏仙区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生态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区处在“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的核心部位,作为重要的增长极,对能否实现示范带建设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紧紧抓住“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的机遇,大胆创新,探索富有特色的绿色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之路,它不但符合我区实际,而且前景十分广阔。当前,我区白鹿洞镇的上白水村、桥口镇的白溪村是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内重点支持的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城乡一体化示范村,休闲农业发展具有一定成效,将来,在“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目标的引领下,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区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转型”驱动。经济转型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而必将驱使我们不遗余力地探索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模式。而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在经济转型浪潮中推出来的众多经济发展模式的冰山一角。从我区实际来看,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78元,城乡收入比为2.04:1,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较大的收入差距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必然性,成为我们探索、实践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

4、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益发展休闲农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拉动经济收入成倍增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2、优势 (1)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苏仙区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区内著名的生态旅游区(点)星罗棋布: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国家地质公园飞天山、我国南方唯一对外开放的五盖山国际狩猎场、王仙岭生态乐园,几乎综合了中国南方山水田园的所有典型特征,是发展综合性南方钟灵毓秀、清新脱俗山水风光旅游的最理想之地。而且文化积淀丰厚,包括仙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如秦少游之词、苏东坡之跋、米芾之

5、墨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被誉为中国十大“三绝碑”之首,苏仙区既是佛教圣地,也是道教福地。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发展休闲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苏仙区位于郴州市中部,是“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东接江西,南邻广东,西近广西,靠近港澳。自秦置郴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四通八达,通讯快速便捷,服务网络高效优质,是郴州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公路方面,构建了以厦蓉、京港澳组成的环城高速,以107国道(绕城)、郴资桂、资五、槐万等公路组成的环城快速通道“大交通”网络;铁路方面,有京广复线穿境而过,武广高铁的运营,使同城效应增强

6、。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为发展休闲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3)较为广阔的客源市场。随着“两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的推进以及我区 “一城两园三区四地”(即打造东部生态旅游新城;打造桥口氟化工业园、良田工业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打造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总体战略的实施,流动人口迅速增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加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

7、闲、度假的强烈愿望,因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区休闲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科学规划。目前,我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由于投资者自身市场理论和发展规划能力的欠缺,导致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合理,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一是脱离实际。没有对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而是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脱离了本地农业产业特色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缺乏区域产业特色。二是同质性强。相同类型的休闲农庄间距太近,形成无序竞争,导致休闲农业资源

8、浪费严重。三是缺乏特色。在建筑风格上模仿城市建筑物,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脱离“农”家特色,未与当地资源和环境自然融合,甚至对自然资源环境造成破坏。2、体制机制落后。一是土地问题。随着这几年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严格,设施建设以及规模的扩大都受到了土地要素的制约,一些经营户只建不报或报临时性建筑建永久性建筑。如何规范土地的管理,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基层反映的一个焦点问题。二是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导致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划的引导和指导,同旅游总体规划也缺乏衔接,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休闲农业管理体制构建滞后从客观上

9、分析有四个原因:一是管理部门缺位,政策、规章制度、行业管理等滞后,导致休闲自发生存、无序发展的状态。二是管理涉及政府多个部门,有旅游、农林、工商、税务、卫生、防疫、消防安全、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等,而单个业务部门难以牵头组织实施管理,因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三是地域分散,一些休闲农业又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兼业性,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四是缺乏必要的支持。休闲农业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这一新产业的发展,目前无论在社会舆论氛围方面,还是在政府鼓励导向等方面都还比较欠缺。3、文化内涵不足。休闲服务内容上,大部分农庄服务项目较多,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等,但是特色不明显,活动内容不新

10、颖,有落人窠臼之嫌,感觉上仅仅是把城市休闲的活动换个场所,缺少特色和吸引力,没有充分体现休闲农业的功能,展现休闲农业所在地区域优势及产业特色的服务项目比较少。大部分农庄没有整体的营销策略,主要依托熟人经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缺少名园、名品、名菜、名项目等,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知名度。 4、持续发展乏力。在发展过程中项目设计雷同,功能不配套,品牌意识不强,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显等弊病显而易见。一些休闲农庄仓促上马,规模小、品位低、缺少特色,“农”味不浓;有些则没有很好地做足文章,资源利用率不高,项目间缺少有机串连,不具链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因而在其后续发展上存在很大隐患。

