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107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蜀道难》第三课时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701-762),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

2、,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李白的诗,(一)、复习旧知,6.文言句式 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结构后置句) 7.划分停顿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蜀道难是一首乐府古诗,袭用乐府旧题,多写蜀地山路之险峻难行。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发展

3、,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等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富于变化。,本诗有三部分构成,每一段分别讲的是: 一、蜀道之高; 二、蜀道之险; 三、战祸之烈; 从而再三感叹、抒发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主旨句、主线贯穿始终),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上有什么作用?,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蜀道之难,

4、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 一唱三叹 层层深入,填空:,1、第一段写蜀道的险要、艰难,它的叙述顺序是由_至_ ,景物描写的顺序是由_到_再到_ ,运用了_ 和_ 的修辞手法。 2、第一段运用的史料有_ ,传说是_ ,神话是_ ,它们突出了蜀道

5、_ 的特点。 3、大二段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层:先渲染蜀道_的场景,再突出其_的地理特点。两层次的分界为:“_”一句。,历史,现实,上,下,上,夸张,对比,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六龙回日,高危难行,古木悲凉,鸟声悲惨,山高壁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调朱颜,文章思路,一、蜀道之高(难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蜀道之险(可畏) 景物凄清 山水险恶 三、战祸之烈(申诫) 剑阁险要 杀人惨景,叹蜀道难,诗一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的悠久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蚕丛、鱼凫开国的传说,寓高山

6、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衬托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路者的勇力。,诗一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的悠久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表现手法:,(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作者先用虚写的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难行,接着用实写的手法具体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屏住呼吸、抚胸长叹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借景抒情:古木荒凉

7、、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主旨探究,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诗人担心友人旅途艰险,为友人西游蜀地感到忧虑,并含蓄地寄托了惜别之情。,艺术特点,如何把握本诗的艺术特点?,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象

8、之辞。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能描绘的如此动人?,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

9、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又是李白的代表作,基于本诗的学习,我们是否可以给什么样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作一个归纳呢?,想象,夸张,有激情,浪漫主义大体就是这样,它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相对。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鉴赏诗歌:,1、要会诵读。通过诵读,才能领会到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与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理清思路。思路是诗人的构思过程,把握好思路,有助于了解诗人的情感历程,使自己能够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理解诗歌。 3、把握情感。诗歌的主旨往往隐藏在诗人的情感抒发当中。 4、修辞手法。掌握一定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