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277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22张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说课,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科网,一、教学理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设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课后反思,说 课 步 骤,一、教学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争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 3、在学习活动中,侧重于能力和方法训练,突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科网,二、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是人教版教材高二年级思想品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二框。是

2、在学习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继承的基础上,具体学习:同一过程的两个面文化继承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内容是文化生活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本框题承接了前面学习的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关内容,又为后面学习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心理特点:感性认识比较丰富,容易接受;对社会生活已有较多的理性思考与认识。 认知水平:已有一定的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但在逻辑思维能力上还不够成熟。 知识储备:已了解文化需要在横向交流和纵向继承中汲取营养,向前发展。,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科网,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 1)

3、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坚持“材料-设疑-讨论-归纳”的探究型和启示类教学方法。通过设疑,让学生真正去分析、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具体事例渗透对待传统文化需要辩证继承、推陈出新的观念和意识,使学生逐步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做文化的传承者,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确立依据:此内容是了解文化发展原因的重要

4、内容之一,是被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的、对学生如何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影响较大的基本观点,也是高考考点。,2、教学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确立依据:此内容是高考重要考点,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哲学与生活,理解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有较大难度。,五、教学设想,1、教法与学法,2、教学资源利用 课前:收集运用与教材相关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课中: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教师本人通过课堂教学感 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导入,新课学习,(3分钟),(33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课堂板书,知识运用,(2分钟),导入设计,依据设疑引入,分析概念 具体

5、设计:课前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回顾上一节内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结合材料设问,引导学生得出文化继承的概念。,周杰伦的音乐创作介绍,教学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介绍,教学重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新 课 学 习,设计依据案例剖析,阐释原理; 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结合实例,深化理解; 勾画重点,加深记忆。,指导学生书上勾画知识点、记笔记等,周杰伦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音乐:“我的音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元素,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有人评论说,周杰伦的歌曲,用中国古典风格的填词配上西方的R&B曲风和现代演绎技术,使中国流行音乐焕发出新的风采。,结合材料思考,周杰

6、伦的音乐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归纳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音乐,那时是“歌舞乐三位一体”,到了西周开始有了“礼乐制度”,后来经历了诸多乐种、曲风和表现方式等。到了近代,开始出现了的“流行音乐”。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与民歌、古典音乐等相区别。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流行音乐发源于清末民初,

7、清王朝的倒台和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这些都为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代表作有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音乐很多,但是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流行歌曲,因为政治原因导致的思想禁锢使得当时的传唱音乐大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代表作有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和民众思想逐步开放为代表的中国社会迎来了巨大变革的时期。受此影响,中国流行音乐迎了快速崛起

8、和发展期。代表作有烛光里的妈妈、亚洲雄风等。 第四阶段:21世纪至今。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音乐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速了内地音乐的国际化。代表作有青花瓷、拯救等。,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研究中国流行音乐,1996年就不得不提,我国第一所规范的流行音乐全日制教育学校落成,对我国流行音乐来说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这所高校不仅教授流行唱法理论与技巧,还包括歌手身后的歌曲制作、录音、包装等相关专业教育至此,中国流行音乐教育开始飞速发展,融汇了世界流行音乐发展的精髓,培养了大量的相关

9、人才,为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结合材料思考,影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再结合课本P44-46,你能归纳出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吗?,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板 书 设 计,设计依据课堂小结,构建体系,知 识 运 用,一、课堂练习,二、课后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那我们想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助其一臂之力,关键和核心需要做好什么呢?,设计依据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课堂练习,1.(2010临沂模拟)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维护人

10、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D )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 B C D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正确答案),课堂练习,2、“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了( C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正确答案),课堂练习,3、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

11、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正确答案),课堂练习,4、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D )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B、 C、 D、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正确答案),七、课后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无实现教学理念;材料选择与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重点和难点是否实现了突破;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是否合理且实现,尤其教学过程中有无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管理是否合理且到位,设计依据总结得失、去伪存真,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