11、没有开放的经营理念,与外界旅游资源联系极少,只是坐等客人上门,封闭式经营,导致经营惨淡,难以维继。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产业,我们要紧紧围绕“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合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当地资源、文化和现代科技为依托,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学规划,培植载体,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思路。苏仙区着眼区情,发展休闲农业,根据“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及区委提出的“四三二一”工程,突出抓好以“规划建设生态主题公园、开发生态农庄、扩大农家

12、乐旅游规模”为主线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突出生态效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要高标准规划生态主题公园。生态主题公园是农业旅游实现大规模接待的主体,是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平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科学的眼光高标准规划好全区生态主题公园的建设,依托投资拉动和主题策划,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聚类与集中,进行一体化开发,突出新、奇、特、全,注重地方文化,形成体现苏仙区乡土风情特设的生态主题公园。二要高品位发展生态农庄。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创新建设,努力打造品位高、特设浓、环境美、前景好的生态休闲农庄作示范,推进全区生态农庄建设。要以绿色、生态、自然的林业产业带和林业

13、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林地、果园、茶园、自然山水风貌等资源,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兴办集观赏、休闲、娱乐、餐饮、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吸引大批游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三赢”。三要高规模壮大农家乐旅游。在抓好庭院经济的同时,要发展农家乐旅游,将农家乐旅游提升为发展休闲农业的一项主要内容。要突破现有农家乐村点和设计水准低的局限,制定建筑设计标准,扩大农家乐规模,延续农家乐的农业价值链,完善农家乐组织方式,丰富农家乐表现形式。 2、强势融资,培育产业,夯实休闲农业发展基础。一个休闲农业企业就是一座新农村。要把休闲农业做成响当当的乡村旅游品牌,就需要广泛的招商引资,打

14、好产业基础,进一步整合开发农业资源,为休闲农业发展打足后劲。一要筑巢引凤,扩大融资规模。资金短缺是制约休闲农庄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充分利用“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及先行先试等优惠政策,扩大我区重要的融资公司新天投资有限公司的融资规模和速度,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休闲农业引导性投入,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要加大休闲农业招商力度,包装一批休闲农业项目,激发外商投资热情,提高利用外资的总量和质量。二是因地制宜,打牢农业产业基础。目前,苏仙区应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扫清发展休闲农业的障碍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围绕“林果、蔬菜、花卉、楠竹、茶叶、畜禽”六大农业产业,大力扩

15、大产业规模,提供观赏花木、采摘蔬果、观看各种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项目,丰富休闲游内容。当前,主要做好以岗脚、栖凤渡为基地,不断做大油茶产业;以马头岭、坳上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以良田、许家洞、白鹿洞为基础,不断壮大百香果、优质葡萄等名、优、特水果产业;以桥口、塘溪、为重点,不断做强草皮、花卉苗木产业;以桥口、太平为试点,着力抓好生态养殖产业。三是拓宽思路,拉长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整合农业资源,培育休闲农业精品,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如依托传统文化,发展体验型休闲游:打糍粑、包粽子、做“桃花”、推石磨、踏水车、垂钓。

16、3、政府引导,凝心聚力,形成休闲农业发展合力。发展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方针。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民、企业搭建广阔的发展休闲农业舞台。要加大引导性资金投入,利用“以奖代投”等方式重点扶持山宝、乐仙、关山洞、龙潭湖、六寨沟、小禾塘等品位高、发展前景好的生态农庄,建设以岗脚、栖凤渡万亩油茶为基础和以五盖山三万亩野生杜鹃花为基础的生态主题公园,引导发展良田、坳上、塘溪、桥口等地的农家乐休闲游产业。通过壮大龙头,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注重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休闲农业”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利用土地、资金、技术等积极投入到发展休闲农业之中,汇合多方面的力量,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参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风尚,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强大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