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系统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6000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体动物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软体动物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软体动物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软体动物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软体动物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体动物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体动物系统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里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2,9.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体制 身体的基本划分 消化系统 呼吸器官 循环系统 排泄器官 7.神经系统 8. 生殖系统和发育,3,1、体制-两侧对称,除腹足类外,为两侧对称。,腹足纲动物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幼体左右对称。,4,2.身体的基本划分,软体动物的身体一般由头、足、内脏团组成,具有外套膜和贝壳。,5,头:位于身体的前端。运动能力强的种类,头部分化明显,其上生有口、眼、触角等感觉器官,如蜗牛及乌贼等。,6,头:行动迟缓的种类头部不发达,如石鳖。,7,头:穴居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已消失

2、,如蚌类、牡蛎等。,8,足:体腹面的肌肉质突起。运动器官,具有爬行、挖掘、附着和捕食的功能。形状不一,块状、斧状、有的足已特化成腕,生于头部,称为头足。,9,内脏团:即躯干部,柔软团块,包括消化、循环、生殖等内脏器官。,10,外套膜:软体动物特有结构。躯体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的包裹内脏团的膜状外套。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组成。能够分泌贝壳、与摄食、呼吸功能有关。,外表皮,内表皮,结缔组织,11,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分布有鳃,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的开口,及出水孔、进水孔。,12,贝壳,由外套膜外表皮细胞分泌形成的石灰质贝壳,覆盖在身体最外面,具保护功能,是软体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3、,13,贝壳成份:95% CaCO3壳质素,壳质素(贝壳硬蛋白),CaCO3,14,贝壳成份:95% CaCO3壳质素,外套膜的边缘分泌而成,可随动物体的增长扩大面积。不良生活环境,停止分泌,因而在贝壳表面形成生长线。,外套膜的外表皮细胞分泌而成,可随动物体的增长不断加厚,15,3.消化系统,软体动物消化管和消化腺都比较发达:,课本115页,消化管由前肠(包括口、口腔、咽、食道)、中肠(包括胃、盲囊、肠)和后肠(包括直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消化盲囊(也称肝、胰)。,食道,16,口腔发达的种类,具有颚片和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结构,位于口腔底部,舌状突起的表面排列有锉刀状的角质

4、细齿。,蜗牛齿舌,17,胃(河蚌):典型结构包括晶杆、晶杆囊,18,4.呼吸器官,软体动物是最早出现专职呼吸器官的类群。,鳃:水生种类。外套膜内表皮伸展而成。 肺:陆生种类。外套腔内一定区域的微血管 密集成网形成。,19,5.体腔和循环系统,软体动物同时具有真体腔和假体腔: 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和生殖器官和 排泄器官的内腔。 假体腔:存在于组织器官的间隙,内有血液流 动,形成血窦。,20,软体动物一般为开管式循环。 循环系统构成: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心耳一个或成对,与心室间有瓣膜,防治血液逆流。,一个,壁厚,能搏动,为血循环的动力。,21,血液循环途径:心耳心室动脉血窦静脉

5、心耳。,耳,行动敏捷的种类,如乌贼,动脉和静脉之间由微血管联络,为闭管式循环。,位于足、内脏团等器官之内的大的血窦。,开管式循环特点: 血压低、血流速度慢,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效率相对低。 血浆中含血蓝蛋白,多数软体动物的血液呈淡蓝色或无色。,22,6.排泄器官,后肾管:肾口开口于围心腔,肾孔开口于外套腔。中间部分是腺质部,分布有微血管。,肾口,肾孔,功能:后肾管能够收集围心腔和血液当中的排泄废物。除了腹足类,软体动物的肾一般成对出现。,23,7.神经系统,原始种类(多板纲),较高等的种类,最高等的种类(头足纲),24,多板纲神经系统,原始种类(多板纲):由围咽神经环,1对足神经索和1对侧神经

6、索组成。,25,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较高等的种类:由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及其间的神经连锁组成。,26,头足类神经系统,最高等的种类(头足纲):神经节集中于食道周围,并有软骨包围,形成了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27,8.生殖系统和发育,大多数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体;均异体受精。 绝大多数卵生,少数卵胎生(田螺)。 水生软体动物多数为间接发育,海产种类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2个阶段,淡水种类经钩介幼虫期。陆生种类为直接发育。,28,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29,钩介幼虫,30,9.3 软体动物门分纲,一、单板纲 二、无板纲 三、多板纲 四、腹足纲 五、掘足纲 六、瓣鳃纲 七、头足纲,31,一、单板纲,仅

7、有1个帽状的贝壳,头部不发达,体两侧对称,器官有重复排列的现象。海洋生活。,新蝶贝,32,二、无板纲,海产种类,全体蠕虫状,无贝壳, 有骨刺,穴居或爬行。如龙女簪。,33,三、多板纲,全部海洋生活; 头部不明显; 身体扁平,卵圆形,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 足块状,雌雄异体; 一般以齿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为食,发育过程仅有担轮幼虫期; 现存600多种,化石350种。,石鳖(Tonicella lineata),34,四、腹足纲,软体动物中最大的纲,海洋、淡水及陆地上都有分布。,主要特征: 体制不对称,内脏团、外套膜发生扭转; 头部发达,有眼、口、触角等感觉器官; 足发达,扁平,位于身体腹面; 大多数种类具有单一的螺旋形的贝壳,35,五、掘足纲,海产种类,穴居生活。有1个两端开口的牛角形管状壳,足柱状,无鳃。如角贝。,36,六、瓣鳃纲,代表动物河蚌,特征: 身体侧扁,左右对称,具有合抱身体的两片外套膜及两片贝壳; 头部退化,身体只有足和内脏团两部分,足是单一的斧足; 以瓣状鳃作为呼吸器官; 多数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蚌特有钩介幼虫,37,七、头足纲,代表动物乌贼,特征: 全部海产; 头部明显,足部特化为腕和漏斗; 绝大部分不具外壳; 闭管式循环系统; 具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 雌雄异体,直接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