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发酵流行现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6077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发酵流行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非发酵流行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非发酵流行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非发酵流行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非发酵流行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发酵流行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发酵流行现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非发酵菌的流行现状和耐药性 中国CHINET耐药监测报告,什么是糖非发酵菌?,这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 也不是一种细菌的属名 这是指一大群: 不发酵糖类、 专性需氧、 氧化酶阳性或阴性、 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 糖非发酵菌,分类学上不是独立的分类单位, 归类于不同的科、属、种; 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彼此相似, 多为条件致病菌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等 糖非发酵菌 Non-fermenti

2、ng GNB (non-fermenters) 其他:嗜血杆菌属、鲍特菌属、军团菌属等,糖非发酵菌,55%60%,35%40%,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铜绿假单胞菌 P. aeruginosa 占临床分离菌的第 4 、 4 、2位 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 鲍曼不动杆菌 A.baumannii 占临床分离菌的第 3、 3 、 1位 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ltophilia 占临床分离菌的第 9、 6 、3位 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 粪产碱杆菌 A. faecalis 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

3、olderia)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B. cepacia 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脑膜败血黄杆菌 F. meningosepticum 1994脑膜败血金黄杆菌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2005脑膜败血伊利莎白菌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um,那些细菌是糖非发酵菌?,糖非发酵菌在抗感染治疗上意义,糖非发酵菌耐药性高 对许多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对原有效药物的耐药性上升迅速 碳青霉烯 出现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泛耐药(PDR)菌株 多种耐药机制所致 临床治疗困难、一旦感染病死率高 医院感染

4、的主要病原菌 是各种耐药基因的宿主, 耐药的插入序列ISAba1,包括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基因 适应在医院环境中生存、引起医院爆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2010年 CHINET 47850株细菌分布情况,2010年 CHINET 13751株糖非发酵菌,*,13751株非发酵菌中主要细菌在各标本中的分布(),10508株 (76.4),809株 (5.9),1006株 (7.3),491株 (3.6),糖非发酵菌的变迁 (中国CHINET 2005-2010),鲍曼不动杆菌 (86%-90%),以3种细菌为主 检出率略有降低,但不动杆菌属细菌有增加趋势,2010年14家医院5080株铜绿假单

5、胞菌耐药率(%),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5.8%和30.8%, 对阿米卡星、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 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15.3%23.9%, 对其他的抗菌药的耐药率为25%30%,Mohnarin全国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145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中国CHINET 2005-201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率(%),头孢吡肟,舒普深,特治星,1.细菌对受试抗菌药的耐药率近年趋向平稳; 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5-30%; 3.对舒普深的耐药率为18%,

6、对特治星的耐药率为25%;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仿,约20% 4.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约2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约20%,环丙沙星,2010年14家医院5523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89.6%) 耐药率(%),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7.1%和58.3% 对舒普深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0.7%和31.2% 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等的耐药率50%,Mohnarin全国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1835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药率(%),2010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In press),不动杆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中国CHINET 2005-201

7、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率(%),头孢吡肟,舒普深,特治星,1.细菌对受试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逐年上升; 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30.7% ,对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60%; 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近60%; 4.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近7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约50%,环丙沙星,166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中国 CHINET 2010 ),耐药率(%),抗菌药,Mohnarin全国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377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药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中国CH

8、INET 2005-2010),舒普深,左氧氟沙星,SMZ-TMP,耐药率(%),米诺环素,1.细菌对受试抗菌药的耐药率近年趋向平稳; 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5-30%; 3.对舒普深的耐药率为18%,对特治星的耐药率为25%;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仿,约20% 4.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约2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约2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中国 CHINET 20052010 ),耐药率(%),抗菌药,产碱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中国CHINET 2005-2010),金黄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中国CHINET 2005-2010),临床分离的

9、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绿色表示耐药率3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19.7% 产碱杆菌属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8.7%,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3534株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1.对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仍有90%或以上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2.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仍有40%70%的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 3.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约有40%的菌株可对阿米卡星敏感,其他-内酰胺类耐药株和环丙沙星耐药株对阿米卡星敏感者为50%70% 4.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株中可有40%50%的菌株

10、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敏感,2010年14家医院13751株非发酵菌耐药率(%),广泛耐药菌(XDR)的检出率 (中国CHINET 2010),广泛耐药(XDR)菌株在革兰阴性菌中的检出率(中国CHINET 2005-2010),广泛耐药菌(XDR)在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除1或2种抗菌药(粘菌素或替加环素)外的所有抗菌药耐药的菌株,广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烧伤科和ICU的PDR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科的检出率,各科XDR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酶抑制剂(舒巴坦)抑制-内酰胺酶活性 -内酰

11、胺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 )发挥抗菌和杀菌作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头孢哌酮单药明显提高了对该类菌的抗菌活性,扩大了抗菌谱 头孢哌酮在肝胆系统排泄达80%之多 因此在治疗腹腔或肝胆系统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所致混合感染时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为选用药物之一。,材料和方法,厌氧菌(116) 拟杆菌属 21、脆弱拟杆菌 24、普雷沃杆菌 10 、 梭杆菌 10、韦荣球菌属 10、痤疮丙酸杆菌 11、 消化链球菌 10、艰难梭菌 20 抗菌药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克林霉素、氯霉素、 甲硝唑、环丙沙星、 判断标准 NCCLS 2001年版厌氧菌敏感性试验指南

12、头孢哌酮/舒巴坦判断标准按Barry AL,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1988,26:13)报道的按头孢哌酮单药的标准,-内酰胺酶检出率,厌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头孢哌酮舒巴坦,临床分离的糖不发酵菌主要包括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杆菌和产碱杆菌属,并以前三者的检出率高; 有79.1%的菌株分离於住院患者;其中ICU患者占16.7%、内科占25.4%、外科占17.2%;内科中以呼吸科的患者占16.2% 呼吸道的分泌物占76.4%,血液等无菌体液占7.3%、尿液占5.9%、,小结:,糖不发酵菌中对碳青霉烯类

13、抗生素的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约为25.8% 30.8% ;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耐药率几近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金黄杆菌属固有耐药、其他各类不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大多在20%25%,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不发酵菌对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低,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金黄杆菌等对米诺环素及SMZ-TMP耐药率低; 不发酵菌中MDR、XDR及PDR的菌株检出率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1.4% VS 17.0%;1058株VS709株)较2009年显著增多,小结:临床治疗困难、一旦感染病死率高,要密切监测!,小结,临床分离的厌氧菌大多产-内酰胺酶,其中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1.9%、58.3%和36.8%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受试的厌氧菌包括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梭杆菌、普雷沃杆菌、韦荣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上述厌氧菌对其的敏感率除拟杆菌属为95%外,其他受试厌氧菌的敏感率为100%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艰难梭菌无抗菌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